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舉行成立38周年紀念會:“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來源:泉州晚報 090721 更新: 人氣:519 關鍵詞:

“未來要考慮編寫或參與編寫校本課程,讓泉州的孩子更了解泉州、更愛護泉州。”

世界遺產時代,泉州要怎么做,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如何作為?5日,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第三次換屆暨成立38周年紀念會在市區承天寺舉行。從意氣風發的青年,到皓首蒼顏的老者,80多位泉州本土文史工作者齊聚一堂,憶初心、話傳承。

□記者 孫燦芬 文/圖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已編纂出版《泉州歷史文化叢書》《文史類稿》等30多冊。圖為紀念會現場贈閱的部分書籍。

源于文化自覺自信 創辦獲項南同志大力支持

時光倒回,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的成立,源于泉州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

1982年,泉州入選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海內外泉州鄉親無不歡欣鼓舞。如何守護寶貴榮譽、光大泉州文化,成為大家思考的命題。1983年,已離休在家的原晉江專區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今生,寫信給時任省委書記項南,倡議成立民間組織泉州歷史文化中心,以集結志士學人,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管理好這座文化名城。這一倡議當即獲省委、省政府批準與支持。

此后,以王今生為創辦人的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團結了陳泗東、陳允敦、吳捷秋、傅金星、周焜民、陳日升等一大批文史界的中堅人物,逐步開展保護和整理工作,不時為保護和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并以豐厚的學術和研究業績,獲評全國先進社科組織。

原泉州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是中心下設非遺組召集人。“多年來,大家搜集文獻、開展田野調查、組織各種專題研討會、辦雜志、出專著、修復古跡、無償承建文教公益建筑,建言獻策內容涉及海交、城市建設、方言、南音、戲曲、民俗、宗教、武術、地方建筑、文教事業等領域,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筍。”對中心歷史了如指掌的他這樣介紹。

38載薪火相傳 以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為重點

薪火相傳、初心不忘。“一直以來,中心把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及優秀非遺文化視為研究和工作重點,把傳承和行動視為最好的紀念。”從創立初期就參與其中,曾任泉州市副市長、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長的周焜民清晰記得——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承天寺、開元寺、崇福寺、少林寺、威遠樓、延福寺、銅佛寺……由王今生主持重建或修復的古跡多達20多處;

包括舊籍整理、新著出版、資料匯編、文藝創作、非遺硏究推介、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在內,中心已編纂出版《泉州歷史文化叢書》《文史類稿》等30多冊;

為提高學術研究層次和水平,在中心原理事長孫立川博士等多方努力下,中心聘到國學大師饒宗頤出任最高學術顧問;

2017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就泉州申遺前來實地考察。根據市申遺辦安排,中心的周焜民、釋向愿、吳幼雄、陳鵬鵬應邀參加座談會,并就城市規劃建設與文物遺產保護等四個主題作發言;當年10月,中心還按市政府要求為申遺文本提供參考材料。

今年7月,五祖拳鸚山館面向社會開館授徒,暑期招收了首批50名8—12歲的學員開展國家級非遺五祖拳傳承活動。“至此,中心下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書畫研究四個小組以及南音梅花館、五祖拳鸚山館兩個館。”周焜民說,這些為守望泉州豐富的文化瑰寶提供了探索和嘗試。文化戰線的老領導和關心關注文化的歷任市領導,也對此給予鼓勵、寄予厚望。

世遺時代再出發 讓“后生仔”接續文化火種

恰如創辦初期的風云際會,今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為新換屆的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提供了巨大的擔當作為空間。

“新出發喜逢新機遇。”孫立川欣然感慨,世界遺產時代,有更多工作要做,有更大貢獻可為,殷切期待更多年輕學者加入。事實上,讓“后生仔”接續文化火種,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2019年,在中心特意邀約安排下,泉州本土青年學者翻譯《刺桐雙塔》《泉水之城》和《中國傳奇》三部有關泉州的英文文獻著作,得到成長鍛煉機會。此后中心“納新”,也特別注意中青年學者的吸收。

新當選的理事長蔡勝鐵還將走進校園培植文化傳人提上重要議程。“未來要考慮編寫或參與編寫校本課程,讓泉州的孩子更了解泉州、更愛護泉州。”他說。

責任編輯:黃藝芬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