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3700多年前,自第一片原始青瓷在德化縣三班鎮遼田尖山成功燒制,數千年來,德化窯火不熄,碓聲不絕,外銷不輟。宋元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蓬勃發展,德化窯瓷器成為重要貿易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并一度成為歐洲上流社會乃至皇家競相追逐、定制、仿制的奢侈品,是古代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德化窯也成為外銷陶瓷的商品生產基地,被譽為“世界官窯”。
我的名片
德化陶瓷歷史源遠流長,始于夏商,興于宋元,盛于明清。宋元時期,受益于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德化窯迅速崛起,境內窯場林立,產品大量銷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德化窯址(屈斗宮窯址、尾林—內坂窯址)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出口商品生產代表性遺產點,無論是青白瓷、白瓷的生產技藝、造型裝飾,還是先進的分室龍窯筑造技術以及龐大的生產規模,都彰顯出泉州作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強大的產業能力和輸出能力。
內坂窯址瓷土加工作坊遺跡
泉州網5月28日訊 (記者 顏雅婷/文陳小陽/圖)千年瓷都,瓷通四海。
3700多年前,自第一片原始青瓷在德化縣三班鎮遼田尖山成功燒制,數千年來,德化窯火不熄,碓聲不絕,外銷不輟。宋元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蓬勃發展,德化窯瓷器成為重要貿易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并一度成為歐洲上流社會乃至皇家競相追逐、定制、仿制的奢侈品,是古代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德化窯也成為外銷陶瓷的商品生產基地,被譽為“世界官窯”。
德化窯瓷通四海
“價值每與黃金相等”
一掬瓷泥萬古事。在陳列著軍持、印盒、碗、盆、罐等宋元德化出口瓷器的宋元德化窯展示館里,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向記者娓娓說著千年德化瓷史中那些歷久彌新的往事。
宋元時期是德化窯窯業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期,窯業水平高、規模大,產品日益精湛。當時的泉州港“宋代德化窯青白瓷胎質致密堅硬,釉色純凈溫潤,釉面晶瑩光亮,紋飾簡練清晰,刻、劃、篦等紋飾線條流暢而活潑,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彼時,德化窯瓷器品種豐富多樣,尤以青白瓷、白瓷為代表,在器型與紋飾上廣泛迎合海外市場需求,產品大量遠銷東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以及東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走出去”的德化瓷,或改變了東南亞人民“飲食以葵葉為碗,不施匙筋,掬而食之”的飲食習慣;或成為歐洲上流社會乃至皇室競相追逐的奢侈品,被皇室、博物館等廣泛收藏。1932年,馮和法在《國際貿易導報》上發表文章稱:“宋末,荷蘭人由福建販運瓷器至歐洲,價值每與黃金相等,且有供不應求之勢”,文中“福建”指當時的泉州港,瓷器則主要來自德化。時至今日,世界上仍有40多個知名博物館將德化瓷視為“鎮館之寶”。
與館藏瓷器一同鐫刻著海絲貿易盛況的,還有出水瓷:迄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南海一號”出土的18萬件文物精品,德化瓷占了三分之一;1999年發掘的“泰興號”古沉船,打撈出水的35萬件都是德化瓷;荷蘭東印度公司“南京號”古沉船于1984年發掘出水瓷器14萬件,里面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此外如華光礁一號、爪哇沉船、馬來西亞丹戎新邦沉船、惹巴拉沉船等沉船遺址中,也大量發現德化窯瓷器。
“通過各類的館藏瓷和出水瓷,可以看出,德化窯瓷并非簡單的外銷輸出?!编嵕荐沃钢粋€東南亞穆斯林訂燒的器皿“軍持”介紹,德化窯生產的“軍持”為伊斯蘭教日常凈手之用,成為一些國家宗教徒的必需品,“這些產品佐證了宋元時德化就開始根據客戶的文化、風俗等需要進行‘私人訂制’,足見當時德化瓷對外貿易交流的繁盛與深入?!?/p>
屈斗宮窯址遺跡
一座橫跨四朝的窯爐遺址
填補德化窯古代窯業技術史缺環
據《德化縣文物志》記載,截至目前,德化縣境內發現的古窯址多達239處,遍布德化18個鄉鎮,其中,青銅時代1處,唐代1處,宋元時代42處,明代30處,清代177處,民國時期55處。這些窯址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德化各個鄉鎮,很多窯址規模大,延燒時間長,有的從宋元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
“古代興辦陶瓷業需具備三個條件:有瓷土,有燒窯用的薪柴,有用來帶動土碓的水源?!编嵕荐谓榻B,德化境內山多、水足、礦富,為陶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縱觀德化窯古窯址,均可見這幾個顯著特點。其中,宋元時期德化外銷瓷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斗宮窯址,則是典型代表。
日前,在德化考古隊員陳麗芳的帶領下,記者探訪了位于三班鎮的尾林—內坂窯址。循著散落一地的古陶瓷碎片走進蒼翠的林子,潺潺的上寮溪兩側,尾林窯與內坂窯隔溪相望。溯溪而上,溪南岸寬敞處,整齊的水碓坑、淘洗池、臼坑等作坊遺跡清晰可見?!按迥洗灞贝河昵纾瑬|家西家地碓聲”,唐代首任歸德場長顏仁郁筆下描繪當時千家萬戶燒制瓷器的情景,穿越千年,綻放在眼前。
“尾林窯于1955年調查中發現,在2016年和2019年考察調查勘探基礎上,2020年由福建博物院組織隊伍進行局部考古發掘。”陳麗芳介紹,在尾林窯局部發掘的242平方米區域內,發現有疊壓打破關系的宋元龍窯1座、元明分室龍窯1座以及明清橫室階級窯2座。此外,還首次解剖2處作坊遺跡,出土宋至清代青白瓷、白瓷、青花瓷標本數千件。
時任考古隊領隊的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羊澤林介紹,尾林窯考古發掘揭露的四座窯爐橫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第一次較為完整地揭示德化窯從宋元時期的龍窯至明清時期的橫室階級窯的發展演變過程,特別是作坊區發掘,首次填補了德化窯古代窯業技術史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缺環,為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藝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霸谝粋€窯址就能夠感受近千年陶瓷燒制的發展史,十分難得?!睘榇耍數厝藶槲擦指G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一眼千年”。
20世紀以來,德化開展了一系列古窯址調查與發掘。其中,1976年考古發掘的屈斗宮窯址,位于德化縣城龍潯鎮寶美村破寨山南坡上,東南面與祖龍宮窯相鄰。該窯為分室龍窯,窯基長57米,有17間窯室,出土了7000余件瓷器標本和燒窯的工具。有些盒蓋上印有“長壽新船”的文字,證明這些產品計劃由海道行銷國外。“屈斗宮窯是龍窯向階級窯轉化的過渡形式,屈斗宮窯基的發現,證明自宋元以來,在德化尚存一種古老的‘雞籠窯’窯爐類型,填補了德化窯爐發展歷史的一個空白,是研究中國古代南方窯爐技術體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資料之一?!编嵕荐伪硎?。
建設窯址公園
讓千年瓷史可觸可感可見
千百年來,德化人民撮土為瓷,以瓷為業,生生不息,遂成瓷都。
2006年,德化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德化迄今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稱號。近年來,為推進古窯址的保護利用與傳承發展,德化當地規劃建設德化窯遺址公園,以展示世界“官窯”的千年獨家記憶,讓千年瓷史成為一部可以觸摸的文明史記。
據鄭炯鑫介紹,德化窯遺址公園項目涵蓋了屈斗宮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兩個片區,其中,屈斗宮窯址將打造成城市遺址公園,建設宋元德化窯展示館,并整合屈斗宮窯址、祖龍宮窯址、祖龍宮、祭窯神等陶瓷文化資源,新建、改造提升完善游客參觀步道、廣場,并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提升與綠化;尾林—內坂窯址片區打造考古遺址公園,以上寮溪為媒,上游連接內坂窯、尾林窯,下游連接梅嶺窯,承擔窯爐遺址本體、環境以及相關遺產要素的現場展示功能,同時側重對陶瓷原料采集、生產制作各個環節的全方位展示,通過修繕提升古道、石臺階,建設木棧道等,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觸摸千年陶瓷歷史,實現遺址保護利用與觀光休閑、科學研究的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黃冬虹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