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影食記
hamburger,只是德國的一個地名,當地人發明了一種面包吃法,把面包剖開,夾進各種輔料,一口咬下層層好滋味,風靡全球。
這種吃法在我們大中國,以夾餅的形式四處存在,比如陜西的肉夾饃,比如沙縣的花椒餅。
沙縣花椒餅,其實和麻辣的花椒,沒有半毛錢關系,這“花椒”名稱來源于古老的制餅工藝:“火燒”。花椒餅是從特制的泥火爐子烤出來的;這種烤,沙縣話為“火照”,“花椒”即為沙縣話“火照”的諧音。
“火燒”是古中原人帶到沙縣的燒餅制作方式。
面餅發酵適當,爐中溫度適宜,在火燒的過程中,面皮釋放的氣體,會讓燒餅膨脹變鼓,取出時不要壓,直接冷卻放涼,就成了中間中空的花椒餅。
吃的時候用小刀側邊割開,填入各種美味餡料,是非常受沙縣人民喜愛的小吃。
花椒餅,最常填的餡料有兩種,一種是酒醩筍,一種是米粉肉。
紅紅的酒醩筍,紅色的是酒醩,并不辣,帶有濃郁的酒香,新鮮的春筍切成棱塊,被酒醩煮得水水透透的,吃起來軟嫩多汁。
愛吃肉食的,可夾粉蒸米粉肉,腌制好的三層五花,包裹上磨碎的米粉,蒸籠上旺火蒸透,米粉吸滿肉油,變得香潤,五花久蒸后,肥而不膩,吃時再撒些香蔥末增香。
花椒餅的面上粘滿了白芝麻, 烤好后又香又軟,吃時用小刀把餅從側邊切開一個大口,無論夾上油潤香嫩的粉蒸肉,還是酒香多汁的紅糟筍,都非常美味。
花椒餅,一般是小推車在路邊上沿街賣,在肥姐、李記這些品種齊全的小吃店中,有時也可以品嘗到。
在沿江的天橋下面,有個老奶奶天天都會擺攤,大鍋的酒糟筍和米粉肉,在小煤氣灶上溫著,有食客需要,老奶奶就麻利地割開花椒餅,根據客人的需要,填入滿滿的酒醩筍或粉蒸肉,喜歡辣的再給你抹些沙縣辣椒醬,塞得鼓鼓的花椒餅拿在手中,邊走邊吃,邊吃邊逛,這樣吃的花椒餅,具有濃濃市井之氣!
店名:花椒餅食攤
地址:沙縣菜市場周邊
有葷有素,混合餅皮上的芝麻香,這是沙縣人喜愛的“漢堡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