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五臺山特色節慶及民俗活動

來源:五臺山 061024 更新: 人氣:568 關鍵詞:五臺山

 1、五臺山國際文化旅游月。每年6月26日至7月26日舉辦,主要有開幕式文藝演出、參觀文化藝術長廊、會議論壇、文化研討等各種活動,內容豐富,高潮迭起,是五臺山影響深遠的品牌節慶活動。

  2、佛俗民情年。每年的農歷臘月十八至次年的正月十八舉辦。來山游客可與廣大僧尼、民眾撞古鐘、放“祿馬”、做法會、滑漢船、扭秧歌等,共度新春佳節,充分體驗當地的淳樸民風。

  3、五爺啟智廟會。農歷五月初一至五月三十舉辦,在五爺廟舉辦地方戲曲演出和佛教文化活動,感受獨特的地方文化。

  4、佛事活動

  (1)奉旨道場。每年農歷六月十四至十六日舉行,屆時要舉辦“跳布扎”活動,意即驅除邪惡。參與佛事的喇嘛頭戴各種面具,身著奇裝異服,按圖行步,邊走邊舞,跳躍而行,又稱金鋼舞(俗稱“跳鬼”),目的是召集十方僧眾,供請佛菩薩降臨,降妖伏魔,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重要佛事活動。

  (2)放焰口。焰口是佛教傳說中的一種餓鬼。放焰口是救濟焰口餓鬼,超度亡人、拔濟孤魂、超生天界,使生人延年益壽,冥陽兩利的一種重要佛事活動。

  (3)菩薩節日: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菩薩圣誕日;農歷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圣誕日;農歷四月初四,文殊菩薩圣誕日;農歷六月初三,韋馱菩薩圣誕日;農歷七月十五,大勢至菩薩圣誕日; 農歷七月三十,地藏菩薩圣誕日;農歷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


五臺山特色旅游資源

  1、佛教文化產品

  五臺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自東漢永平11年(即公元68年)開始,代代興修寺廟,現仍保存有北魏、唐、宋以來8個朝代不同風格的寺廟建筑47處(其中國保單位13處,省保單位7處),珍藏有大量佛像、牌匾、壁畫、佛塔、藏經等寶貴文物,全方位見證了近兩千年佛教在中國的成功演變和在東亞地區的傳播過程,可作為中國傳統佛教建筑群及其空間布局的杰出范例。五臺山是國內四大名山中唯一一座漢藏并存的佛教名山,也是唯識宗、凈土宗、華嚴宗等諸宗競秀的中國佛教“首府”、“中國佛教縮影”和“國際佛教文化中心”。

  2、古代皇家道場

  由于五臺山是中國佛教首府,具有懷柔蒙藏、維護穩定統一的作用,歷來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扶持和利用。從第一個巡游五臺山的北魏孝文帝開始,先后有北魏、隋、宋、元、清5個朝代的9位皇帝18次巡幸五臺山。其中,康熙皇帝5次、乾隆皇帝6次來山巡游,并流傳下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和珍貴的歷史遺跡。

  3、清涼避暑勝地。

  五臺山,氣候涼爽,年平均氣溫-4.8℃,暑天平均氣溫15-20℃故又名清涼山。在《清涼山志》有“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的記錄。據記載,歷史上最高氣溫也沒有超過27℃。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五臺山是一個清涼宜人的“世外桃源”。

  4、紅色革命圣地。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八路軍總部、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和軍區司令部等革命重要組織都曾在這里創建和駐扎過,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都曾在這里戰斗或路居過。現仍保存著毛澤東路居紀念館、晉察冀邊區司令部舊址、白求恩模范病室舊址等大量的革命遺址和遺物,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5、地質科普基地。

  五臺山擁有獨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質構造、底層剖面、古生物化石遺跡、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緣地貌,完整記錄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至古元古代地質演化歷史,具有世界性年代地層劃界意義和對比價值,是開展全球性地殼演化、古環境、生物演化對比研究的典型例證。五臺山由東、南、西、北、中五座臺頂環護而列,環基500余里,故而得名。其中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斗峰,海拔最高,為3061.1米,其冰川地貌保存完好;中臺翠巖峰,巨石堆積,人稱“龍翻石”,是極為罕見的地質奇觀;西臺掛月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景色各異,具有重要的地質科研價值。五臺山已被北京大學列為地球科學教學基地。

五臺山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