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木結構橋梁史上的一朵奇葩
橋梁已成不須招乎舟子,虹霓高掛初何待與乘輿。結室架長空無事魯賢問渡,彩虹牽兩岸希頃鄭相濟人。這是題寫在壽寧縣芹洋鄉長瀨溪橋上的楹聯,生動描繪出了木拱廊橋的特點:橋有廊屋,形似彩虹。
因木拱廊橋形似彩虹,因而又稱虹梁式木構廊屋橋,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古老而獨特的橋梁樣式,早在北宋紹圣二年(1095年)王辟之所撰寫的澠水燕談錄》中就有關于木拱橋的記載。
木拱廊橋之所以聞名于世,緣于其獨特的營造技藝。據木拱廊橋省級非遺傳承人鄭多雄介紹,木拱廊橋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底座由數十根粗大圓木縱橫拼接對拱而成“八字結構”整個結構除兩端拱木腳架在橋臺卡口外,都是通過木構件的縱橫相貫,穿頂別壓,互相承托,最后達到完整與穩定,結構簡單,卻又堅固異常。
不用片釘寸鐵,只憑榫卯銜接。使用短的構造材料,卻形成了大的跨度,這是木拱橋營造技藝的獨特之處。木拱橋的結構形式是獨創的一項很有價值的創造。長期從事木拱廊橋研究與保護工作的壽寧縣博物館原館長龔迪發說。
位于壽寧下黨鄉的鸞峰橋就是這一創造的代表作。鸞峰橋始建于明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橋長47.6米,單孔跨度長達37.2米,目前世界上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橋。
關于木拱廊橋的由來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認為現存的木拱廊橋是由汴水虹橋衍變而來。汴水虹橋是北宋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橫跨汴水的那座橋,因其采用無支架施工法,沒有榫頭,不用釘子,全部用綁扎式結扎起來,連成一片,以此實現了以短的構建形成大的跨度,與木拱廊橋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橋梁專家唐寰澄認為木拱廊橋是汴水虹橋的改進橋式。與唐寰澄所持觀點不同,有文物工作者提出,木拱廊橋與汴水虹橋在造型、廊屋、銜接方式等都存在差異,因此他認為南方的木拱廊橋是當地由簡到繁發展起來的汴水虹橋是南方的技術傳入北方后結合當地條件發展起來的
雖然關于木拱廊橋的產生與衍變至今仍無定論,但有一點各方卻已形成共識,那就是木拱廊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世界橋梁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品類,被認為是古代木構橋梁的活化石,如今僅存于閩浙兩地。
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每天清晨8時許,壽寧縣工業路的仙宮橋上,鰲東村村民張高其便開始忙著卸下橋內小賣部的木制窗戶,然后搬出一張張桌凳在橋內擺放整齊。不多時,人群開始涌向仙宮橋,人們或閑聊,或幾人聚在一起玩桌牌。
張高其47歲那年開始在仙宮橋內開小賣部,今年是第16個年頭。
許多壽寧老人的心中,廊橋已成為他精神寄托。每天都有許多老人從壽寧東區、茗溪等地趕來,聊天、會友、玩牌…從上午8點到晚上11點,仙宮橋上始終人來人往,最熱鬧的時候,這座長僅27米的橋內聚集了百來號人。
木拱廊橋是鄉村文化的集散地,與村民日常生活早已緊密連接在一起。龔迪發說。
這與廊橋的構造不無關系。調查發現,現存的木拱橋,橋上都蓋有廊屋,這種廊屋具有多重功能:其一,從木拱橋理學結構上其可增強橋的穩定性;其二,從木結構建筑的保護方面看,廊屋可以防風雨,延長橋的使用壽命;其三,橋屋可以為過往行人遮風避雨,供行人在橋凳上歇息、乘涼,壽寧大寶橋內還設有木床供來往行人休息。
木拱廊橋的建造十分講究風水,一般木拱廊橋橋址都選擇在村溪流出口處。溪流流出村莊會形成一個缺口,村民認為這會使村子的財氣、福氣流走,因此木拱廊橋一般選擇建在溪流出口處,意為堵住缺口,使財氣、福氣不外流。龔迪發說。
木拱廊橋還是鄉村民間特有的祭祀場所,每座木拱廊橋上都會設神龕、神像于廊屋中,橋與廟緊密結合是閩東木拱廊橋的一大特色。
廊橋上祭祀的對象隨意性大,有佛教的觀世音,也有道教的五顯靈官、土地神,還有臨水夫人、馬仙姑等地方神靈。龔迪發說。
神龕設置的位置也有講究,廊橋橫跨溪水,神龕設于橋正中靠下游側,神像面對淌來的溪水。據村民稱,這樣設置也有寓意,一是設神龕置神靈以鎮住來水,保廊橋平安;二是神像面對淌來的溪水,守住源源不竭而來的財源福氣,以保住村莊的風水。
村民在橋中設神龕祭祀神靈的目的不僅是保佑廊橋,更關心自己的生活前程。因此,每逢正月或每月初一、十五,許多村民都會匯集到橋中,進行祭祀活動,祈求神靈護佑。
千年繩墨傳奇再譜新篇
3月中旬,天氣逐漸轉晴,鄭多雄帶著兒子鄭暉民從壽寧出發前往武夷山市繼續建造余慶橋。作為木拱廊橋省級非遺傳承人,鄭多雄雖然2001年才開始學習木拱廊橋造橋技藝,但至今他已主持建造了6座木拱廊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社會的發展,木拱廊橋已不適應人們生活的需求,壽寧就再也沒有因為交通需要而建造木拱廊橋。
上世紀80年代,木拱廊橋被世人發現并在橋梁學術界引起轟動,隨后木拱廊橋保護工作逐漸得到重視。2003年,寧德市對境內的54座木拱廊橋進行掛牌保護。2007年,壽寧縣首先嘗試撥出專款,聘請了24名古廊橋保護管理員。
2007年,第二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寧德·壽寧廊橋論壇在壽寧縣召開,參會縣市簽署了中國廊橋申遺壽寧宣言》提出要努力喚起公眾對木拱橋重要地位和多重價值的社會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的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木拱橋的保護申遺工作,延續廊橋技藝,傳承廊橋文明。
2008年,木拱廊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年第三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屏南縣召開,參會代表再次就保護木拱廊橋簽署了廊橋保護協議》2012年,木拱廊橋被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2年,壽寧縣委縣政府與福建電影制片廠等單位聯合攝制了影片《愛在廊橋》影片以壽寧北路戲、壽寧廊橋文化為原型,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及北路戲劇團演員對北路戲藝術的執著追求。壽寧縣希望借助電影展現壽寧的民俗風情,呼喚人們投入到對木拱廊橋、北路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營救保護工作中。
經過多年的努力,木拱廊橋成為閩東及福建省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近年來,閩東還將廊橋保護與旅游開發相結合,探索“以橋養橋”廊橋保護模式,這使得木拱廊橋進一步走進人們視野。隨著廊橋重新受到青睞,鄭多雄等木匠的一身絕技再次有了用武之地。黃瓊芬 吳蘇梅 文/圖)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