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古窯今瓷》線路全長約20公里,主要途經德化縣城周邊,規劃體驗時間為1天,主要涉及屈斗宮古窯址、月記窯、臻峰文創園等體驗點和苦菜大腸湯、茶油烏雞煲等當地美食。
編者按: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迎接世界遺產時代的到來,由泉州市文改辦、泉州市文旅局主辦,泉州網、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泉州市文化創意產品展日前啟動文化產業游活動,發動各界人士融合文化企業展館、遺產點和風味美食等設計線路方案,探索世界遺產加持下的產業創新。即日起泉州網推出系列報道,介紹本次活動初選入圍的十個線路方案實地踏勘情況。
泉州文化產業游入圍線路㈥:《古窯今瓷》
□記者洪榮堆 通訊員鄭鵑婷
點擊觀看視頻《“窯”跨古今 瓷通四海》(楊玙峻 林達鑫 蘇維斯攝像/制作)
【線路概況】
《古窯今瓷》線路全長約20公里,主要途經德化縣城周邊,規劃體驗時間為1天,主要涉及屈斗宮古窯址、月記窯、臻峰文創園等體驗點和苦菜大腸湯、茶油烏雞煲等當地美食。
線路體驗點月記窯400年薪火不熄(康小彭 攝)
該線路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產點中的屈斗宮窯址為起點一路感受穿越千年的陶瓷產業,從宋元時期的外銷瓷到400年不滅的古法燒瓷薪火,再到暢銷于海內外市場的當代文創陶瓷,能讓你在漫長的時間軸中體驗到德化陶瓷的前世與今生,故線路命名《古窯今瓷》。
該線路起點屈斗宮窯址距離泉州中心市區約99公里,線路終點臻峰文創園距離泉州中心市區約100公里。
【主要體驗點】
1.屈斗宮古窯址。窯址位于德化縣城關,1976年考古發掘,屬宋元古窯址,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150米,有17間窯址,出土800多件窯具和6700多件器物標本。其產品以純凈瑩潤的乳白色為特征,其造型和燒制方法具有宋元時期瓷器的特點。古窯址的發現為研究東南亞出土的中國德化瓷器窯口和斷代提供了確鑿的實物佐證,為研究海上“陶瓷之路”、陶器外銷和宋元時期中外貿易友好往來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見證。
目前屈斗宮古窯址所在地興建了德化古陶瓷博物館,分類陳列了德化歷代歷座古窯的出土物件,值得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參觀。
屈斗宮窯址(康小彭 攝)
2.月記窯。月記窯位于德化縣三班鎮蔡徑村內,已有400多年歷史,整條龍窯共有33階梯,長約33米,在明清時期是興盛一時的名窯,陶瓷界稱之為德化千年柴燒窯爐的“活化石”,是研究中國古法燒制柴窯的必選之地。
如今的月記窯已是一個集傳統龍窯生產場景、陶瓷藝術創作、展示、交流、體驗活動和農耕民俗文化及家庭農莊體驗的鄉村文化旅游景區。游客通過參觀月記窯,可實地感受古法柴火燒制陶瓷工藝的魅力,還可參與手拉坯、彩繪裝飾、泥塑等項目的DIY體驗。
使用古法燒制陶瓷的龍窯(康小彭 攝)
窯形狀如長龍(康小彭 攝)
窯形狀如長龍(康小彭 攝)
3.德化特色菜。兩個體驗點走下來,肚子也該餓了。午餐推薦德化特色菜,例如苦菜大腸湯、茶油烏雞煲、時令黃花菜。苦菜大腸湯或許讓你初聞難受,但是入口清涼,是一道去熱降火的美味靚湯,令人回味無窮;茶油烏雞煲的特色黃花菜看似普通,卻正如《舌尖上的中國》那句最經典解說詞“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所言,德化土雞和黃花菜食材地道而新鮮,稍作烹飪便是美味佳肴。
苦菜大腸湯(康小彭 攝)
茶油烏雞煲(康小彭 攝)
時令黃花菜(康小彭 攝)
4.臻峰文創園。臻峰文創園位于德化潯北路西段,包含“藝、旅、商、學”四大板塊,兼具陶瓷觀光工廠、大中小學生親泥體驗基地、大師創作工作室、陶瓷文化大師精品館、大型陶瓷體驗館等多種體驗功能。
其中,園內3000平方米的大師陶瓷精品館呈現100多位優秀的工藝陶藝大師作品,涵蓋傳統瓷塑、現代雕刻、彩繪裝飾等,生動而全面地展示古今陶瓷文化和精湛的雕刻工藝。
臻峰文創園展示古今陶瓷文化和工藝(康小彭 攝)
臻峰文創園展示古今陶瓷文化和工藝(康小彭 攝)
【踏勘經驗】
1.從泉州中心市區發出,線路全程往返約200多公里,油費加高速公路費用約300元。
2.午餐人均約50元(以實際發生為準)。
3.該路線不涉及門票,月記窯和臻峰文創園有陶瓷賣場,可現場買到物美價廉的陶瓷產品。
4.參與DIY體驗,手拉坯、彩繪裝飾、泥塑三樣選一樣,體驗1小時 60元。
責任編輯:賴閩榮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