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北京馬欄村丨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來源:文旅之聲 061721 更新: 人氣:924 關鍵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紅色旅游重要論述,進一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共同舉辦“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動”。

活動于2020年5月啟動,共收集到全國各地申報的候選案例177個,經專家組評審,最終遴選出文化引領型、景區帶動型、創新驅動型、融合發展型、資源互補型、遺址保護型、研學宣教型等7類60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接下來,我們將陸續推出,為相關部門、紅色旅游景區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將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做細做實

——北京市馬欄村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路口的木質拒馬,堆碼整齊的麻袋掩體,麻袋上架設的機槍模型……一走進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村口的景觀仿佛把人們帶回到了抗日戰爭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馬欄村始建于元代,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所在地。1938年八路軍挺進齋堂川,創建平西抗戰根據地和八路軍第四縱隊,1939年在第四縱隊的基礎上成立冀熱察挺進軍,并在馬欄村設立司令部。當時馬欄村的村民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戰中,一個小小山村,居然組成了一個“馬欄排”,有40多位“馬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在馬欄村到處都有英雄的足跡。

為了將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傳承下來,馬欄村人一直在努力,至今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和其他一些抗戰時期的團部舊址等都保存完好。1981年,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被門頭溝區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該舊址被北京市政府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馬欄村全體村民捐款,建起了全國第一個村級抗戰題材陳列館,這也是北京市第一家由農民集資建立的陳列館——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為馬欄村開展紅色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馬欄村繼續深挖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模式打造了“紅色馬欄”品牌。2020年,馬欄村的馬欄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創新思路,講好紅色故事

自1997年以來,馬欄村確立了以紅色旅游為核心的發展思路,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先后被評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及眾多黨政機關單位的紅色教育基地。2018年,馬欄村又以置換的方式收回個人產權紅色遺址2處,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岳第三軍分區司令部舊址陳列館,成為村內第二處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年,馬欄村“紅色記憶”書屋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門頭溝深山區的第一家實體紅色書店。2020年“紅色記憶” 書屋被評為“北京市特色書店”。書屋分為兩層。第一層擺放著3000余冊書籍,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典著作,經典紅色文學作品,反映當代紅色新風尚的各類書籍。書屋的開發是打造京西“小延安”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習紅色精神的家園,書屋不斷為群眾提供系列講座,邀請黨史黨建專家,舉辦圓桌論壇,開展惠民便民的閱讀活動。同時,書屋也很好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新的文化動力。

齋堂鎮馬欄村“紅色記憶”書屋

穿八路軍軍裝,行軍拉歌、練習大刀術;沿途百姓納鞋底、紡線,碾軍糧,為八路軍戰士送來一碗碗綠豆湯……這一幕幕昔日抗戰場景和軍民魚水情深的畫面,不是在拍攝電影,而是“紅色馬欄”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色體驗項目。從2019年開始,馬欄村開展大型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馬欄村為舞臺,讓參觀者體驗戰爭年代的艱辛與困苦,感受當年的軍民魚水情,讓每一位來到馬欄村的游客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愛國主義教育。

同時,為了加大紅色作品宣傳,馬欄村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加快紅色演藝項目創作,力爭講好紅色故事。馬欄村藝術團參加各類演出數十次,豐富了紅色旅游的內容。在清明節、黨的生日、國慶節等重要節假日,舉辦各類文藝演出、大型詩會,廣泛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今后,馬欄村將把戲劇演出常態化,創造出馬欄村自己的戲劇,使馬欄村的革命故事傳播出去,引導人們厚植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增加就業,一起走上致富路

2019年馬欄村大型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讓馬欄村的接待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次,還為低收入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臺。為了幫扶低收入村民,馬欄村組織他們形成了一支專業的表演團隊,一下子就解決了村里60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50多人是低收入村民。

近年來,馬欄村積極發展以紅色旅游為主導的集體經濟,優先安排本村低收入群體進行就業。2019年,馬欄村建成了紅色書屋,成為優秀的黨建教育平臺,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問題,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旅游景區的建立,輻射帶動近100人就業,村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000元。村民積極投身馬欄村建設,大批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歷史上,馬欄村的農業曾取得過輝煌的成就,梨、蘋果、核桃等農產品遠近聞名。1958年,該村因年產鴨梨12萬斤,被周恩來總理簽名嘉獎。目前,馬欄村正在實施100畝梨樹、70畝核桃樹、49畝中草藥農業項目。這些項目優先考慮本村低收入村民參與。此外,樹木掛果后可以與旅游相結合,形成農游一體發展,開展采摘、科普等活動,既豐富了游客的游覽內容,又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產業融合,未來發展空間大

2020年,馬欄村開展紅色資源改造升級項目,以置換的方式收回村內個人產權的14處紅色遺址,收回后,預計建成12個新展館,向社會開展冀熱察挺進軍實物、圖片的征集工作,和現有的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北岳第三軍分區司令部舊址陳列館進行綜合開發,形成完整的關于冀熱察挺進軍的紅色旅游內容,籌建馬欄村革命烈士陵園,讓人們更好地銘記在京西這片大地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流血犧牲的先烈。

上述項目完成后,馬欄村將開展更加豐富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將“紅色馬欄”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品牌。升級的主要內容包括:進一步完善紅色旅游解說詞,講解員帶領游客參觀的過程中,會更加全面地介紹冀熱察挺進軍歷史;在不同的展館設置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點,避免旅游高峰排隊等候的情況;豐富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體驗活動路線,充實內容,使教育效果更顯著;利用紅色書屋平臺進行黨建工作宣傳、革命歷史研討交流,開展紅色經典著作讀書分享活動;邀請八路軍研究會冀熱察分會聯合開展革命先輩講英雄故事活動。

2020年5月,馬欄旅游景區正式獲批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景區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實現文旅產業融合,實現綠色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目前,馬欄村積極開展精品民宿建設,將精品民宿建設與紅色旅游相結合,滿足游客住宿需求。與此同時,馬欄村對全村大食堂進行了提升改造,對軟件和硬件進行了升級,形成滿足各類人員用餐需求的特色餐廳。完善馬欄垂釣園建設和管理,吸引釣魚愛好者前來垂釣。開展古村落修繕保護,逐步修繕和維護包括溪橋、石刻、過街樓、古廟、戲樓等在內的多處古建筑景觀和民居建筑,讓參觀者在學習紅色精神的同時,也可以感受馬欄村的傳統文化。

文旅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帶動就業。尤其是馬欄旅游景區建設可增加一批服務就業崗位,如擺渡車司機、停車場保安、景區服務人員等。不僅如此,隨著文旅產業的發展,能夠吸引在外居住的村民回來工作,實現本村發展的良性循環。

馬欄村在發展好紅色旅游的同時,也在為保護綠水青山、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做著努力。這是農村文旅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文旅產業融合又促進了農村的興旺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百姓收入不斷提高,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在這個基礎上,“紅色馬欄”才可以走得更遠更好。

專家評語

馬欄村自發保護革命文物遺址,村民集資建設舊址陳列館,深挖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記憶”書屋、特色體驗項目、紅色演藝項目創作等形式傳播革命精神,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旅游的“馬欄品牌”,同時積極發展以紅色旅游為主導的集體經濟,優先安排本村低收入群體就業,文旅產業融合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全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邢偉)

編輯:李鳳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