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首頁 >>游記攻略 >>福建省博物館集合

福建省博物館集合
  • 尼醬

  • 2018年11月
  • 泉州
  • 福建

一、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坐落于福州市西湖公園,始建于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學館。1953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館,2002年10月新館建成,同時更名為福建博物院。博物院占地面積6公頃,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共投資2.7億元,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新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15個展廳,包括7個基本陳列展廳和6個臨時展廳。此外新館還設有貴賓廳、會議室、具備六聲道同聲傳譯且可放映投射電視可容納345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影象廳。

藏品精粹:

1、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

葬具

1955年陜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

人面魚紋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發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

2、三羊銅樽

漢東漢

2006年征集

高21厘米,口徑23.6厘米

此樽為隆蓋,蓋頂中間有—環鈕。外有3個臥羊形鈕。器身如圓筒形,直壁,腹兩側有獸銜環耳。平底,下承3個立虎形足。

官方網站:http://museum.fjsen.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頭街96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交通信息:

乘88路到福建博物館下車,10路、105路、311路、308路、23路、66路、53路、101路、91路至梅峰賓館(往左海公園方向)站下車,進入左海公園從花鳥市場處的木棧道一直走到頭左轉即可。

乘坐4路、301路、152路終點站下車,進入左海公園后路線同上。

二、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座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

藏品精粹:

1、明泥塑釋迦牟尼佛坐像

時代:明

規格:高35厘米,寬25厘米

級別:二級

質地:泥塑

規格:高35厘米,寬25厘米

器物描述:螺發,垂耳,身穿通肩大衣,結痂趺坐,涂彩,大多脫落,現所坐蓮座是另加的。

2、清彩繪木雕媽祖坐像

時代:清

規格:高32厘米,寬17.5厘米

級別:三級

質地:木

規格:高32厘米,寬17.5厘米

器物描述:頭戴冠,身穿龍袍,右手持如意,坐于太師椅上,雙腳垂于四足墊上,下又有扁圓形座,彩繪部分脫落。

官方網站::http://www.mtybwg.org.cn/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北清東路212號

適宜季節:全年

旅游景區級別:4A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建議游玩時間:3-4小時

博物館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交通路線:

公交37、46、601、201、203、208路至閩臺緣博物館站下車。

公交17、21、22、26、27、33、602路至西湖公園站下車,往北走約1000米即到我館。

公交15路至經貿學院站下車。

三、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專門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刺桐港即泉州港的歷史為軸心,獨特的海交文物,再現中國古代海洋文化。重要文物有古代宗教石刻、泉州灣宋代海船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設有“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等7個分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中國海交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2008年5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藏品精粹:

1、明李“卓吾”印

2、明德化窯乳白釉犀角形花口杯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425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30~17:30

交通路線:

主館區:7路、19路、22路、25路、27路、41路、202路、203路、K502路公交車(以上路線均在僑鄉體育館站下車)

古船館:2路、6路、26路、40路等均可到達

四、古田會議紀念館

該館籌建于1964年,是為紀念古田會議而建立。全館占地面積8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管轄著古田會議會址、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蔭堂、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文昌閣、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等六處革命舊址。

古田會議紀念館內設有附屬賓館一座,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環境幽雅,氣候宜人。內設客房、大小餐廳、會議室、歌舞廳等,集生活、文化娛樂于一體。

藏品精粹:

1、《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言及決議案》宣傳冊

2、《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決議案》

官方網站:http://www.gthyjng.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古田路76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五、華僑博物院

華僑博物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歷史博物館,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493號西側,建筑面積三千多平方米,截至2017年3月,有七千多件展品。該館由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主持創辦,并由僑胞和歸僑捐款籌建,1956年動工,1959年5月正式開放。華僑博物院分為“華僑的產生和發展”、“解放前華僑的悲慘遭遇”、“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誼”、“華僑對祖國的貢獻”、“華僑社會的過去和現在”、“華僑政策的回顧”等六個部分

藏品精粹:

1、醬褐釉五聯瓶

東漢。口徑4.7、底徑11.5、高36.5厘米。通身施醬褐色釉,釉薄、流釉及施釉不均,釉面光潤,有細碎開片,局部剝釉。底足露胎,胎色灰黑,胎質不致密:器型規整呈葫蘆形,分上下二部分,上腹小,下腹大,束腰平底,中間各有三道凹弦紋c上腹溜肩,肩部塑五小罐,中間小罐為盤口、細頸、圓腹并且與器腹相通,周圍四個小罐較矮小,且與器腹不相通。下腹的肩部一周貼塑四只對稱的熊,熊作擁抱狀,形象生動逼真,活潑可愛。這種互聯瓶在后來的東吳、西晉時期發展成為陪葬的明器“谷倉”,也有人認為是“魂瓶”。

2、黑釉印花四系瓶

明,永樂。高28、口徑16、底徑41厘米。通身施黑釉,釉厚,釉面光潤,烏黑發亮猶如漆器。胎質堅硬致密。色灰黑。直口束頸,頸短小,翻沿圓唇,豐肩鼓腹,平底。口小底大,整個器形就象個大圓罐被攔腰截斷一般。肩部安四耳,每個耳各有一個圓孔。粗壯結實,底部處沿布滿一周凸起的乳釘。在頸部及罐底邊沿飾一周模印的卷草紋,外加二道凸起粗壯的統紋。肩部有模印覆蓮瓣花紋一周。花紋長短適度,圓渾有力,有的隱藏在瑩潤的釉下,有的凸出在器身上。

官方網站:http://www.hqbwy.org.cn/

所在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493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行業)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30~16:30

六、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坐落于福州著名風景名勝區鼓山腳下,紀念館占地30畝,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融中西建筑風格為一體,以內廣場為中心,組織起序廳、陳列廳、半景畫館、辦公樓、培訓中心等空間序列。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1998年開館,是福建唯一一家省級也是福建全省最大的革命歷史紀念館。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6:30

所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福馬路988號鼓山下院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行業)

交通路線:

公交:7、29、36、69、70、73、112、115路等。

七、福州市博物館

福州市博物館創建于1987年,原址位于福州市鼓樓區于山大士殿內。新館位于晉安區文博路8號,占地面積14.47畝,總建筑面積11198平方米,2000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十多年間,先后舉辦過“福州地方歷史陳列展覽”、“福州琉球友好關系史展覽”、“福州傳世流散文物展覽”、“福州茶園南宋墓葬出土文物展覽”、“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展覽等。館藏文物除大量字畫外,還有古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壽山石雕、絲織品、古木雕和古家具等,計5000多件。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所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文博路8號

旅游景區級別:2A

交通線路:74.16至青少年活動中心站,8.29.59.76.81.729.812.815至長樂路站下

八、晉江市博物館

晉江市博物館地處中國著名僑鄉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位于市區世紀大道382號,組建于1986年,與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主體建筑四層,正面是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大型鍛銅墻雕,蔚為壯觀。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縣級博物館。博物館下設5個分館即陳埭回族史館、施瑯紀念館、陳紫峰紀念館、李五紀念館、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均有館藏文物展出。自建館以來,積極開展文物的征集、保管和陳列工作以及搶救清理一批古墓葬。

藏品精粹:

1、宋絞胎彌勒造像

光頭、長耳垂肩、咧嘴大笑、盤腿而坐,大肚袒露,左腿屈起,左腿盤曲在左腿邊,跣足。足盤露于袈裟外。身披袈裟,右手執乾坤袋,左手放于左膝上,握一念珠串。全身釉色分為二部份:袈裟部分用絞胎作出,釉面呈黃、褐色相間,通身再施一層米黃釉。身軀上布滿冰裂紋,底部露胎。縱13.8、橫19.8、高12.5厘米。國家一級文物。

2、清漳州窯白釉劃花卉紋花觚

喇叭口,沿外翻,長頸,腰部微凸起,近底外撇,圈足。高44.2、口徑20.7、底徑14.7厘米。通體施米黃釉,有細碎冰裂紋,圈足露胎,足底粘砂。頸部和脛部陰刻蕉葉紋飾,腰部陰刻細線條梅花紋飾。國家一級文物。

官方網站:http://www.jjbwg.com/gb/index.asp

所在地址:福建省晉江市世紀大道382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交通線路:泉州802路公交車、晉江3路公交車。

九、漳州市博物館

博物館介紹

建館以來,常年舉辦各種展覽活動,在舊館址一樓展廳常年舉辦國內名家書畫作品展,二樓舉辦漳州歷史文物展固定陳列,每年參觀人數4.5萬人次。其中“漳臺民間文化陳列”分同根同源、同爐分香、民居瑰寶、戲曲采風、工藝奇葩等幾個單元,從地緣、血緣、文緣、商緣等方面反映了漳臺兩地的同根同源,再現當時歷史時代風貌;“漳臺族譜對接成果陳列”,通過對歷代肇漳遷臺的大姓、著姓、特姓開基祖的各主要支派世系及繁衍遷徙、分布流向的梳理,對來自漳臺兩地眾多的譜牒名錄、祖祠家廟、昭穆字輩、碑銘匾聯和知名人物的記載、照片、表格數據以及實物等的展示,再現閩臺兩地無法割裂的淵源。

館內藏品

館藏歷史文物和標本7000多件,其中珍貴文物2000多件以及近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大師吳昌碩、徐悲鴻、黃賓虹、齊白石、吳作人、李可染等書畫佳作600多件。此外,展出的還有愛國華僑康榮茂捐贈的數百件化石、陶瓷、書畫、工藝品等和書畫大師沈柔堅的87幅作品。

藏品精粹:

1、明漳州窯素三彩瓜形香盒

口徑6.2厘米,底徑3.9厘米,高5厘米

模印成瓜形,蓋為直口,器身子母,臥足。淺黃胎,胎質疏松,除瓜蒂位置有施綠釉,其余部位都施黃釉,蓋內未施釉,器身口沿露胎

2、清漳州窯米色白釉箭筒

口徑21.5厘米,底徑22.2厘米,高70.6厘米直口,圓唇,圓筒腹,臥足。灰白胎,施米色白釉,釉面瑩亮,開細小冰裂紋,足跟露胎。腹部貼塑洞石、花卉紋,近底部剔刻兩道弦紋,弦紋下模印一圈回紋。

官方網站:http://www.fjzzmuseum.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迎賓路與龍文路交接處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交通線路:乘1路、5路、10路、23路公交車前往。

十:泉州市博物館

泉州博物館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筑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積80余畝,建筑面積16000多平方米。舉辦有“泉州歷史文化”、“泉州南音,戲曲藝術”等基本陳列、以及“泉州古代書法”、“泉州民間收藏”等展覽。泉州博物館不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再現,而且是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民終生教育場所。

藏品精粹:

1、雙月紋弧形青銅镢

東周

泉州市南安豐州出土

長17.5厘米,寬8.5厘米

質地為青銅,腰部中間有一對雙月紋,其上接近頂部處有兩道弦紋,兩側線條呈弧狀內凹,整體看起來,清秀簡練。該器底部及兩側為單面開刃,較鋒利,為挖掘性工具,主要用于農業生產。

2、金鐲

南朝

泉州北峰南朝“承圣四年”墓出土

圓環形,較細一端纏繞呈膠絲狀,另一端殘,兩端圍成的直徑為7厘米。橫截面呈圓形,斷面直徑0.2—0.35厘米,素體。金鐲質地較純,色澤光亮。

官方網站:http://www.qzmuseum.net/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北清東路西湖公園北側

適宜季節:全年

旅游景區級別:4A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30~17:00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交通線路:乘202、203、37路公交車直達;乘26、17、21、2、27、33、6、39路公交車到西湖公園西門公交站,然后再步行至博物館。

十一、德化縣陶瓷博物館

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家資料齊全的陶瓷專業館,是德化縣弘揚陶瓷文化、展現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選址于唐寨山森林公園內,毗臨陶瓷學院。占地面積82畝,大樓建筑面積5700m2,為框架結構兩層仿古建筑,內設六個展廳及學術報告廳、資料室、庫房、監控室等。博物館現有藏品5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5件、三級文物408件。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00~17:00

所在地址:福建省德化縣潯中鎮唐寨山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十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北環西路51號,是一座全面反映閩西革命史、重點凸顯中央蘇區(閩西)歷史的綜合性革命博物館。1984年在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前提議下始建,1986年建成,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2009年重新進行陳列改版和周邊環境改造,2017年1月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目前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7000多平米、展廳面積5000多平米,館藏文物近兩萬件。

所在地址: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北環西路51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15~17:15

交通路線:市區乘坐9、12、27路公交車到“裕景園”站下再往西走100米

十三、龍巖博物館

龍巖博物館建于1975年11月,是利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紅四軍前委員會舊址即毛澤東舊居”設立辦公地點和輔助陳列,屬社會歷史和革命紀念類綜合博物館。該館承擔龍巖市中心城市新羅區文物的保護、宣傳和科學研究。館內設有《龍巖人民革命史跡》和《龍巖民俗文物》等基本展覽,在鄉鎮利用革命舊址建立后田暴動紀念館、鄧子恢紀念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郭滴人紀念館、孔簡介子生平事跡等專題陳列,常年對社會公眾開放。此外,該館每年還舉辦美術、書法、攝影、集郵、動植物標本等20余場臨時展覽,全年平均接待觀眾約8萬人次。

所在地址: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和平路32號花家地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2∶30~6∶00(夏天為3:00~6:00)

十四、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建于199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城村漢城遺址的管理機構,福建省省級文博單位,屬遺址類博物館。城村漢城遺址于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發現,1959年進行了首次發掘,于1961年列入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藏品精粹:

1、缽

2、“萬歲”瓦當

官方網站:http://www.fjmywcbwg.com/index.html

所在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30~17:00

乘車路線:

自早上6:30時開始至下午5:00,武夷山至城村班車運營四趟,可直達博物館。另有武夷山至建陽汽車途經馬埠頭村下車,轉車十分鐘到博物館。

十五、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坐落于清源山南麓,是主要展示泉籍華僑往海外移民及其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反映華僑華人群體的主要特點和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博物館。

官方網站:http://www.qzhqg.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732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周一閉館)

十六、上杭縣博物館

上杭縣博物館成立于1975年11月,前身為上杭縣革命紀念館,1989年更為現名。是社會歷史與革命歷史綜合類博物館,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22013年5月,由國家文物局、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評估定級為國家二級重點博物館。館藏分別以社會歷史、革命歷史文物為體系特色,現有館藏文物11029余件(套),其中,經鑒定的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777件。

該館承擔全縣文物的保護、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館內設有《上杭人民革命史》固定陳列展。專題陳列展有《毛澤東九次到上杭》、《抗日戰爭中的上杭軍民》、《革命領袖在上杭》、《南昌起義軍在上杭》、《祖國寶島臺灣在我心中》、《情系老區-部分杭籍老同志文物捐贈展》等,常年對外開放。

官方網站:http://bwg.shanghang.gov.cn/

所在地址:福建省上杭縣臨江鎮臨江路52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00~17:30

十七、長樂市博物館

長樂市博物館主體建筑4層,總建筑面積7105平方米,總投資1830萬元。博物館占地20畝,開設有“長樂歷史大觀館”、“鄭振鐸館”、“閩劇館”、“楹聯館”、“美術館”等近10個展館,另有600平方米綜合大廳及茶藝軒,亦可作為大型會議、茶話會、座談會、時裝表演、臨時展覽的場所,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交流、休閑于一體。

官方網站:http://www.clbwg.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長樂市愛心路198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二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7:00

交通線路:乘坐1、4、7路公交車至冰心文學館站下。

十八、東山縣博物館

東山博物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風動石景區內,創建于1988年,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建筑面積986平方米,占地1400多平方米,館內設有“文物室”、“閩臺史前文化關系陳列室”、“陳洪甄書畫室”、“東山建縣八十周年建設成就回顧展“等展室。東山博物館的藏品反映了東山島豐富和珍貴的文化遺產,證明了一萬年前東山島已有先民在此生息和繁衍,反映閩臺兩地人民交往的歷史和密切關系,也反映了東山歷代軍民抵抗外侵,保家衛國的光輝業績。

門票參考:免費

開放時間:08:30~17:00

所在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風動石景區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交通路線:直接坐縣內公交車到銅陵鎮風動石景區即可。

十九、邵武市博物館

邵武市博物館位于邵武市新建路。成立1984年5月,由博物館、民俗館、李綱紀念館組成。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館位于邵武市小東門15號,由博物館、寶嚴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俗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綱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組成,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休閑于一體的地方性綜合性博物館。;中書第由明、清兩座古民居為館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綱紀念館為紀念李綱所建,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邵武市博物館現收藏并登記造冊的各類文物達5058余件,珍貴文物多達1784件,包括一級文物19件、二級文物112件、三級文物1653件。館藏文物和一級文物總量在閩北市、縣博物館中排名第一,涵蓋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時期,種類有金、銀、銅、鐵、玉、石、陶、瓷、棉、麻、紙、牙等。

門票參考: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所在地址: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小東門15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二十、三明市博物館

三明市博物館自成立以來,以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線,積極組織舉辦或引進系列展覽,如:《三明歷史文物展》、《西漢金縷玉衣展》、《三明改革開放十周年成就展》、《南京雨花石展》、《紀念毛澤東誕生一百周年像章展》等,尤其是1995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來,又先后舉辦了《福建省建國五十周年文物成就(圖片)展》、《神州名勝、世界名勝、偉人足跡大型微縮景觀展》、《紅巖魂》、《郁金香花展》、《萬壽巖舊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展》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展館由歷史文物陳列館、客家民俗風情陳列館、三明革命斗爭歷史展覽館和綜合展廳組成,占地面積173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000平方米,展廳面積4500平方米。

官方網站:http://www.smsbwg.cn/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貴溪洋城市文化廣場

公交路線:NO15、57、58、58支、66路體育館站下車即到;

●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全天開放,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參觀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內)

●免費講解時間:上午10:00—10:30下午3:30—4:00

二十一:泰寧縣博物館

泰寧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內。尚書第建筑群是目前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面積達1.3萬余平方米,它以尚書第和世德堂兩大建筑為主。博物館館內藏品有3000余件,開辟了“尚書第書院”、“泰寧古城與尚書第”、“李春燁與尚書第”、“李氏家族生活館”、“泰寧節俗館”、“博物館內開辟了“古建文化藝術陳列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李春燁家居蠟像館”、“泰寧元宵節俗館”、“名人書畫碑刻館”、“根雕奇石藝術館”、“客家金銀飾館”;

館內藏品有3000余件。宋鎏金模印雙龍云紋腰銀杯、北宋“政和通寶”銅錢、北宋“景德元寶”銅錢、唐“開元通寶”銅錢、周撇口束頸折肩斜弧腹凹形底網紋陶罐、清杉木高浮雕金漆人物圖絳環板、清獅鈕雙耳三足銅熏爐、清帶鞘鐵劍、宋醬釉直口多嘴平足瓷罐、宋醬釉直口多嘴平足瓷罐等等……

官方網站:http://tnbwg.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泰寧縣杉城鎮尚書巷28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00~17:30

二十二:建寧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

建寧縣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位于建寧縣城區1.5公里處的溪口街49號,紀念館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全國首個以中央蘇區反“圍剿”為主題命名的專題紀念館。

館內有建寧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中央蘇區反“圍剿”陳列館、建寧民俗館、大型銅雕群——《紅軍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館等。在展陳上采用了“聲、光、電”等高科技表現手法,容參觀、欣賞、教育、娛樂于一體。社會教育功能日趨擴大,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廉政教育的重要場所。

館藏品主要以革命文物為主,藏品共有1115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17件,三級文物347件,一般文物750件。

官方網站:http://www.jnjng.cn/

所在地址:福建省建寧縣溪口鎮溪口街49號

建議游玩時間:2小時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8:00~18:00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二十三: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位于福建省上杭縣北部,該館是以舊址陳列宣傳毛澤東在才溪重要革命實踐活動的專題紀念館。全館占地面積187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7300平方米。有毛澤東才溪鄉調查會址、光榮亭、列寧臺等史跡。毛澤東才溪鄉調查陳列室共10個展廳,展線長350米。通過大量珍貴文物、資料、照片,介紹了毛澤東在才溪鄉調查情況。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開放。

所在地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二十四:武平縣博物館

武平縣博物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西南部的武平縣,居于原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機關舊址——梁山書院之中。館內展覽充分展示了客家文化的悠久歷史,紅色文化的光彩絢麗,邊城生態的勃勃生機。

館內現有文物1232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747件、一般文物243件、標本資料及未鑒定文物208件。館內保存有1937年著名考古學家林惠祥教授在武平首次發現我國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小徑背及歷年來文物普查發現的174處古文化遺址文物標本資料。

館藏文物中有在本縣境內出土的,保存較完好的春秋戰國青銅劍及各朝代各種銅器、鐵器;有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秦漢的石器、陶器;傳世文物中有制作精美的玉佩、玉板指、玉飾件等;有雕工細膩,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的漆金木刻、木雕;有元、明、清各種款式的瓷器;有漢、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各種古錢幣;有日本、安南(越南)錢幣。革命文物中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四軍在武平散發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宣言》;有紅四軍政治部印發的《蘇維埃組織法》;有蘇維埃政府印章、紅布旗、紅袖章等;有武平藉辛亥革命烈士肖其章石墓志銘。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所在地址:福建省武平縣平川鎮西廂村馬頭山公園旁

二十五:長汀縣博物館

長汀縣博物館1995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莊嚴宏偉、綠草如茵、古柏鮮花、環境優美,設有“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展覽”、“長汀革命歷史陳列”、“瞿秋白被囚處”、“汀州試院舊址”和唐代古柏等參觀游覽內容。博物館內莊嚴宏偉、綠草如茵、古柏鮮花、環境優美,設有"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展覽"、"長汀革命歷史陳列"、"瞿秋白被囚處"、"汀州試院舊址"和唐代古柏等參觀游覽內容。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所在地址:福建省長汀縣汀州鎮兆征路41號

二十六:漳平市博物館

漳平市博物館是市(縣)級綜合性博物館,成立于1988年。館址坐落在漳平市東山公園風景區內,該館占地320平方米,館舍是明代單孔拱橋上的兩廳廊屋式歇山頂穿斗抬梁構架建筑。面闊三間,進深20米,室內陳列明代《漳平建城記》、《禁示碑》和清代《護林》、《護坡》等重要碑刻和明清石雕,以及漳平歷史文物圖片資料展覽等。其基本功能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陳列展覽。它將成為漳平市文化教育、旅游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的文化展示旅游區。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8:30~11:30,15:00~17:30

閉館日:星期一

所在地址:福建省漳平市東山公園內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交通線路:外環東路東山公園路口

二十七:寧德市博物館

寧德市博物館(閩東畬族博物館)隸屬寧德市文化與出版局,是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寧德歷史文物和閩東畬族文物為宗旨的綜合性博物館。生動展示了寧德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閩東畬族文物陳列則以豐富的館藏內容,從宗教祭祀、服裝首飾、生產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藝品等方面展示了畬族的婚禮、不同地區不同樣式的傳統服飾以及生產生活習俗等面貌,為觀眾了解畬族歷史和傳統文化提供一個直觀而又生動的視角。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開放(冬令時),下午15:00-17:30開發(夏令時)

所在地址:福建省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華庭路西側藝術館大樓內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二十八:安溪縣博物館

安溪縣博物館于1988年4月成立,與同年成立的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現辟安溪文廟為館址。目前承擔安溪縣博物館、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安溪文廟文物管理委員會、安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安溪縣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工作。目前承擔安溪縣博物館、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安溪文廟文物管理委員會、安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安溪縣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工作。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

冬時制(10月1日至5月31日)上午08:00至12:00;下午14:30至17:30

夏時制(6月1日至9月30日),上午08:00至12:00;下午15:00至18:00

周一閉館打掃維護,節假日(含周六、周日)全天開放。

所在地址:福建省安溪縣鳳城鎮大同路141號(安溪文廟)

交通信息:乘坐安溪1路、安溪2路、安溪3路、安溪4路、安溪6路至“文廟”站下。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二十九:莆田市博物館

莆田市博物館外觀像媽祖手中的“如意”,正好代表“媽祖的故鄉”莆田,也象征著吉祥如意。

莆田市博物館新館占地23.5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主體建筑由一幢四層主展館和四層副展館組成,主館與副館采用鋼橋架連廊連接,這是一大特色。內部布置“莆田歷史文化陳列”、“媽祖文化陳列”等十大展廳和三個臨時展廳。

莆田市博物館現擁有的8428件館藏文物中,藏品類型有陶瓷、青銅、玉器、竹木雕件、石器、書畫等,品類齊全,其中三級品以上珍貴文物就有1378件,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可圈可點,尤其是以一級品明代天文圖、清代菓饌為代表的二百多件媽祖文化文物,更是名揚全國。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所在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文獻東路99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開放時間:每周的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1:30

下午:2:30-5:30

交通路線:

1、從莆田市汽車站乘1、2、7路公交車到新街口或步行街站下車即達。

2、從莆田市火車站乘23路公交車到步行街下車即達。

三十: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于1998年正式成立,占地面積1460平方米,這是福建省第一座依托于史前遺址的博物館。博物館展覽以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曇石山文化遺物為陳列品,充分運用雕塑、仿真場景、多媒體、圖片、文字資料和聲光電等多種方式,多方位、生動地再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生產、生活的場景,還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系。

官方網站:http://www.tssbwg.com/

所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330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09:00~16:00

三十一:福州市船政文化博物館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位于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馬限山東麓,北馬江海戰烈士墓地(福州昭忠祠)為鄰。該館依山而建,為五層建筑,建筑面積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為兩艘乘風破浪的戰艦,氣勢磅礴,頗具現代建筑風格。該館為中國首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有大量珍貴文物、圖片和模型,由概覽廳、教育廳、工業廳和海軍根基廳等展廳組成。

官方網站:http://www.czwh.org.cn/

所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7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行業)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9:00-12:00,13:30-17:00

交通線路:

公交線路:37、73、58、116、139快線、140、178、180路到“馬尾區委”站下。

自駕車:沿江濱東大道一直往東(馬尾方向),行駛到昭忠路路口(通過造船廠高架橋后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右轉進入昭忠路,前進100米左右即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