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山東省沂南縣 | 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來源:文旅之聲 062921 更新: 人氣:552 關鍵詞:

打造紅色旅游“常山模式”、紅色研學“沂蒙高地”、鄉村振興“紅嫂家鄉”樣板——山東省沂南縣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戰爭年代,山東省沂南縣是山東抗戰中心區域,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生活過,乳汁救傷員的沂蒙紅嫂明德英、辦起戰地托兒所的沂蒙母親王換于、架起火線橋的“沂蒙大姐”李桂芳等沂蒙紅嫂故事發生在這里,這里是“沂蒙精神”重要發源地,“沂蒙紅嫂精神”誕生地。2013 年 11 月 25 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時強調,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人民牢記總書記囑托,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叫響“紅嫂”旅游品牌,在國家 4A 級景區——紅嫂家鄉旅游區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創新打造了紅色旅游發展的“常山模式”。景區建成至今,拍攝了 400 多部紅色影視劇,2015 年被評為“CCTV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2018 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紅嫂”唱主角,打造紅色旅游發展“常山模式”

紅嫂家鄉旅游區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是沂南紅色旅游龍頭企業,可同時接待 2 萬名游客、1200 人食宿、5 部及以上影視劇同時拍攝,是一處集紅色旅游、紅色教育體驗、綠色養生、影視拍攝、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度假旅游景區。

旅游區讓紅嫂唱主角,講好紅嫂故事。充分挖掘、利用紅色資源,創新紅色旅游發展模式,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旅游區根據影視基地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和紅色旅游發展的需要,委托山東省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了全方位規劃。規劃依托紅色古村風貌和綠色山鄉生態,以紅色文化、影視文化、紅色旅游、沂蒙風情為核心內涵,突出紅綠結合。建成至今,累計接待游客500 多萬人次。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標志物——沂蒙魂

旅游區傳承沂蒙魂,永遠跟黨走,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以紅色旅游景區和黨性教育基地為依托,賦予更多的旅游元素,愛國主義教育游、紅色研學游、鄉村游、生態游、傳統文化游、歷史古跡游等有機結合,推動紅色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發展,成為黨性教育、紅色影視、研學體驗之最佳目的地和游客接受紅色文化、黨性教育的理想場所。

旅游區以紅色搭臺,讓文化唱戲,給百年古村注入文化元素,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等 40 多所知名藝術院校“寫生創作基地”。在景點之一的蟠龍湖邊,建起一條長 300 米的“沂蒙文化長廊”。把革命根據地沂蒙山區的紅嫂、歷史英雄人物事跡、故事以石雕的形式展示,形成了獨特的沂蒙文化展示廳,營造了“紅嫂家鄉,親情沂蒙”的濃厚文化氛圍,被評為“沂南十大文化符號”。

塑造“五性”,打造紅色研學“沂蒙高地”

旅游區抓住研學旅行上升到國家教育戰略層面的大好機遇,專門成立了研學旅行推進機構,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大力興建紅色研學旅行設施,打造研學旅行基地,叫響了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品牌,豐富、提升了沂南文化旅游元素和品質。

充分利用景區的紅色紀念館作為研學旅行重點,根據景區特點和研學需要,設置了十多個研學點,購置了八路軍服裝,木制長槍、機槍、斧頭、鑼鼓、木推車、擔架、扁擔、鍘刀、小推石磨等研學旅行道具。

和教育部門緊密配合,組成研學旅行課題開發小組,充分利用景區資源,開發了以紅色旅游、紅色教育、紅色拓展為主的研學旅行課程。主要由“六個一”組成:穿一套八  路軍軍裝,走一段革命路;憶一段紅色歷史,受一次紅色教育;唱一首紅歌,感受一段情懷;組織一場比賽,體驗一段激情;送一次軍糧,支援前線;看一場實景演出,圓一個表演夢。充分體現了“五性”——思想性、知識型、趣味性、科技性、多重性特點。

2018 年 7 月,第三屆中國研學旅行大會暨武鄉紅色研學旅行論壇上,進行了全國“優秀研學旅行課程”評選,由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選送的《中國夢,紅嫂情》研學旅行課程, 榮獲了特等獎。基地研發的《沂蒙精神紅色研學課程開發與實施》課題,以全省第三名成績,成功入選“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重點培育項目”。

在具體研學過程中,根據研學目的、要求,由教官和老師引導學員進入相關的角色并親身體驗、實踐、感悟,開啟自己的“紅色之旅”“自然之旅”“文化之旅”“技能之旅”“藝術之旅”,實現了研中學,學中游,游中悟、悟中升。

近幾年,來自全國各地的 60 多萬人次,到這里進行研學旅行,接受了紅色教育。2018年 11 月,沂蒙紅色影視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一景帶四員”,打造鄉村振興“紅嫂家鄉”樣板

沂南縣充分發揮旅游輻射帶動功能,打造“紅色影視文化基地+ 鄉村旅游 + 特色產業+ 就業扶貧”的脫貧攻堅“沂蒙革命老區模式”,為全國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探索出了新路徑。

首先,政府搭建平臺促發展。建起景區后,政府先后投資 4000 余萬元,修建全長 17公里的沂蒙生態大道,投資 8000 萬元修建 25 公里的紅色旅游專線,重修 336 省道,開設旅游專線公交,便捷的交通將沂蒙紅色影視基地與周邊景區連點成線,激發了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活力。

其次,充分發揮旅游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拉動力大的產業優勢,和景區周邊 5 個村(其中 3 個省定貧困村,2 個插花村)結成幫扶對子。

最后,堅持黨建引領,成立了沂蒙紅嫂家鄉文化產業園區黨委,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實施脫貧攻堅工作。制定了黨委工作制度、工作職責、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目標任務,進行“四有”——有組織、有領導、有目標、有措施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幫扶下,景區周圍村莊村民通過“土地入園當社員,景區務工當職員,搖身一變當演員,售賣產品當店員”,不僅解決了工作問題,而且有了穩定收入,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景區所在的常山莊村,2014 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30 戶,2016 年實現整體脫貧,2019 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 1.5 萬元。

景區大力實施智力扶貧,成立了山東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中心”“三基地”——影視基地微電影攝制中心;影視演員培訓基地、沂蒙紅色創客制作基地、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對貧困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一中心”“三基地”像一臺大功率孵化器,成功孵化手工加工、草編等就業加工點十多個,吸納數百名貧困人 員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人每月收入近千元。

在文化和旅游部編寫的旅游扶貧培訓教材《新時代旅游扶貧面對面典型案例篇》中,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以“紅色影視城,富民樂業村”為題入選,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旅游景區。

寬敞的旅游路、整齊的新社區、紅火的影視城、富民的新產業,沂蒙老區群眾安居樂業,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一幅頗具沂蒙風情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在徐徐展開。

專家評語

做活紅色旅游,弘揚沂蒙精神,成立研學游推進機構,采取“紅色教育 + 生活體驗”的情景式、體驗教學模式,融入場景式體驗教學。創新紅色旅游,帶動脫貧致富,在貧困山村走出“強企帶村、產業引領、金融助推、共建共享”的紅色旅游精準扶貧路子。實現文化、旅游、影視、產業、城鎮化建設五位一體的融合發展, 打造集“紅色旅游 + 影視旅游 + 鄉村旅游 + 文創產業”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南開大學教授、博導 石培華)

編輯:李妮瑋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