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首頁 >>游記攻略 >>《舌尖上的建甌 》”芝“味小吃韻悠長

《舌尖上的建甌 》”芝“味小吃韻悠長
  • 影食記

  • 2019年7月
  • 福州
  • 建甌

當第一縷陽光照亮水南塔的塔尖,”芝“城緩緩從睡夢中蘇醒,建甌大街小巷的粉面店漸漸忙碌起來,豆漿在木桶里蒸氣氳蘊,老板娘手腳麻利地用笊籬燙著粉,門口的油炸攤子,黃燦燦的油條和燈盞糕散發出誘人的光澤。

對建甌人來說,早晨常常是從一碗豆漿粉開始,一大碗豆漿粉,加足蔥姜和老酒,泡上油餅,連粉帶湯熱呼呼地吃下去,額頭微微冒汗,才算滿血復活,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

建甌人的早餐,十有八九是在街邊的小店里解決。在居民區里,給街坊鄰居吃的粉面店,可能無名無姓,但卻是周邊居民吃了十幾年的老味道。

大家用建甌話互相問候,店里的豆漿免費隨便喝,味道隨便調,市井的溫情一早就從店里彌散開來。

除了豆漿粉,像蘭花似地飄在骨頭湯上的扁肉,軟嫩爽滑的豆腐丸,配上一碗拌面當早餐,那也是極好的,如果前一天喝多了,吃膩了,就讓一碗清湯銅盆粿,清清淡淡,溫溫柔柔地安撫你的胃。

東游鎮特產的芋餃,已經占據了城里的中山路和元泰街二大餐飲地段,正餐或夜宵,一盤加了大白菜炒的酸辣芋餃,是許多年青人的最愛,東游人卻喜歡更原生態的吃法:直沖高湯,或加一勺現熬的豬油和幾滴醬油做干拌,又香又滑又Q彈。

而鼓樓后一起開了幾十年的二家大腸粿店,現在只剩一家了。

擺在門口的飯甑里藏著店家銷售的唯一食物:大腸粿,掀開木蓋,異香撲鼻,點上一塊錢的粿片,剪上五塊錢的大腸,淋上點蔥和醋,還想重口味的就再來點蒜泥辣椒,這賣相難看聞起來有特殊氣味的大腸粿,卻是讓許多遠離家鄉的建甌人戀戀不忘的美味。

正餐之間的點心,是用來解饞的。

早年間,建甌的街頭有許多走街串巷的挑賣,價廉物美,正是解饞的好物:

老一輩的人是否還記得拿著把牙刷敲著碗邊,發出“鏗鏗”聲的鏗鏗仔粉;

用淺酒盞蒸出如肚臍眼一般的凹臍糕,是用小薄竹片刮剔著吃的;

搖糕的擔子,一頭的平底煎鍋上煎著一片片香甜的年糕,另一頭放著骰子,小販和食客用擲骰子的方式賭輸贏,輸者出錢,贏者白吃;

還有那用尖尖的竹蔑蓋罩著,里面包著層層紗布,一打開熱氣宣騰的雪糕,又香,又軟,又甜,一桿小銅秤秤一小片,是許多建甌人童年時的回憶。

聽到"king king ko……king king ko……"從遠至近,家里的孩子們就開始忙亂起來,找到一支還沒用完的牙膏,偷偷擠掉去換一小塊叮叮糖,那又白又香的叮叮糖,敲下來是硬的,放到嘴里,嚼著嚼著,就軟了,這糖摻和著做了一點小壞事的緊張,香甜得令人難以忘懷……

活在當下的很多人,已經不能想象曾經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時的窘迫。 時間將那個時代,連同這些小吃,都帶入了歷史的洪流,留存在某些人記憶中,成為舊時光的念想。

慶幸的是,雖然時代在高速發展,建甌這座傳統古城卻沒有完全被外來速食所侵占,戀舊的建甌人們,仍繼續堅守著家鄉的味道,走街串巷的挑賣仍在沿續:

“粿(go)……包(bao)……”

“豆(de)……腐(fu)……子(jie)……”

”熱(qiao)……白(ba)……粿(go)……粳(o)……米(mi)……粿(go)“……

雖然是用語音播放器機械重復著簡短的吆喝,但建甌話的叫賣聲仍傳遞著建甌人民熟悉的老味道。

棋牌館里手氣好的,聞聲叫住小販來幾個粿包,給大家填填肚子后再繼續戰斗;

炎熱的夏季午后三四點,沿街的居民三三兩兩的給家門口的地上,潑上幾盆冷水降降溫,再叫上冰冰涼涼的豆腐腦,或是仙人草,坐在門口的小竹椅上吃下一碗,全身暑熱消褪,這種清涼,有著空調wifi西瓜所無法比擬的愜意……

如果不只饞,在飯點之間還覺得有些餓,建甌光餅就是首選。

老一輩的人喜歡吃厚實的純光餅,剛出爐的,外表焦香,厚實有嚼勁,吃不掉的屯在米缸里,慢慢變軟,掰成小塊放嘴里慢慢嚼,又香又養胃,配著矮腳烏龍,和老伴嘮著嗑兒,就能打發一個下午的閑散時光。

在純光餅的基礎上,加芝麻,加紅糖,加肉餡,加蔥姜蝦米,各種創意讓建甌光餅品種豐富,其中房村光餅聲名遠揚。

房村地處建甌到南平的國道邊,來往車輛眾多,房村光餅,是建甌肉餅的改良版,加了五花肉末和芝麻,烤得香香的,酥酥的,沿著國道售賣,深受旅客喜愛。

旺弟家族,將房村光餅進一步發揚光大,不僅在建甌城的東南西北都開出旺弟光餅分店,還走向外縣市做起了連鎖,成為建甌光餅的翹楚,也成為建甌小吃界現代化擴張經營的榜樣。

除了光餅,還有許多老建甌的傳統吃食兒:

小酒杯里蒸出來的饅糕,又白又松又軟,豁著兔唇般的裂口傻傻地笑;

九層粿棕白相間,泛著晶瑩的光澤,冰涼爽口;

糯米尾腸,冷確后切成薄片,軟糯油香,總有孩子貪嘴吃多了不消化……

順應不同的節氣,應景的小吃也在建甌城里四季輪回:

清明前后的黃花粿,端午時節的糕粽,中秋吉陽月餅攤會在街頭擺上一個月。

而到了年邊,花生糕,芝麻糖,蜂花糕就開始供不應求了,店家在店鋪門口支著大鍋,攤著大桌板現做現賣,香甜的氣息在街道上四處飄散,讓經過的人都感染了過年的歡喜……

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承,建甌留下的這些傳統小吃,單從味道而言,未必是最美味的食物,但因為承載了建甌人們的集體回憶,而讓建甌人戀戀不忘。

遠在異鄉拼博的人,對家鄉的眷戀往往是通過家鄉的食物來一解鄉愁。

而留守在這個古老之地的建甌人,安居樂業,大家喜愛著相同的食物,一起朝晚晨昏,一起春夏秋冬,不需要山珍海味,只要有這些樸素小吃的日日相伴,就覺得踏實和溫暖……

來源: 微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