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尼醬
如果說三坊七巷是半部福州近現代史,那么上下杭則是最能體驗傳統福州特色的地方。它的名氣在外地人看來也許沒有三坊七巷那么大,但臺江區的老福州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它的。
漫步上下杭,最吸引人的大概是在街坊巷陌里尋找福州的老建筑。
上杭路122號的“采峰別墅”是馬來西亞華僑楊鴻斌的私宅。走進這里,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復古的西洋別墅,磚瓦的顏色雖已淡去,但卻仍可見昔日色彩斑駁的痕跡,和門口的古樹一起在小巷中低調的奏響自己的年華。
走到一座紅色的磚瓦房前,上面寫著天后宮和建郡會館,建筑整體氣勢非常宏偉,檐角的描畫很有明清時候的風格,因為沒有找到進去的入口,內部構造不得而知,不過單欣賞建筑也很享受啦。
沿著主干道走的有些膩了,另辟蹊徑走到一座仍在修整的路段,看到一個寫著“南郡會館”的橫匾,里面開著與建筑風格不符的幼兒園,聽現場指揮的工人說在解放前,這里曾是地下黨的聯絡點?,F在厚重的歷史已不再,里面響徹著孩子們歡度童年的歌聲。
要說上下杭最大的看點約莫是眾多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各異卻又奇妙的融入一處風景里并不怪異,每走幾步都能遇到一次新的驚喜,誘人步履不停的探訪。
出了星河往右走,就到了隆平路。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幾座古樸的老磚房,透著歲月的痕跡,在陽光和古樹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接著往前走,這里大部分的老洋樓,感覺過去更像是依照舊址翻新的,看上去很有歷史的厚重感??梢韵胂筮^往是如何的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窗戶的造型有圓有方,出現在一起不但不突兀,反而很有特點。
這棟樓感覺是整條街上保存比較完好的洋房了,里面現在還有人在居住,顯得很有生活氣息。
雕花的窗格,五顏六色的木板,未改建前的上下杭遍布此種風格的建筑,也許會有人覺得凌亂,但卻是屬于那個時代的色彩和風貌,老街老巷最原始的調調,別有一番風味。
若你仔細探訪,會發現這里的每一條小巷子都有自己的味道,身為舊時的商賈云集處,藏著深宅大戶并不奇怪,但風景卻不止于此,或抬首或回眸,都藏著一番小小的天地。
屋頂上生長的枝丫,木窗里透出的時光,湛湛云天,世間無愁。
老榕樹也是福州的一大特色,北宋時期,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稱。
上下杭里榕樹和風景的配搭也相得益彰,非但房子不會顯得空蕩,還增添了清幽的韻味。
木質的門板,門口兩條大石凳,安逸的午后在榕樹的陰影下小憩,這是傳統的老福州人再悠閑不過的事情了。
這里的小巷透著鄉愁,建筑群里藏著詩歌,看一眼便著迷,只來一次是遠遠不夠的。
開放時間:全天
最佳游覽季節:四季皆宜
門票:無
地址:臺江區下杭路與高頂路交叉口
交通:
附近公交站:中亭街站
附近地鐵站:達道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