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游讀晉江】安平橋(五里橋)景區(AAAA)

來源:晉江市圖書館 051221 更新: 人氣:3513 關鍵詞:

觀光指南

 安平橋(五里橋)景區(AAAA) 

安平橋,長約5華里(約2.5公里),又稱五里橋,它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石橋。它橫跨在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連接著當時晉江人出海通商、走向世界的夢想。

“天下無橋長此橋”

安平橋如一條長龍橫臥于粼粼清波之間,彎彎曲曲,向遠方伸展開去。人站在橋頭,才能稍微望見第一個小亭。橋上共有五座亭子,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兩頭各設“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左右亭子向水心亭(又稱“泗水亭”、“中亭”,安平橋中央的亭子)依次對稱。水心亭坐北向南,內祀觀音、關帝、韋駝,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來這里祭拜。亭內石柱上鐫刻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這一氣壯山河的楹聯。

水心亭(俗稱中亭)

安平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能夠完整地保留至今,是中國造橋歷史上的奇觀。正因如此,也引得歷代的廖仲愷、弘一法師、豐子愷、郭沫若等重量級的文化名人在此駐足,留下與景色相互輝映的詩文墨寶。

智慧的工匠

安平橋前后歷時14年建造而成。橋體由花崗石、沙石構成,橋面由5到8條石板鋪成。單是橋面上的石板至少就得上千塊。有族譜記載,這些鋪五里橋的巨大石板是從大佰島、金門島海運過來,一塊都有幾噸之重。如此龐然大物,在古代沒有機械的條件下,人們是如何運輸?原來,工匠們匠心獨運,利用潮汐的漲落來控制運載石材船只的位置,把一塊塊石板架裝上去,砌造而成。能用大量笨重的石塊建成第一長橋,且360座橋墩根據各處水流速度的差異,分別設計成雙頭尖的船筏形、一頭尖一頭方的半船筏形和兩頭方形的三種形式,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船筏形橋墩

富庶的經貿與人文

在水心亭,有一塊特殊的石刻,上面刻有“公定界止,糴貨諸人越界者罰戲一臺。”原來,橋建成后,一些精明的商家便開始在橋上擺攤開店,漸漸地,安平橋上商戶云集,形成了一個“橋市”。為規范貿易秩序,橋面在水心亭附近劃分晉江、南安界,各地的貨賣者在各自界限內做生意。安平橋正處于安海港區,它方便了安海口岸的海陸交通,促進和繁榮中外貿易的發展。這塊石刻,便是昔日繁華的印證。

經濟繁華的安海,人文同樣熠熠生輝。據《安海志》載,自宋至清,安海共出了進士100多人,舉人200多人。安平橋的附屬建筑——“白塔”(又叫“瑞光塔”、“文明塔”)便見證了這一燦爛的人文歷史。在古代,安海有在“虎年”點塔燈的風俗,時隔60年點一次燈。有趣的是,每逢“白塔點燈”,隔年總有安海人“金榜題名”。于是,“白塔點燈、金榜題名”便成為民間流傳的佳話,“白塔點燈”的民俗也被保留至今。

白塔點燈

如今,八百多歲的安平橋卸下了承載交通的重任,成為了晉江的標志性旅游景點之一,吸引了無數中外的游客。在端午節期間,安平橋畔還會上演“嗦啰嗹”、“水上捉鴨”等獨具特色的民間活動,熱鬧程度堪比過新年。

安平橋(五里橋)景區

安海鎮安平西路與濱海路交匯處東北側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