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丨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來源:文旅之聲 061621 更新: 人氣:1105 關鍵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紅色旅游重要論述,進一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共同舉辦“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動”。

活動于2020年5月啟動,共收集到全國各地申報的候選案例177個,經專家組評審,最終遴選出文化引領型、景區帶動型、創新驅動型、融合發展型、資源互補型、遺址保護型、研學宣教型等7類60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接下來,我們將陸續推出,為相關部門、紅色旅游景區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打造“共和國軍墾第一城 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品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石河子城建立在戈壁灘上,地上是一層層石頭。軍墾的先輩們從外面運土來,在戈壁灘上填埋出一層土地,再種樹。石河子先有了樹,隨后有了街道和房屋建筑,最后才形成了城。如今,石河子又稱“戈壁明珠”,綠化率高達 40%,這里有高樓、廣場公園,有塑化、造紙、電力、棉紡等各種大中型企業,還有雙一流院校石河子大學。當代著名詩人艾青寫的《年輕的城》,反映的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以下簡稱“師市”)。

近年來,石河子市致力于打造“共和國軍墾第一城”“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積極策劃精品旅游線路,推動師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師市先后被授予“中國屯墾文化旅游國際目的地”“中國紅色旅游軍墾文化體驗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挖掘軍墾文化 鑄造旅游城市

小李莊以南 40公里的原農八師師部,如今已被改造成軍墾博物館。博物館大廳正前方,一塊金色的胡楊雪山圖下,擺著一尊鋼槍與鋤頭交叉而成的雕塑……這座博物館以時間的演進,講述著軍墾的歷史。裂紋的木犁、渾身補丁的厚棉襖、保存如新的紅旗……這些都是 20世紀50年代創業初期軍墾人的家當。

今天,軍墾已成為新疆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延續著祖父輩們艱苦創業的精神。石河子市向每位外來者訴說著紅色軍墾的崢嶸歲月,已成為一座現代化旅游城市。

據統計,石河子已發展成為擁有類似文旅企業和景區景點500多家的旅游城市,其中,A級景區10家,星級賓館 3 家,星級農家樂50家,滑雪場5家,旅行社35家,文化產業企業410家,直接從業人員1.7萬人,間接從業人員8.5萬人。

其中重點紅色旅游景區有:兵團軍墾博物館(4A級)、周恩來總理紀念館(2A 級)、艾青詩歌館(3A級)、軍墾第一連(2A級)、小李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場群雕(第一犁、第一井、戈壁母親等雕塑)、西工業園區(八一記憶產業園)、各團場老建筑等。

屯墾紀念碑的群雕

師市范圍內有不可移動文物共41處,其中包括古代遺址6處、古墓葬2處、近現代代表性建筑30處,工業遺址3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 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此外,師市已建成的博物館、紀念館有10座,還有兩座團史館正建設中,各館收藏的各類文物近15000件(套)。待創建 5A級景區:兵團軍墾博物館及周邊群雕、駝鈴夢坡景區、軍燕沙漠生態景區。待創建A級景區:150團尋夢湖、北泉植物園、圣露堡酒莊、漠北莊園、神仙灣項目、花果山張氏酒莊、將軍山遼疆生態公園、紅山1958小鎮、景觀河、西公園等。

據統計,2019年,師市完成旅游接待人數1250萬人次、旅游收入1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以上的目標。

提升紅色產品 傳承兵團精神

1965年7月,周恩來在這里視察時發表過重要講話,其中一句“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成了激勵干部職工和上海支邊青年安心扎根邊疆,推動新疆各項事業發展的勵志名言。1977年7月1日,這里建成了一座周恩來總理紀念碑。今天,這里已發展成為周恩來紀念館。兵團人把這里視作緬懷周恩來總理的圣地,來此瞻仰的國內外各界人士達600多萬人次。

多年來,石河子一直以致力于打造“共和國軍墾名城”“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為目標,積極挖掘紅色旅游產品,策劃精品旅游線路,培育文創旅游品牌,推動師市文化旅游產業健康發展。近兩年,石河子重點打造絲綢之路紅色軍墾旅游線路,發揮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周總理紀念館、艾青詩歌館、軍墾第一連、駝鈴夢坡等紅色景區景點的引領作用。在自治區10條重點旅游線路“紅色軍墾文化旅游”和“草原丹霞風景廊道”中都包含石河子,兵團與自治區聯合推出的10條兵地融合精品旅游線路,有4條從石河子經過。其中 S101 線不僅擁有紅色旅游景區景點,更是囊括“草原丹霞風景廊道”,已經成為自治區推出的10條精品旅游線路之一,它東起烏魯木齊硫磺溝,蜿蜒穿行于天山山脈,其中30余公里途經石河子,然后向西一直連接獨山子獨庫公路起點,在這條線路上,師市與瑪納斯縣聯合打造了肯斯瓦特水利風景區、與沙灣縣聯合打造了安集海大峽谷景區,還有師市豐富的軍墾旅游資源和產品,包括自駕營地、牛仔部落等旅游產品。

師市還結合自治區、兵團以及周邊縣市相關規劃,編制“石、瑪、沙精品旅游線路”, 與烏魯木齊、昌吉州、吐魯番市、克拉瑪依市、哈密市、阿勒泰市、伊寧市成立“烏昌吐石克哈阿伊”文旅融合發展聯盟,編制5條精品旅游線路,立足城市周邊300公里城市群人口,提升市場活力。編制師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以規劃為引領,以景區、景點、星級酒店、農家樂創建為核心,以旅游宣傳產品營銷為路徑,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抓手,以脫貧攻堅促進就業為重點,打造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景點的高顏值城市。

推進兵地融合 做響優勢品牌

多年來,師市傾力打造“中國屯墾文化”主體品牌,師市邁入了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迎來歷史機遇期。2016年,師市成功創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也是兵團首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城市。

師市把恢復軍墾文化作為紅色旅游“引爆”項目,編制好建設規劃,充實軍墾文化展示和體驗功能,謀劃軍墾題材文藝演出創作。依托軍墾博物館、軍墾文化廣場、城市雕塑體系、艾青詩歌館、軍墾風貌區建設,打造軍墾文化紅色旅游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同時, 在八一記憶文化藝術產業園等地謀劃一批項目,在有條件的團場探索開展民宿游。鼓勵現有景區開展節慶活動,爭取用三年時間培育一批自治區級或兵團級節慶活動,并依此為牽引開發游玩項目、改善景區基礎設施條件、提升服務質量。

目前,師市正竭力打造兵團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基地。以八師為核心打造兵團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基地,兵地聯合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用好石河子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大中專院校進行人才培訓,依托自治區旅游協會、旅行社協會等加強從業人員培訓。以“艾兵、艾團”軍墾娃娃等為師市旅游形象Logo,設計系列表情包,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媒體更加生動地宣傳推介師市旅游。圍繞以紅興旅、以酒興旅、以詩興旅、以教興旅、以田園興旅、以文創產品興旅、以工業遺產活化利用興旅、以節事活動興旅這八個路徑進行品牌工程創意策劃。

師市圍繞“愛國愛疆”“我們的節日”“民族團結”“兵地融合”“地域文化”等篇章,打造出了軍墾文化冰雪旅游節、草原文化節、桃花節、駝鈴夢坡沙漠音樂節、軍燕摸魚節、下野地西瓜節、石沙瑪汽車越野挑戰賽等獨具特色的軍墾文化旅游節慶活動,豐富了文化旅游服務產品供給,發揮出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作用。師市年均舉辦規模以上文化旅游活動380余場,觀眾達160余萬人次。與周邊縣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通過結對子聯辦活動、交流互訪、場館聯盟等方式加強文化交流,石河子日益成為新疆紅色文化的傳播中心。剪紙、烙畫、涼皮制作等成為有著軍墾文化烙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在石城文化的大舞臺,進一步打造“共和國軍墾第一城 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品牌。

專家評語

作為“中國屯墾文化旅游國際目的地”“中國紅色旅游軍墾文化體驗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石河子市,積極打造兵團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基地,策劃 絲綢之路紅色軍墾精品旅游路線,發揮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周總理紀念館、艾青詩歌館、軍墾第一連、駝鈴夢坡等紅色景區景點的引領作用,培育文創旅游品牌;圍繞“愛國愛疆”“民族團結”“兵地融合”等篇章,打造出軍墾文化冰雪旅游節、草原文化節、駝鈴夢坡沙漠音樂節、石沙瑪汽車越野挑戰賽等獨具特色的軍墾文化 旅游節慶活動,不僅豐富了文化旅游服務產品供給,也發揮出凝聚各族群眾的“大 熔爐”作用,不斷打造“共和國軍墾第一城 新疆紅色旅游首選地”的品牌形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蔡紅)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