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安徽桐城和福建泉州的六尺巷”傳說相近詩相似。
巷子的得名,皆緣于一首詩:千里修書為一墻,讓他三尺亦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目前已知國內有三條禮讓巷 故事相近詩相似
泉州市新海路閩南文化保護中心主任龔勤勤稱,編寫的泉州旅游之窗 泉州篇》中,就收錄有泉州“禮讓巷”這個典故。這個故事歷代傳下來,泉州禮讓巷的故事源自明朝末年,安徽禮讓巷發生在清朝,也有禮讓巷的門牌,應該是有這么一回事。但因難以考證其出處,出書時為嚴謹就按民間傳說寫進去。
現在那附近還有林氏祖厝,現在也有林氏后人居住。泉州文庫辦公室副主任楊清江稱,林氏祖先林欲楫明朝時官至尚書。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許月才認為,泉州和安徽的禮讓巷有各自的民間流傳,恭謙禮讓傳統美德的一種延續,教育后輩的一個典范。故事是否相近不一定要太在意,更重要的其帶有的歷史內涵和教育意義。全國其他地方也有叫禮讓巷的地名,也可能有相似的故事。
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會見蘇聯駐華大使時,曾經講到這個禮讓巷的故事,也提到這四句詩,用來表達兩國之間的事宜應該謙讓、平等。
泉州學研究所林少川所長表示,據他所知,全國有3條已知的禮讓巷,故事相近詩相似,其實這并不奇怪,因為這吻合中國民間故事傳播的規律:勸人為善、表揚好人好事,并加以地方化。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詩作者究竟是誰?
上世紀80年代,泉州地名志里有記載古老禮讓巷的得名原因。
泉州的禮讓巷,走勢十分特殊,呈“丁”字形,走到擋住去路的小宮廟,再沿旁邊斜出的小路繼續向前走,前面垂直相交的小巷也是禮讓巷的延伸。
明代中期,姓林和姓唐的兩個世家在此毗鄰而居。兩家都要在交界處筑墻。為爭位置,打起了官司。雙方都有人在朝中當官,由于官司打了三年還是沒解決。林家當家的林大舍便修家書一封,派人上京送給御史,要求施壓,促成泉州知府盡快判決此案。一月后,御史回了一封信,上面只寫著一首詩:千里修書為一墻,讓他三尺亦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看了詩,林大舍決定讓地三尺,擇日動工。見林家如此有度量,唐家也不敢落后,同樣讓地三尺,兩家之間就空出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三年的官司因禮讓而重歸于好。
而安徽桐城“六尺巷”與泉州“六尺巷”傳說相近詩相似,只不過故事中的主角換了改為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張英在京獲悉后也批了同一首詩,最終兩家禮讓成就了六尺巷”
□泉州網-東南早報 記者 許奕梅
來源:泉州網-東南早報)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