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近年來,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州推動旅游產業大發展的機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深入推進旅游革命,精心打造“英雄老山圣地”旅游名片。2013年6月,“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建設啟動,該教學基地已成為云南省三個重要的黨性教育基地之一,也為新時期開展干部黨性教育搭建了新平臺、新載體。2014年11月,經中共云南省委組織部、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批準成立了老山干部學院;2015年4月,掛牌成立了國防大學老山教學基地;2015年7月,掛牌成立了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老山教學基地;2019年12月,共青團中央批準“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基地為全國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景區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優勢,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淀,鑄就不朽的歷史豐碑
老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著名的英雄山,是萬眾敬仰的精神高地、文化高地和心靈高地。20世紀70年代末,在“舉國搞四化、南疆有戰事”的背景下,數十萬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子弟兵,毅然告別親人奔赴前線,在炮火硝煙中浴血奮戰,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和領土完整。廣大勤勞樸實的麻栗坡人民積極響應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號召,義無反顧地支前參戰。子弟兵與麻栗坡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鑄就了以“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為核心的“老山精神”。
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整合資源提升品質
近年來,老山景區立足紅色資源優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紅紅”組合打造紅色旅游產品。英雄老山圣地景區圍繞“全國知名、全省一流”目標,把“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基地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平臺進行精心打造,充分整合戰爭遺址、烈士陵園、將軍洞等紅色旅游資源,打造了旅游文化精品項目——大型音舞詩畫舞臺劇《國旗下的老山》《“讓我來”——勇掃雷障為人民》劇目,并通過與國防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聯合辦學等方式,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實現了紅色資源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地雷展覽館
二是“紅綠”組合打造紅綠生態旅游產品。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清涼洞巖溶地貌、老君山原始森林、老山梯田等綠色生態旅游資源進行融合開發,推出紅色生態旅游產品。打造紅色旅游與祖母綠淘寶結合的高端旅游產品,努力把麻栗坡建成面向東南亞的彩色寶石聚散地。
三是“紅古”組合打造紅色及歷史文物旅游產品。景區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大王巖崖畫、小河洞新石器時代遺址、馬達石雕等歷史文物景觀結合起來,實現紅色資源、歷史文物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四是“紅土”組合打造紅色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城寨白倮、小坪寨瑤族等當地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紅色資源與民族文化融合發展。
五是“紅邊”組合打造紅色邊境旅游產品。加強邊境鄉鎮旅游資源普查與開發利用規劃,普查和挖掘邊境旅游資源,加快天保、猛硐、下金廠、董干等邊境鄉鎮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打造一批邊境旅游景區,實現紅色旅游與邊境旅游融合發展。
抓實景區統籌規劃,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英雄老山圣地景區按照“精品線路、精品課程、軍旅體驗”的建設目標要求,堅持“以用促建、以用促管,邊建設、邊教學、邊完善”,全力以赴將“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教學基地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理想信念、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景區形成了以老山作戰紀念館和麻栗坡烈士陵園—邊防二團新兵訓練營—老山主峰—老山支前參戰紀念館—將軍洞—天保口岸國門文化建設和邊疆黨建長廊建設—老山神炮為主線的精品教學路線;設計了老山主峰——戰情教育、支前參戰陳列館——魚水情教育、烈士陵園和老山作戰紀念館——悲情教育等精品課程。截至目前,“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共承接了省內外重點班次391個,共15153名學員接受了理想信念教育現場教學培訓。
加強交往交流交融,解決就業困難的瓶頸問題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景區及周邊群眾致富。為了加快推進全縣旅游產業發展,麻栗坡縣成立了麻栗坡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本著“致富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以及“資源共享,共謀發展”的理念,緊盯“景區紅、民族富,共謀發展小康路”的發展目標,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資源。景區培育開發了以臘肉、臘豬腳、馬腳桿粽粑、三角粑、油糖糕、芭蕉果粑等為代表的地方特色食品;以壯族、瑤族、苗族等民族為代表的服裝、首飾、裝飾為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以苗族的蘆笙、白倮人的蠟染、民族刺繡、金、銀、銅制的精美飾品,最大限度滿足各地各族游客需求。景區利用周邊少數民族特殊人才資源,啟動運營中優先吸納當地各族同胞到景區做票務員、講解員、保潔員、保安員、駕駛員等工作,共解決就業50余人,間接帶動就業500余人,實現群眾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景區還鼓勵發展農家樂、精品民宿、旅游小商品、手工制品、土特產品、特色養殖種植等相關產業,為各族群眾找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邊吃邊”“以旅促農”“電商扶貧”的致富路子。此外,景區堅持保護傳承,不斷提升紅色旅游載體內涵,著力打造《銅鼓舞》《蕎菜舞》《竹竿舞》《手巾舞》《蘆笙舞》等少數民族原生態歌舞和以《國旗下的老山》《聲動云南》《文化名人贊云南》《行走在世外和塵世間的白倮人》為代表的系列文化精品,搭建以彝族白倮“喬菜節”、苗族“踩花山”、瑤族“盤王節”、壯族“三月三”“民族特色美食文化節”為代表的旅游節慶活動平臺,鼓勵鄉村民族文藝隊積極參與民族文藝匯演,提升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形成血脈相連的共同體。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搭建安居樂業的共生舞臺
景區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充分調動周邊民族群眾的積極性,構建依托旅游產業外的特色農業、其他服務行業產業鏈。通過對景區的大力宣傳,吸引全國各地游客,促進周邊各族人民通過旅游業增收致富,共輻射帶動2個鄉鎮、19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寨、6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涉及253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各族同胞7231人。
此外,景區的建設也帶動了周邊鄉村的娛樂產業、野外拓展訓練及民族特色種養植業的發展。依托景區游客市場,周邊村民積極開發民宿、農家樂、農家莊園等,帶動了周邊各類加工業及農村合作社企業的發展,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配套服務。目前,景區共輻射帶動了2個民族旅游特色村、30余家民宿及農家樂、10余家餐飲單位、20余家旅游商品店以及1萬余畝香蕉、火龍果、百香果等特色農業種植。
英雄老山圣地景區是新時代邊境線上艱苦奮斗的典型,是新時代團結奮進的標桿,景區全體領導干部、員工和各族群眾將始終堅持一心向黨、團結奮斗、共同進步的發展理念,不斷挖掘紅色資源,發揮紅色文化引領作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手牽手、肩并肩書寫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美麗新篇章。
專家評語
作為舉世聞名的“老山精神”的發源地,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景區也是新時代重要的黨性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通過“紅紅”“紅綠”“紅古”“紅土”“紅邊”組合,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打造了紅色旅游產品、生態旅游產品、紅色及歷史文物旅游產品、紅色民族文化旅游產品、紅色邊境旅游產品。通過抓實景區統籌規劃、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建設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搭建了安居樂業的共生舞臺,解決了就業困難的問題,也持續鑄就著“老山精神”不朽的歷史豐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蔡紅)
編輯:李鳳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