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紅魂守初心 農文旅教融合促發展
——海南省母瑞山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母瑞山是瓊崖革命的“搖籃”,于1928年、1932年兩度保留革命的“火種”,創造了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奇跡,為海南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鑄就了母瑞山革命精神。
于1996年8月1日落成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2001年6月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以來,定安縣加大對母瑞山紅色文化建設的力度,投入3億元對母瑞山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以“旅游+”為抓手,精心打造黨性教育品牌,大力推進紅色旅游產業,積極培育農副產品特色品牌,形成了紅色旅游、文化旅游、鄉村旅游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創新“三同”模式讓紅色“活”起來
近年來,定安縣充分發揮母瑞山紅色核心資源,加大投入,采取多種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母瑞山黨員教育基地項目建設,填補了海南省黨員教育基地建設空白。不斷提升景區硬件配套,復原紅軍供銷社、紅軍縫衣組和紅軍交通處等10個革命遺址并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形成了完整的旅游布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建兼職教師隊伍,聘請省內教授、專家、學者成立師資庫。大力推進紅色教育課程開發和縣內教學點建設,與海南省委黨校共同開發了9個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課程,并圍繞基層組織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等當前重點工作在全縣打造現場教學點,不斷完善教學模塊。同時,大力開展紅色教育培訓,豐富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目前,母瑞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形成“常規教學體系、三同教學體系、異地教學體系”等一套完備豐富的教育模式體系。
在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內,陳列著海南軍民堅持23年革命斗爭的大量歷史資料和珍貴文物。如今,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展館和革命遺址中多處巧妙使用現代科技展陳手段,為參觀者和培訓學員打造“沉浸式”體驗。“三同”教學模式的創新,讓母瑞山“山不藏人人藏人”的紅色歷史變得越發鮮活。
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聽革命故事、重走紅軍路、擼起袖子加油干、領“糧票”吃革命餐、模擬戰場訓練……定安縣委創造性地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三同”黨性教育新模式讓學員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食宿、課堂設在百姓家中、設在田間地頭,探索出一條“課堂在田野、吃住在農家、人人當教員、百姓齊參與”的獨特培訓模式,再現了當年紅軍與群眾魚水相依的場景,搭起了黨群連心橋,讓母瑞山精神“活”起來。
開展“三同”活動時,黨員干部還以分組研討的形式,圍繞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多個主題,開展課題調研活動,為百姓發展生產、脫貧致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為當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7年以來,母瑞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舉辦了377期培訓班,共計19400多人參加培訓(其中“三同”培訓班123期,培訓3635人)。2019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年共舉辦培訓班227期,培訓人數達11790多人次,培訓班次同比增長120%,培訓人數同比增長113%,參培學員來自省內13個市縣。
深挖“紅色”資源紅土地“熱”起來
1996年,母瑞山紅色旅游景區正式落成,但景區邊上的母瑞七隊農場還處處是老舊的瓦房,200多人的生產隊,貧困家庭占總戶數一半。如今,鱗次櫛比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家家吃上旅游飯。
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內景。
2017年,為了讓紅色旅游紅利惠及老百姓,把收入留在老百姓家中,定安縣委將母瑞七隊民宿列入母瑞山黨員干部培訓基地配套工程項目,隨著母瑞山紅色旅游的名氣越來越響,參加培訓的學員和游客多了起來,在職工的家里入住和吃飯,到附近山林里探險,成為母瑞七隊職工們新的增收點。
短短一年多時間,34幢64套具有瓊北民居風格的兩層小樓在母瑞七隊落成,建成后兩層建筑面積共153.78平方米,其中農戶自用面積100平方米,多出的面積服務于游客,可提供床位約250張。一個封閉保守的窮隊變成了集紅色教育培訓、紅色旅游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定安縣委充分利用開發黨性教育“三同”模式優勢,積極發動有條件的中瑞農場(母瑞山農場公司的前身)職工自愿提供住房參與“三同”培訓活動,為培訓學員與群眾創造有利條件,讓當地群眾優先從紅色資源中受益。目前已有77戶職工加入。
2019年,一家集紅色文化與母瑞山紅色旅游文化于一體的特色書店在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旁開業了。定安縣委聯合新華書店,打造了“瓊崖紅色書店”,為廣大讀者和游客提供傳承和弘揚母瑞山精神的紅色文化閱讀和休閑空間。
“瓊崖紅色書店”占地410平方米,分閱覽區和接待服務區,開店以來不僅推出了一系列瓊崖革命文創產品,多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邀請老軍人和知名作家等到書店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閱讀分享、學術研討等系列活動弘揚紅色文化,店內還免費提供山地自行車、野外露營帳篷,常態化組織游客體驗紅色健康戶外行、紅色健身運動、重走紅軍路等紅色旅游文化活動。
此外,定安縣還緊密結合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充分發揮紅色文化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萬米騎行漫道,連接母瑞山周邊鄉村,吸引眾多島內外游客和騎行愛好者感受革命老區的青山綠水和醇正鄉情。
“農文旅教”融合讓村民“富”起來
近年來,定安縣按照“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瓊島紅色旅游品牌”的思路,將“紅色”革命精神與“綠色”自然風光及扶貧相結合,打響“紅綠”旅游牌,打造農旅相宜的全新旅游線路,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以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之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也帶火了當地住宿、餐飲、農產品等旅游消費。在母瑞山七隊美麗鄉村愛心集市上,當地各式各樣的特色農副產品廣受歡迎。
得益于定安縣委、縣政府積極實施精品戰略和“走出去”戰略,定安粽子名氣越發響亮。2014年3月,“定安粽子”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黃阿姨”粽子從2014年首次“觸網”銷售,如今已累計銷售100多萬枚,累計銷售額1100多萬元。“黃阿姨”粽子還被選為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供應商、海南郵政集團指定的戰略合作伙伴。作為定安縣精準扶貧合作企業,“黃阿姨”粽子優先采購貧困戶的農產品作為生產原料,針對無法提供農產品的貧困戶,優先請工,帶動周邊村民脫貧致富。而通過發展壯大粽子產業,有效推動周邊產業發展,極大帶動了黑豬、鴨等養殖產業和粽葉種植產業的發展。
據統計,“黃阿姨”粽子平均每年采購豬肉7萬斤、鴨蛋40萬枚、粽葉100萬張,帶動相關就業150人。此外,還發展本地青年200人做電商銷售,為當地創造了就業崗位,助力鄉村振興。
專家評語
巍巍青山存薪火,母瑞紅魂守初心。母瑞山構建“常規教學體系、三同教學體系、異地教學體系”等一套完備豐富的教育模式體系,創新開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培訓學習模式;黨建引領建設美麗鄉村;與新華書店強強聯合,為廣大讀者和游客提供傳承和弘揚母瑞山精神的紅色文化閱讀和休閑空間;推動周邊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南開大學教授、博導石培華)
編輯:徐曉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