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據歷代《山志》記載,普陀山寺院始建于后梁貞明二年(916),在張氏宅基建“不肯去觀音院”。至宋元豐三年(1080),賜額寶陀觀音寺,發展為今普濟禪寺。明萬歷八年(1580),大智禪師創海潮庵,發展為今法雨禪寺。萬歷中,僧圓慧創慧濟庵,發展為今慧濟禪寺。另據宋趙彥衛《云麓漫鈔》記載,南宋時潮音洞一帶建有“觀音巖寺”。
最早在山上建庵的是真歇禪師,南宋紹興元年(1131)在今普濟寺后麓建真歇庵。宋時今鶴鳴庵一帶有僧野鶴結茅焚修。元至元十三年(1276),丞相伯顏命部帥哈剌歹謁潮音洞,見大士靈現,構殿于洞上。到元末,山上有殿宇300余間,毀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海禁。天順、正德年間,有僧上山建庵,至成化年間(1465-1487)逐漸復興,又毀于嘉靖間(1522-1566)倭亂。隆慶六年(1572),明所等5僧在山上建蓋殿房,定海(今鎮海)把總陳典帶兵到山,焚庵拘僧,告示“船埠不許裝送進香人民及游方僧道渡海”。萬歷二年(1574),翁州(今舟山市)籍僧真表等登山搭蓋茅房,仍遭禁阻。萬歷五年,內臣明鳳筑朝陽庵于佛頂山一帶,祝發焚修;僧圓獻結庵西天門上。翌年,真表接任寶陀寺住持。萬歷十四年,慈圣李太后頒《藏經》到山,真表進京謝恩,邀請海內名衲到山結庵53處。萬歷二十四年五月,督軍劉元霖再次勒石禁建庵宇,但屢禁不止,據定海把總趙九思《手本》反映,當時山上“祠宇殿堂,僧房靜室,日則滿山棋布,夜則燃火星羅,總計二百有奇”。萬歷二十七年二月,神宗再賜《藏經》。萬歷三十年,遣內官張隨等來山敕建寺院。萬歷三十三年再派內官大規模興建寺院。自此,庵宇靜室,遍布全山,至明末,有名可考的大寺有103庵。
清康熙十年(1671)再次遷僧。康熙二十三年弛海禁,僧眾歸山,舊有庵院,漸次建復。康熙年間共190庵,至道光十二年(1832)廢去16庵,存174庵,新建14庵,共188庵。
至民國十三年(1924),廢去或列為茅篷133庵,其中55庵“舊者新之,隘者擴之”,規制不斷增大。此外,原屬普濟寺東、西寮的大悲殿、錫麟堂等,因住持退居,陸續擴建或自立門戶13庵。加上清末民國初新建19庵,共88庵。民國十六年,又有龍沙、蘆干2庵之建,共90庵。
新中國成立初,部分庵院倒圮或被拆,據1952年定海縣文書檔案資料記載,當時全山存83庵。
1962年5月,據1964年4月《普陀山房屋情況調査報告》,全山房屋149處,其中前山1寺45庵35篷;中山1寺22庵23篷;后山1寺7庵3篷,合計3大寺74庵61篷。同年10月,中山海曙庵遭火焚毀,旋建復平房5間。
“文化大革命”期間,先后有妙峰、朝陽洞、下清涼等10庵被拆。至1978年底,全山只存3大寺64庵,除梅福庵仍有40余名僧尼居住外,其余寺庵均被機關、駐軍和漁農民居住使用。
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是年3月,海軍讓出普濟寺;10月,陸軍讓出慧濟寺;1980年10月起,駐軍又陸續退出法雨寺、三圣堂、天福庵、廣福庵、洪筏房、梵音洞庵、鶴鳴庵等。其中3大寺、大乘庵、龍壽庵、觀音洞庵、梅福庵等歸還佛協,其余仍由機關單位和企業占用。
1980年起,佛協對已歸還寺院進行逐個整修。1985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985)59號文件規定,先劃定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大乘庵、觀音洞、梅福庵……等20處寺院的范圍,歸還普陀山佛教協會管理使用;其他幾處需要歸還的寺院,也應盡快列出名單,并與普陀山佛教協會協商,確定歸還期限,逐一落實。
1988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1988)21號文件規定:將積善堂、晏坐堂、龍壽庵、鶴鳴庵、伴山庵、報本堂、承恩堂、寶蓮庵、茅草寮移交給佛協使用。佛協對歸還寺庵進行修復、拆造或重建。同時,新建的有不肯去觀音院、善財洞庵、南海觀音大廳、寶陀講寺、萬佛寶塔、洛迦山大覺禪院、圓通禪院、大悲殿,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內有普陀講寺)等;收歸的尚有多寶塔院,重建的有梵音古洞、慈云、紫竹林、西方、伴山、隱秀、香林、長生、古佛洞等庵。
截至2020年3月,佛協共收歸六十五所寺院庵堂,已修復開放包含(包括新建)四大寺在內四十四所。現佛協正逐步恢復相關舊老庵堂,按寺院功能化定位,夯實普陀山各項基礎建設,莊嚴觀音菩薩道場。
拜佛熱線:0595-85661188
¥1999起1「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2099起2「廈航早班」泉州到普陀山飛機3日游MF
¥2390起4香港到普陀山3天2晚跟團游
¥2390起5香港到普陀山4天3晚跟團游
¥2580起7「雪竇寺祈福」普陀山、溪口雪竇寺祈福動車四日游
¥1719起8普陀山飛機3天2晚(廈航晚班機/晉江往返)z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最全普陀山攻略 來自:牛牛愛旅行之普陀心語Ⅱ
假期來普陀山、朱家尖怎么玩?這一份4天3夜旅游攻略,請收好! 來自:普陀山文化旅游
普陀山最美“山海記”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