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小來同學
梓潼書院,座落于仙邑西鄉平原龍華鎮金沙盆地的中北部,北靠雄偉的老鷹山、蒼君山,南面正對洋垅的閩山,略呈筆架狀,左環金建高陽山,右偎金沙西山,西南側朝東岐寨、埔尾寨,東南側對琥珀巖、金田勝境,母親河龍華溪支流金沙溪蜿蜒流淌,群山環抱,金腰繞帶,一攬金沙“三獅五鳳”之風水勝狀。
金沙梓潼書院,俗稱帝君宮,位于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窯下自然村。始建年代不詳,最近兩次于1995年、2008年兩次重修。
金沙梓潼書院坐北朝南,建筑占地約400余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木構架,主殿奉祀文昌帝君。因供奉文昌帝君,一般稱之為“帝君宮”,其地來稱“過厝”,后修建“帝君宮”,人們漸漸稱之為帝君。
梓潼書院主要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稱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
金沙梓潼書院是金沙先民拓墾和開發的文化遺產,是鄉民期盼文教興盛的一座宮廟建筑。
金沙開發的最早文字可考記載,可追溯至唐末,阮氏始祖阮鵬偕其子卜居興化軍仙游之金沙,宋初,林氏遷居金沙;南門徐氏始祖徐子華于宋末元初遷居南門,之后后厝魏氏、石室劉氏、領兜郭氏、洋垅陳氏、下尾洲楊氏等相繼遷居而來,而區域社會內的小姓氏如王氏、歐氏、江氏、岳氏也大約于元明時期遷入。大致于清初奠定了目前金沙的姓氏區域格局。因此梓潼書院就成了金沙先民拓墾和開發見證者,也體現金沙鄉民對文教興盛的期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