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漓江:非法采砂斷送美景
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水措施,如果不加大對漓江上游環境的保護力度,如果繼續放任非法挖沙行為肆意妄為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將來,桂林市的生產、生活用水都會產生困難,甚至漓江也可能不復存在。
被卵石堆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漓江上游
被譽為桂林母親河的漓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發源于桂林北面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平樂至梧州,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
“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這是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所描繪的漓江美景,真可謂夢幻多姿,風光無限。然而,近年來,由于過度采沙,
漓江上游已是傷痕累累、千瘡百孔。日前,記者在漓江上游的靈川縣看到,漓江河道里布滿了一堆堆觸目驚心的沙礫堆,沿岸的綠洲也慘遭“啃噬”。曾經的“青青
水柳岸”變成了現在的荒蕪灘涂,母親河終于“哭”了。
羅布泊:消失的仙湖
現在的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曾是我國的一個湖泊,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
“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于世。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現在羅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并且最大的一個洼地,曾經是塔
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于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洼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
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來自敦煌的祁連山冰川融水疏勒河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疏勒河流入湖中。
羅布泊的消亡與塔里木河有著直接關系。問題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后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里
來?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
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
1321公里急劇萎縮到現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
后,周邊生態環境馬上發生變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
羅布泊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現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只鳥,沒有任何飛禽敢于穿越。
從此,羅布泊消失了!
喀納斯
橫亙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雄偉壯觀,其主峰友誼峰終年被冰雪覆蓋,是我國海拔最低的現代冰川之一,喀納斯湖就位于風景秀麗的友誼峰南坡,面積約25萬平方公頃的喀納斯國家保護區內。
喀納斯
喀納斯湖不僅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非常豐富,而且旅游環境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喀納斯具北國風光之雄渾,又具有南山水之嬌秀,加之這里還有“云海佛光”、
“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勝景、絕景怎能不稱是西域之付佳景、仙景?!北面是白雪皚皚的奎屯山、高聳如云的友誼峰。湖周重巒疊嶂,山林尤如畫
屏。不同的植物群落層次分明,色彩各異。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金黃、殷紅、墨綠各呈異彩。林中灌木葉茂,枯葉朽木上苔蘚、野草遍生。林間空地草甸如菌,
山花鮮艷。風
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隨著天氣的變化又更換著不同的色調,自晨至也換變著風采。每當煙云繚繞,雪峰、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七八月份雨后清晨登上湖
南段的駱駝峰則可觀纜佛光奇景。
人間天堂 阿壩高原
阿壩高原:在川西北阿壩州和甘孜州等安多藏區和康巴藏區縱橫,看降扎鄉民演出的傳統又正宗的藏戲,在齊溝壩牧場參加鄉親們的牧運會,露營于星光燦爛的草原 上,盤桓阿壩縣詩歌一般的田園,穿行在大渡河源頭壤塘的森林溪谷間,頂著驕陽在僧眾過萬、氣勢恢弘的色達佛學院金頂轉經輪,翻越一座又一座神山,拍攝處女 般的新路海和卡薩湖、晚霞映紅的雪山草甸,參拜寺廟,在紫花鋪展到天邊的草原上打滾,追逐雪白的羊群和如一盤黑豆撒在草坡上的牦牛群……那片經幡飄蕩、草 海無邊、河流彎彎的大地,雖然路途艱難,但又那么富饒美麗,沒有被旅游所污染,是攝影家的天堂,更是她的藏族主人天然質樸的樂土,神靈的居所。
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形成了阿壩州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九寨溝、黃龍寺風景名勝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四姑娘山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臥龍、若爾蓋高原濕地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卓克基土司官寨屬國家級人文景點,藏羌民俗特色鮮明。
阿壩現有3個世界級風景區,3個省級風景區,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01個一級景點,38個二級景點,19個三級景點ZS個人文景觀板塊:長征史詩、藏 文化、羌文化、歷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形成了北看黃龍九寨水,南觀臥龍四姑娘山,中游峽谷大草原,重走紅軍長征路,再賞民族和遠離都市的地理環境。多樣 的氣候、古老智慧的民族和遠離都市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山川地貌、動植物、歷史文化遺跡等豐富的旅游資源,造就了森林公園式的阿壩州,造就了阿壩州為 世界級的旅游圣地。
大自然曾經帶給我們多少美麗……正在或即將消失,我們甚至都還沒有接近和觸摸過,是人為還是自然的變遷。這些美麗曾與我們同在,還有多少我們身邊的曾經的美麗在我們不知或默然中逝去,那些曾經裝點過我們的世界和內在,經過多年以后,你是否能夠想起那些曾經的美麗……
甘南草原
甘南草原(若爾蓋大草原):進入州府合作境內,油菜花的金黃與青稞田的嫩綠相間隔,大地象打潑了的調色板。瑪曲附近,阿瑪尼卿雪線下,無邊的草原開滿鮮 花,牛羊象珍珠灑在草原間。有黃河第一灣,攝影天堂郎木寺,黃教第一寺拉卜楞寺。濃郁的藏族風情和宗教色彩。插箭節、耍壩子、賽馬節等節慶,草原上當地婦 女跳鍋莊,剪羊毛等濃郁的生活場景,尤其一個叫阿萬倉的偏僻小鎮上康巴漢子的剽悍俊朗和類似美國西部的野性氣息讓人難忘,自然與人文風光相得益.
濃郁的藏族風情和宗教色彩。參加了插箭節、耍壩子、賽馬節等節慶,在草原上和當地婦女跳了鍋莊,看到了不少剪羊毛等濃郁的生活場景。尤其一個叫阿萬倉的 偏僻小鎮上康巴漢子的剽悍俊朗和類似美國西部的野性氣息讓人難忘。自然與人文風光相得益彰,是我對這里的終生印象。但這兩年攝影者去得太多,已發展為較成 熟的旅游區。很多東西開始在變了,比如聽說桑科草原的牧民就商業化得厲害,處處張口要錢。
甘南大草原因地高氣寒,無霜期很短,不適宜農作物生長,但它廣闊無垠,水草豐茂,是天然的好牧場。聚居在草原上的藏族人民,主要從事牧業生產。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南方,亞丁保護區面積為1344平方公里,區內眾峰繞拱,巨大的高差及大面積的高原溫泉,使該區內氣候溫濕,水清峰茂,
物種豐富,形成了該區獨特的生物、水文、氣象等景觀。亞丁保護區不僅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更具有神形兼備的、深邃博大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源于人們對
自然的崇敬和“香巴拉”和諧、適度的自然法則,造就了該區的獨特人文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具體反映在神秘藏傳佛教文化及國際的“香格里拉”的意境。
稻城亞丁
氣象、氣候景觀:主要有亞丁沖古彩虹,冰水瀑布、日照仙乃日雪峰、仙乃日佛光、五色海的海市蜃樓等。特別在夏天,霧在山中游,山在霧中時隱時現,真是朝圣難的感覺,有時圣山在霧中顯現幾十秒或幾分鐘,你才真正感到佛緣的重要性。
瀘沽湖
瀘沽湖
這里有自由生活的動物,婉轉歌唱的鳥兒.靜靜的放牧人.多么純粹的生命!這里有著你能夠想像到的一切,更有著出乎你想像之外的一切,仿佛是一種來自靈魂
深處的引力指引你前往到此。除了笑,除了感嘆,實在找不到任何言語來表達,那是一種不能訴說的美!走進瀘沾湖,也就走進了一個神秘的世界,被海水般湛藍的
湖水包圍著,試著敞開自己的情懷,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烏托邦.是你夢中的香格里拉。
瀘沽湖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
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黔東南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與本省黔南、銅仁毗鄰,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 全州轄16個縣市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90個鎮,116個鄉(17個民族鄉),5 個街道辦事處,89個居民委員會,68個社區居委會,3226個村民委員會。
黔東南的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攝氏度之間,雨季明顯,降水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約1200 小時。
美麗富饒的黔東南州居住著苗、侗、漢、水、瑤、壯、布衣、土家、仫佬、畬等民族。這里民風質樸,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高原豪放之
氣。各民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造美好家園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力較大,北部普遍輪作兩熟。
怒江
怒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匯成河。上游藏語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把它稱為黑水 河,往東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嶺之間的峽谷中,于貢山縣齊那桶涌入怒江,當地的怒族稱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稱,“日美”漢譯為江,含義 為怒族人居住區域的江,故名怒江。
怒江奔騰于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之間兩岸山嶺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最高點為1400米,最低為760米,因它落差大,水急灘高,有“一灘接一灘,一灘 高十丈”的說法,十分壯觀。兩岸多危崖,又有“水無不怒古,山有欲飛峰”之稱,每年平均以1.6倍黃河的水量象駿馬般地奔騰向南。怒江就這樣晝夜不停地撞 擊出一條山高、谷深、奇峰秀嶺的巨大峽谷。據掌握的資料,這是僅次于美國西南部長約4600多公里,深達1830米的號稱世界第一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的世界 第二大峽谷。
福建土樓
所謂土樓,就是利用未經焙燒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夾墻板夯筑而成墻體(少數以土坯磚砌墻)、柱梁等構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樓
屋,簡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墻作為承重系統的任何兩層以上的房屋。根據《 現代漢浯詞典 》的解釋,所謂
“樓”,就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子”。據此,一層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墻承重、以木料作為柱梁等構架,也不能稱為土樓,只能稱為土屋。
土樓結構有許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內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軸線縱深排列的三堂制,在這樣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放在最前邊;中堂居于中心,是家 族聚會、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邊,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結構上的獨特外,土樓內部窗臺、門廊、檐角等也極盡華麗精巧,實為中國民居建筑中的 奇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