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近年來,泉州市圍繞福建省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以生態連綿帶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山水園林、文化園林、百姓園林”三大園林建設,提升了城市顏值和宜居品質。
▲古城植綠后,南俊巷被拓居民享受到更多“綠色福利”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中心城區累計改造、新增園林綠地278.2公頃,累計建成城市綠道水線、山線26.4公里,新增城市公園、口袋公園、街頭綠地127個(處)。除南安、石獅正在積極創建外,所轄縣市全部躋身“國家園林城市(縣城)”。
”
▲原小酒量大排檔綠地
泉州晚報,
喜迎泉州市黨代會·“泉”景圖 實施“三大園林” 耕耘“美麗泉州”
視頻號
山水園林
近年來,結合山體修復、濕地保護和慢道建設,一大批山地公園、濕地公園和城市慢道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中心城區山線綠道工程已完成兩期建設并實現局部閉環,13公里的內溝河綠道環線、21.5公里的泉州綠道水線(晉江北岸)業已全線貫通等。
”
▲位于江濱路的水線公園
▲北濱江公園綠意盎然
文化園林
通過將史跡修繕與城市園林綠化相融合,中心城區對臨漳門、德濟門、圣墓、真武廟等史跡點實施環境整治及綠化提升,賦予史跡清新的面貌和鮮活的呼吸。組織實施的“小山叢竹”史跡恢復重建、威遠樓廣場環境整治提升、西湖公園桃花島等工程,打造出一個個精品文化園林。
”
▲小山叢竹,在綠樹掩映下顯得清幽雅致
▲西湖公園桃花島航拍圖
▲西湖公園桃花島:千株桃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百姓園林
針對老城區、特別是古城綠量不足的實際,采用了“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破硬復綠、立體綠化”等舉措,在街頭巷尾因地制宜建設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讓古城群眾享受“綠色福利”。在進出城道路等門戶廊道加種常綠喬木和開花喬灌木,同時拓展沿線路側綠地。重點對城市主干道、進出城門戶廊道進行綠化改造提升,使城市綠量大幅提升,營造各具特色的道路綠化景觀。在后渚大橋、東海立交、朋山嶺立交和23座人行橋箱植三角梅打造空中彩練。通過努力,中心市區主要道路基本實現“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靚麗景觀。
”
▲花巷,房前屋后見縫插綠,成為扮靚古城的一道獨特風景
▲古榕巷的街頭口袋公園
▲后渚大橋:一路鮮花相伴,景色宜人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
記者:林福龍、莊麗祥、王柏峰
通訊員:莊國明、莊曉杰
編輯:張玥
審核:肖國敬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