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深挖鐵人精神內核,創設教育新載體,創新紅色游體驗——黑龍江省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大慶鐵人王進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鉆井工人,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大慶油田的英雄代表,他以鐵人般的意志和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他心系油田建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病逝時年僅47歲,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豐碑——鐵人精神。
1971年,為弘揚并傳承鐵人精神,在大慶建立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這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紀念館以鐵人王進喜光輝的一生為主線,講述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館址幾經變遷,規模逐步擴大,現已成為我國最具石油特色的文化景觀、弘揚民族精神的神圣殿堂、中國工人的精神家園。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和國家4A級旅游景點,紀念館充分發揮基地宣教作用,牢牢抓住紅色“根”,多種形式展示鐵人“魂”,讓展覽“動”起來,讓紅色“動”起來,讓游客“動”起來,讓鐵人精神“火”起來,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擎起為中國夢而奮斗終生的大旗。開館以來累計接待中外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國內外重要團體35000余個。
深挖鐵人精神內核 讓紅色傳承“活”起來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些鐵人王進喜踐行終生的鏗鏘誓言,跨越時代,至今依然震撼人心。在新時代如何生動地展現鐵人精神,是擺在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面前的重要課題。
深挖鐵人精神內核,奠定陣地教育基石。結合館藏資源和展館優勢,深入研究,深挖歷史,紀念館先后出版了《鐵人傳》《鐵人王進喜》《會戰持抄》《為石油事業奮斗一輩子》、館刊《鐵人》等研究成果,成果落地后轉化為精彩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色展覽、專題講座。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展廳
現代科技助力,傳神表現鐵人“魂”。走進紀念館,大型群雕《石油魂》先聲奪人,以恢宏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為了展現鐵人王進喜不平凡的一生,紀念館除了用照片、文字、電動圖表等傳統的展示手法外,還采用了硅膠像、沙盤、場景復原、多媒體等現代展示手法,傳神地再現了王進喜從“凡人”到“鐵人”的光榮歷程。從英雄的起點——王進喜玉門故居復原房,到王進喜當年帶領1205隊參加石油大會戰使用的貝烏—40型鉆機實物展示,再到會戰人拉肩扛的過程中,王進喜和幾個司鉆喊出了“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豪邁詩句的振奮時刻……一幕幕奮斗的場景、一段段感人的事跡,真實再現了鐵人精神之“魂”。
創新“油”味文創品,延伸文化產業鏈。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的講解員、工作人員身穿以鐵人王進喜為原型設計的手繪文化衫,共有4個系列60多種圖案,有老會戰、油田青年、不忘初心、懷舊版畫4種款式,極富感染力。還有充電寶、書簽、帽子、背包等“油”味十足的文創產品走入人們的視野,受到參觀者大力追捧,真正讓紅色精神“火”起來,成為生活新風尚。
開啟新時代紅色“長征” 創設教育新載體
曾經,“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的風潮席卷全國,鐵人王進喜是無數國人的精神偶像。今日,鐵人精神仍極具感染力和號召力。為了讓鐵人精神永葆生命力,持續激勵更多奮斗者,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成立宣講團,走出展館,在全國各地開啟了新時代紅色“長征”。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外景
走出展館,走近游客,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十年如一日堅持將鐵人精神“送”到最需要的群眾身邊。2010年6月,“石油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宣講團正式成立,紀念館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啟動并進行了首場宣講。近十年來,宣講團通過講報告、設展板、簽隊旗、寫留言、作采訪、發書簽等多種形式,上高原、下井隊、闖大漠、走海外,累計宣講629場,走遍了國內包括香港地區在內的31個省市自治區,行程40多萬公里,受眾近200萬人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范圍最廣、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宣傳最深入的宣講活動。
隨著宣講活動持續展開,榮譽接踵而至。2011年,“石油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巡回宣講活動,被評為全國企業文化30年實踐十大典范案例;2012年,宣講團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將這一榮譽授予精神傳播團隊;2017年被中宣部授予“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同時,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堅持“帶著展館”送精神。2010年以來,紀念館研發輸出展覽“永遠的鐵人”鐵人王進喜生平業績展,通過四十七塊精彩版面,展示鐵人王進喜四十七年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先后走進上海錢學森圖書館、南京渡江戰役紀念館、北京石油大學等多家政府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全國各高校、基層前線、社區鄉村,被社會各界譽為流動的鐵人紀念館。
創新紅色游體驗 跳躍紅色“音符”
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開展各類社教活動,打造節慶主題活動,積極融入大慶工業游、研學游線路,開展線上“云”展覽、直播等渠道,多措并舉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特色、提升紅色旅游體驗、講好紅色故事,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薪火相傳,讓愛國主義教育落地生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大慶風采,貢獻精神力量。
把握節慶節點,打造主題活動。多年來,紀念館根據不同節日特色,開展“鐵人館里過大年”“清明憶先烈緬懷寄心語”“親親寶貝節”“歲月大慶”等上百場主題活動,讓游客春節來館有“年”味,博物館日來館有“館”味,“六一”來館有“趣”味,七一來館有“黨”味,“十一”來館有“國”味,紀念日來館有“回”味……將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打造成市民、游客參與文化活動的“主戰場”。其中,2019年祖國70華誕之時,紀念館以“點亮游客心靈”為主題開展了系列“點亮”活動,展示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總書記賀信內容,回顧大慶油田60年輝煌成就,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利用新媒體,弘揚鐵人精神。為了更廣泛地傳播并發揚鐵人精神,紀念館積極建立微信、微博雙微官微,采用喜馬拉雅、千聊直播間等新媒體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互動。該紀念館開展的各類社教活動均在微平臺全程直播,在線與網友、游客互動,展示鐵人精神風貌。
專家評語
牢牢抓住大慶精神之根、鐵人精神之魂,十年如一日堅持將精神傳播弘揚!館內打造專屬講解,設計“油”味十足的文創產品,讓“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深入游客心田;館外成立石油魂宣講團走遍大江南北,將大慶、鐵人精神傳送到祖國各個角落;研發輸出能帶著走的流動紀念館,讓“永遠的鐵人”業績展走進學校、機關、鄉村、基層,努力做到讓展館“動”起來,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字“跳”出來,讓大慶、鐵人精神薪火相傳。(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巡視員 邢濟萍)
編輯:徐曉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