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首頁 >>游記攻略 >>西街故事,洲紫新筑:百年老宅的藝術新生

西街故事,洲紫新筑:百年老宅的藝術新生
  • 泉州網

  • 2021年2月
  • 泉州
  • 泉州

泉州開元寺附近的西街116號是一處寫有“洲紫新筑”的普通院門,進門之后會發現里面大有乾坤。

泉州開元寺附近的西街116號

是一處寫有“洲紫新筑”的普通院門

進門之后會發現里面大有乾坤

前面是一座兩落三開間雙重護厝的官式大厝

后面是一棟二層洋樓

均始建于1912年,1915年完工

占地3000余平方米

經典的造型和百年的歷史

堪稱西街最具特色的民宅 

低調僑商的樸素愿望

臨西街低調的宋宅大門,上有“洲紫”的堂號。

大門后是寬闊的石埕和大厝。 

在古色古香的大厝內,女主人宋麗華講述“洲紫新筑”的往事。宋麗華1940年在新加坡出生,1956年回到泉州,初中和高中分別在泉州五中和培元中學就讀,畢業后到開元街道新春社區工作了三十多年,是多年的居委會主任,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西街”,習慣把西街東段稱為“上西街”,西街西段稱為“下西街”。在她的印象中,上西街一直更為熱鬧,而下西街則有更多的“拳頭燒酒曲”習俗。

宋麗華回憶,宋宅是祖父宋文圃修建的。宋文圃原名宋道南,有一個弟弟宋道輝。宋家以前住在泉州潘山糖廠附近。泉州蔗糖業有悠久、輝煌的歷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按照舊時習俗,宋家兩個兒子一個賺錢,一個顧家,于是哥哥宋文圃很小就前往菲律賓謀生,依舊是從事家鄉傳統的蔗糖生意,后來開辦酒廠發家。

宋家一度搬遷到開元寺附近的大寺后,1912年,宋文圃擔心戰爭影響僑匯,攜款回到泉州,打算給家人置地,方便今后生活。他買下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西街粘氏古大厝,當時這座大厝是有名的“九十九間”,規模龐大。隨后拆掉了破舊的大厝,前面的傳統大厝和后面的洋樓同時修建,1915年同時建成。建成后的大厝也有40多間房,后面的洋樓更成為西街一景。宋麗華說,當時宋家人數并不多,之所以房子建這么大,是因為宋文圃考慮到今后宋家即使靠出租房屋,也能安穩生活。

此外,宋文圃買下了中山南路水門巷附近三四家店面,又買了許多成熟的龍眼樹。后來龍眼樹捐給了培元中學和西隅小學,至今仍在。他熱心公益,是附近西隅小學校董。聽宋家長輩講,當時宋家人去菲律賓,用袋子裝銀元回泉州捐獻。

宋麗華說,新房的修建工作主要由宋文圃的弟弟宋道輝負責。當時建房,原材料緊缺,許多材料直接從菲律賓購置,通過海運走水路,一直到泉州南門碼頭,經南大街運送至西街,請來惠安工匠精雕細琢,建成了美輪美奐的兩座建筑,最后在西街大門上寫下了“洲紫新筑”。“洲紫”是宋家堂號,“新筑”自然是表示宋宅落成。

在宋麗華印象中,宋文圃是一位低調實在的生意人,在菲律賓不愛拋頭露面。宋宅蓋好后,他只住了一兩年就返回菲律賓,50多歲在菲律賓去世。宋文圃在菲律賓的酒廠后來發生火災,多年經營付之一炬,后人離開菲律賓,如今居住在美國。

大厝門楣上有“花萼相輝”四字,門前有聯:洲水一源流芳荔圃,紫云雙塔輝映棣華。楹聯介紹家族來歷和生活環境。

宋宅在細節上精雕細琢,兩側有“題杏賦梅”“鳳毛麟趾”等古雅字樣。

院中寓意多子多福的雙丁萬字紋墻面。

明清建筑風格的月洞門,在園林藝術中有“框景”的意趣,西側月洞門正對東塔,當年堪稱一處絕佳取景地。

大象馱著寶瓶,組成“太平有象”的吉祥圖案。

天井兩側的走廊由于孳生白蟻毀壞,如今按原樣修復。

百年洋樓的藝術新生

宋宅后方的洋樓需要從陳厝巷進入,如今打造成1915藝術空間。

上世紀60年代,宋宅曾被政府借用,作為部隊駐扎地。后來前面大厝白蟻孽生,經過不斷修補,才能維持原樣。而后面洋樓的走廊部分坍塌后,宋麗華覺得這需要專業的修復,不敢隨意去修。好在政府及時出面,與宋家簽下合約,由政府進行專業修繕,打造成1915藝術空間,并請來泉籍藝術家吳達新作為主理人。至于今后合約到期的打算,她表示如果后人沒有特別的打算,準備繼續和政府簽約,這樣既保護這座珍貴的建筑,又向公眾展示泉州西街之美。

吳達新和他創作的現代藝術品。

1915藝術空間主理人吳達新是一位知名藝術家,個人作品曾在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參展。他介紹,宋文圃在100多年前修這棟大樓時,特別注重風水,考慮到閩南日照時間長的特點,大樓的通風系統非常發達,在房間與房間之間均設置了通風系統,既保證私密性,又可以讓四方空氣流通。此外,樓上還裝有隔熱層,在沒有現代電器的百年前,這棟大樓在閩南漫長的夏季也能保持涼爽通風。

在吳達新看來,這棟洋樓從藝術角度也可圈可點:沒有多余的外掛裝飾,紅磚、白石、水泥,都按照材質的不同合理運用,有自身的藝術表達。這種樸實的理念,很符合自己的藝術創作,因此在這棟樓里,他不會感覺住在一個人工營造的環境里,而是有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1915藝術空間自2017年開辦以來,持續做過許多重要的藝術展覽和交流活動,包括2018年藝術家蔡國強的藝術演講。吳達新說,他還準備邀請一些這次來福建參加金雞百花獎的影視藝術家,到1915藝術空間交流,將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進一步介紹給大眾。

1915藝術空間門前,展示吳達新用數萬個小藥瓶創作的《藥師如來》。

大厝兩側通往洋樓的后門,修成了寶瓶狀,上有題字,有濃郁的生活情趣。

除了通風系統,大樓還有許多便利的設計,樓頂雨水可從廊柱中流下。

如今的1915藝術空間,已成為泉州的網紅打卡地。

百年宋宅,因現代藝術勃發出強勁的生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