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日探世遺,夜游古城》線路位于泉州中心市區,騎上一輛共享單車即可逛完線路全程。古城區文化遺產豐富,該線路經過艱難地取舍后選定了“日夜相繼”的主軸,形成一套自創的體驗方案:白天,以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為起點觀賞各種珍寶級的非遺項目,接著探尋清凈寺、府文廟、開元寺等遺產點;晚上,漫步于金魚巷、中山路和西街,在夜晚的燈光下細細品味微改造與保護提升后的街巷古韻;還可以帶上各種傳統風味小吃,一路上邊逛邊品嘗……
編者按: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迎接世界遺產時代的到來,由泉州市文改辦、泉州市文旅局主辦,泉州網、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泉州市文化創意產品展日前啟動文化產業游活動,發動各界人士融合文化企業展館、遺產點和風味美食等設計線路方案,探索世界遺產加持下的產業創新。即日起泉州網推出系列報道,介紹本次活動初選入圍的十個線路方案實地踏勘情況。
□記者洪榮堆 通訊員李璐璐
點擊觀看視頻《泉州開元寺》(蘇維斯 楊玙峻 吳晶晶 攝像/制作)
【線路概況】
《日探世遺,夜游古城》線路位于泉州中心市區,騎上一輛共享單車即可逛完線路全程。古城區文化遺產豐富,該線路經過艱難地取舍后選定了“日夜相繼”的主軸,形成一套自創的體驗方案:白天,以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為起點觀賞各種珍寶級的非遺項目,接著探尋清凈寺、府文廟、開元寺等遺產點;晚上,漫步于金魚巷、中山路和西街,在夜晚的燈光下細細品味微改造與保護提升后的街巷古韻;還可以帶上各種傳統風味小吃,一路上邊逛邊品嘗……
開元寺(陳英杰 攝影 )
【主要體驗點】
1.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泉州非遺館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2019年底開館時展出了各類非遺展品650多件,薈萃眾多非遺保護項目,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非遺館。參觀者不僅能看到非遺項目的實物展示、展板文字圖片介紹、多媒體演示,還能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活態展演展示,全方位感受非遺魅力。展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閉館。
泉州非遺館入口處對展示目錄的創意表達(李璐璐 攝)
館內展示的南音樂器(李璐璐 攝)
在泉州非遺館里,你可以看到泉州彩扎、泉州花燈、德化瓷雕、惠安石雕、漆線雕、盧山國佛雕、錫雕、大呈布雕、李堯寶刻紙、永春紙織畫、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林存忠紙扎、晉江泥金線畫、惠女服飾、潯埔女習俗、金蒼繡、永春漆籃、泉州竹編、石獅通草畫、惠安木雕、戲劇臉譜和泉港福船等展品,碰到展館舉辦活動時,還能偶遇非遺大師“親傳”技藝。
2.清凈寺/文廟。這兩個體驗點位于泉州市區涂門街中段上。涂門街是泉州文化遺產最豐富的一條街,從西往東,分別坐落著代表儒家文化的文廟、代表伊斯蘭文化的清凈寺,同時還有錫蘭僑民舊居、民間信仰的重要代表——關帝廟,千年以來,各種宗教信仰和諧共處于一條街道上,可見泉州文化的包容融合與多元性。泉州清凈寺是國內少有的用花崗巖和輝綠巖建造的禮拜寺,現存重要遺存有石構門樓、奉天壇等,呈現出鮮明的西亞伊斯蘭教寺院特征。門樓通高12.3米,基寬6.6米,整體由三層四道高大相連的半穹頂或穹頂尖拱門組成。
清凈寺(制作:泉州網 攝影:陳英杰)
點擊觀看視頻《泉州清凈寺》(蘇維斯 攝像/制作)
泉州文廟及學宮始建于976年,主體格局形成于1137年。建筑群坐北朝南,整體布局為左學右廟,由位于西側的儒家祭祀建筑文廟組群和東側的州級地方教育建筑學宮組群構成,此外,兩組群周邊還分布有明清以來祭祀泉州歷史名人的蔡清祠、李文節祠和莊際昌狀元祠。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筑規模為中國東南七省之冠。
泉州府文廟(制作:泉州網 攝影:陳英杰)
點擊觀看視頻《泉州府文廟》(蘇維斯 楊玙峻)
3.開元寺。開元寺位于泉州市區西街,保存著中國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發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軸院落的東西兩側另建塔院,14世紀后少有出現,非常珍貴。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主要建筑包括自南向北依次為紫云屏、天王殿與拜亭、拜庭及東西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及其東側檀越祠。東、西兩側矗立著鎮國塔、仁壽塔兩座宋代石塔,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東西塔,有名到本線路方案都不知道該怎么介紹才好。
開元寺(郭桂玲 攝)
開元寺(制作:泉州網 攝影:陳英杰)
4.金魚巷。金魚巷作為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的“試點”,是近年來泉州古城保護3.0“見人、見物、見生活”模式實踐的一個縮影:在充分尊重小巷原有文化脈絡的基礎上,保留不同建筑的歷史記憶,在原生生活狀態之上,提升建筑品質和整體街巷的舒適度。在微改造后,金魚巷引入文創業態、舉行文旅活動,一系列活化街巷的動作不間斷,將巷口傳統的南音表演與巷中段的新興文創相結合。目前,金魚巷已經成為一個“網紅打卡點”。
金魚巷(王柏峰 攝)
5.中山路(夜游)。很多古城都有一條中山路,泉州中山路別有不同:她曾是泉州華僑文化的聚集地;她被譽為我國最美的騎樓一條街;她曾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秀獎。在長達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類商品令人眼花繚亂,商業氣息與文化氛圍奇妙地交織在一起。它那騎樓式建筑是閩南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體現著泉州僑鄉人民和海外僑胞共同珍視的歷史價值和情感色彩。經過保護提升后,晚間城市燈光下烘托下的泉州中山路呈現令人癡醉的美,只有在夜游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得到。
夜游中山路(王柏峰 攝)
燈光下的鐘樓(王柏峰 攝)
6.西街(夜游)。西街位于開元寺外,距今已經1300年的歷史,號稱泉州的小吃一條街和不夜街,不管你什么時候到西街,都可以品嘗泉州當地和國內各地知名的小吃美食。其中有面線糊、蒜蓉枝、元宵圓等泉州特色小吃,每一份小吃的背后都是泉州人的熱情好客之道。晚上到西街排隊買小號,就算不是真的要買,感受一下那種人山人海的氣氛不也挺好?
華燈初上,游客在西街排隊買美食。(王柏峰 攝)
7.泉州美食。都來到泉州古城區還吃大餐?肯定是小吃走起?。?/p>
面線糊:這是福建閩南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一道風味小吃,該菜品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等制作而成。該菜品的做法是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既可作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還可以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當正餐,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本線路方案首推國仔面線糊,在泉州古城區有多家分店,很好找。此外,西街的老記面線糊也深得游客的喜愛。
蒜蓉枝:有泉州麻花的別稱,由泉州的傳統制作匠人將事先炸好的麻花加少許蒜蓉和蔥花,掛糖霜翻滾熬制而成。蒜蓉枝在泉州古城區隨處可見,味道差別不太大。
蒜蓉枝(鄭娟婷 攝)
元宵圓:“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泉州,元宵圓稱為“上元圓”,是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主要吃食。元宵圓甜潤可口,外皮細膩,口感適中,香味宜人,是泉州很有名氣的風味小吃。元宵圓目前在泉州最知名的制作工坊是金魚巷和西街的“‘海絲金鳳’古早味”,除了元宵圓之外,店里還有售賣花生湯、芋泥、菜包、姜糖小丸子等泉州特色小吃。
元宵圓(鄭娟婷 攝)
【踏勘經驗】
1.本條線路以泉州古城區體驗點為主,建議騎小黃人自行車(1小時內免費)或者乘坐小白電瓶車前往(市中心內單程2元)。
2.參觀清凈寺會產生門票3元,清凈寺對于著裝有要求,禁止穿背心以及短于膝蓋的裙子、褲子進入,請予以尊重。
3.泉州的小吃普遍不貴,適合邊吃邊走,30-50元內基本能夠古城吃透透了,除非你肚子特別大。
4.本條路線人均花費約50元(以實際發生為準)。
責任編輯:賴閩榮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