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和尚對話丨三種出家人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三種出家人
辦公室主任遞交一份往上報的文件,道慈大和尚接過認真看起來。
看著看著目光一停頓,對主任說,這個時間不對吧,他是2013年到普濟寺接受出家生活考察的?
是有這么久,一年半時間。你把他申請出家的報告,和寺院出具的證明,拿來看一看。
主任打開塑料文件夾一看,可不是嗎,是一年半。
主任說:我當年時出家,師父接到寺院,第二天就把頭發剃了。
你和你師父認識多長時間啦?
五年。
道慈會長說:他花了五年時間對你進行了考察,這不就結了嘛!
佛陀在世時,有個男子要出家,他老人家念聲善來比丘,頭發自然脫落,多痛快呀。
因為釋迦牟尼佛有如來智慧,知道此男子是真心出家。如今,出家考察的時間長,主要是培養他的道心,經不經得時間的考驗。要做到打罵也趕不出廟門,才是真佛子。
要叫我,早跑了。
你知道三出家嗎?
不曉得。
第一,身出家,心不出家。
這二呢?
第二,身不出家,心出家。
第三呢?
第三,是身出家,心出家。我們要防止杜絕的是第一種出家。
這種出家人多了,道場無法清凈。
和尚對話丨福量不夠 分別心起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福量不夠
說到吃齋飯,一法師對大和尚說,這齋飯還是寺院做的好吃。山上的素齋館,吃一次還有些感覺,吃多了,就味同嚼蠟。
道慈會長只是笑一笑,不語。
法師問,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是你福量不夠。
口味和福量有分別嗎?
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沒有分別。
好吃不好吃有分別嗎?
是你要分別的,不是我啊。
和尚對話丨心忘為忙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心忘為忙
大和尚在開會,手機忽然震動了一下。他掏出手機,屏目上顯出四個字“心亡為忙”。是一個俗家朋友發來的。
他回復:“啥叫‘心亡為忙’?”
也許朋友發短信是為他解悶。
是一個國學大師講的。他說,現在每個人都在忙,以忙為榮,以忙為自身價值的體現。打著“忙”為幌子,巧取豪奪,占有吃的、占有穿的、占有住的,滿足貪婪的欲望。
我可以改一個字嗎?
大和尚,你要改哪個字?
“心忘為忙”
何解?
忘了吃的、穿的、住的,無掛無礙,也就無所謂“忙”與“不忙”了。
世俗人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用在賺錢,只是在“生存”,而忘記了“生活”。不值得,不劃算。對吧?
……
我的意思是,忘記欲望的同時,還要反觀內心,思考人為什么活著,讓內心得到快樂。我這里有一首詩偈發給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和尚對話丨“究竟”法門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究竟法門
一個自稱有文化的僧人,剛調到普濟禪寺,上早殿很不習慣,站位不對,站在后邊有人擋著,心念受到影響,分散精力。那就站在前面吧,前面又太引人注目,念佛時會走神。
如此折騰了三個多月,他選擇還是站在前面。站在前面適當的位置,能看到觀音菩薩的整張臉,菩薩的一雙慈眼看管著他,他覺得這一堂一個半小時早課心安穩,沒白過。
半年后,問題又出現了。有居士發心為觀世音菩薩添了一幅九條龍的彩帳,把菩薩的臉遮去了半邊,滿月臉成了半邊臉。他沒法子,仍堅守著自己的站位。心想半邊臉就半邊臉,菩薩的目光仍罩著他。
一年過去了。道慈大和尚每天上殿主法,早就注意到他了。一天,兩人相遇。大和尚就問為何?他把他的心理活動全部說了出來。
大和尚說,這是好的心態。但還不究竟。你心里依賴著菩薩。人沒有個依止不行,信仰建立不起來。
可你心里總有依賴思想也不行,一旦連半張菩薩臉也看不見了,心里就會慌亂。這“究竟”法門是,心里裝著佛菩薩,時時刻刻把觀自在菩薩放在心間。誦經拜佛究竟為什么?心里清楚,眼前也就豁亮了。
和尚對話丨集 福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集 福
佛法中有“修福、惜福、培福”之說,我今天只講集福。
我們常講“福德因緣”,社會上存在貧富貴賤,它與人生福報和個人品行之間有著“因果”關系。
福以德為因,德以福為報,集福要從修德入手。
對于公司而言,顧客就是“福”,市場就是“福”,要奉行顧客至上、誠實守信的信條,按市場規律經營。
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也是不斷“集福”的過程。
心中有顧客,心中有大眾,有多大的心量,就會有多大的福報。
集福需要過程。就像有些人集郵、集幣、集各種愛好,專心致志,方有大成。
和尚對話丨三境界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三境界
除夕前,佛協舉行年會,就是普陀山佛協每年年終歲尾都要召開一次總結大會。這是妙善老和尚在世時定下的規矩,已經形成慣例。
當晚,普濟禪寺全體僧眾、職工,佛協三十多位法師共聚一堂,聆聽會長道慈大和尚開示。他說:
人生有三境界。一種人境界高,一種人境界低。境界低的人不敬菩薩,認為菩薩是泥做的。他拿常住的錢物,拿菩薩的供品,從來不膽怯,一點不臉紅。他認為菩薩看見了沒事,只要不讓人看見,就萬事大吉。
境界高的人心里敬菩薩,怕因果,沒貪心,而且行布施,工作出力出汗。做當家師的工作到位,不撒手,不浪費常住點滴東西。
另一種境界是常懷感恩心。感恩是一種簡單而又崇高的心態,有了感恩心,才能夠驅走心中的狹隘與邪念,才能夠包容萬事萬物,帶給人間溫暖和美麗。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每個人做起,以一顆感恩心服務社會、服務大眾,任勞任怨,圓滿功德,這或許可以稱為超境界吧!
和尚對話丨名僧與明僧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名與明
和尚大凡到了一定歲數,有了一定地位,有了一定的悟性,基本上就稱得上名僧了。名者,實之賓也,實至名歸。但也有弄虛作假的,方言叫“大興公司”。道慈大和尚與此不搭介。他對于“名”與“明”,有一番高論。
一次在車上,閑著也是閑著,就與身邊的侍者閑聊起來。
人要出名好辦,去蓋一座廟,或是學寫字或繪畫,年深日久,必然有些功底。于是就出名了。但是他沒智慧,沒悟性,心燈未燃。這就是未明,未明就是妄。
名與明,最好統一起來。就像普濟禪寺的香火,長盛不衰,方是名剎;就像太虛法師,創人間佛教,明世界大勢,方為名僧。
和尚對話丨放下就是培福了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放 下
年前到全山各寺院慰問,道慈會長對隨行人員說,各寺院有各寺院建設的特色。
但有一點很重要。這個寺院執事們名利放下了多少?
放得下,就是培福;放不下,就是消福。
人生所謂放不下的,無非就是各種欲念。
錢愈多愈好,房子愈多愈好,名氣愈大愈好,權力愈大愈好……俗人有欲念,僧人有時也難免俗。
但是,無論僧俗,最終都得放下。
放下,海闊天空,一身輕松,便是福氣。
和尚對話丨吃 飯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吃 飯
吃飯有大學問,僧人過堂用餐,是一堂莊嚴的佛事,要“忖己德行,量彼來處”,是一種重要的修行實踐。
從簡簡單單的吃飯,也能看出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和文化涵養。
過去糧食緊張的時候,父母常用不給飯吃來教育孩子;現在豐衣足食了,孩子們常用不吃飯來抑制父母。
過去人們都面黃肌瘦,現在卻盛行減肥。說到底,就是一個“貪”字在作怪。
吃飯是一門大學問,不僅是僧人的修行,俗人也要補這一課,大吃大喝,胡吃海喝,百病之源,其結果可想而知。
和尚對話丨有“苦”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有 苦
道慈大和尚到一座寺院吃齋飯,桌上有居士給每位出家人結緣一個紅包。飯后,和尚從齋堂向大殿走去,最后一個上車。
車沿著山路往回開,一個小和尚沉不住氣,就問:大和尚去看楊枝觀音碑啦?
道慈和尚回答,我去大殿把紅包放進功德箱里了。
大家覺得不好意思起來,內心漸漸升起了慚愧。
有苦,有苦,有了反而苦。
當道慈會長說出“有苦”這個詞,許多人感到陌生。
心想,難道啥都沒有,饑寒交迫好嗎?大家面面相覷,有些不信。
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道慈和尚說:
三十年前佛頂山慧濟寺住著一位叫觀成的老和尚,他做佛事有了一千多塊錢,就到普濟寺旁邊的信用社去存款。那天,是我陪他下山的。那時候整個佛協就一輛車。廟里買米買調味品等生活用品,都得用布袋子背或擔子挑上去。不像現在,叫一輛車,啥問題都解決了。
到了普濟寺,我和老和尚就分開了。我去糧店買米,他去信用社存錢。我辦完事去找他,他在信用社門口正愁眉苦臉。我同他錢存上吧?他揺頭,說錢不見啦。
我問:錢放哪兒啦? 他說:我記得清清楚楚,就放在這棉褲口袋里了......沒辦法,只好陪他沿原路往回找,地上連一毛錢也沒出現。因為我要把糧食和其它用品用扁擔挑上山,就先走了。他在后面繼續找。
到了晩上,他才愁眉苦臉地回到山上,看來是沒找到丟的錢。回到寮房,他閉門不出,一連兩天不吃不喝。你想呀那時的一堂佛事才五元、十元,他得攢多長時間,才積攢夠這上千元。所以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
我去他房間慰問他,他站起來讓座,然后在禪凳坐下,把腿子盤起來。此時,我眼晴一亮,只見他褲腿有一堆鼓鼓囊囊的東西。我說這是啥呀?他用手摸,笑了,說原來在這里呀。我左找右找,原來它躲藏在這里。他笑了起來,錢終于找到了,在他僧棉褲的夾層里。
他白苦了這么多天,這是何苦來?所以祖師等說“野鶴無糧天地寬”啊。
聽罷這則公案,大家點頭稱是。
佛教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有苦”是在八苦之內,還是八苦之外?
和尚對話丨越來越好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越來越好
“普陀山越來越好”來普陀山進香拜佛的香游客,來山進香拜一次好一次。
越來越好,有三重含義:其一是,來山進香拜佛后,增加了很大福氣,他的工作,他的事業興旺,越來越好。
其二是:來山進香拜佛后,心平氣和,敬老愛幼,夫妻和合,家庭越來越好。
其三是:來山進香拜佛后,佛光普照,看破放下世俗煩惱,有觀音菩薩加持,信心增加,身體越來越好。
哪個不想來嗎?
和尚對話丨功德五千萬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功德五千萬
在一個工程招標會上,大家在會前聊天。說有一位房地產老總,每年都拿五千萬到境外賭博,玩的就是個心跳,錢不輸光不回來。據說是為了減輕壓力。
這好比紅樓夢中晴雯撕扇子,千金賣一笑。
有錢人的活法。
道慈大和尚從外面進來,聽了大家的議論說:如果用筆錢印經書,或者救助貧困戶,或者放生,他會更開心。
眾人無語,一時面面相覷。
用這五千萬做善事,不僅是五千萬的功德,還能得到許多倍幸福和快樂。五千萬,能幫助許許多多的正在困苦的人減輕生活壓力。錢有兩面,一面是功德,一面是罪孽。一面善,利人利己;一面惡,傾家蕩產。
和尚對話丨搞明白了,也要走了!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道慈大和尚出差杭州,因省政府的會定在下午一點半。他們在車上用午餐,每人四個素包子。
會議為大和尚休息給了兩間鐘點房。侍者跟大和尚進了房間,大和尚從香袋里取出當天要在會議上代表全省宗教界宣讀的倡議書,坐在沙發上看起來。
侍者泡茶后,感到有些熱,舉頭向四處查看,原來中央空調是手動的。大和尚說,嫌熱,你就把空調打開吧。也許侍者為僧久了,也許沒見過世面,他把調控器幾個按鈕翻來覆去按了許多遍,就是啟動不了房間的中央空調。他一時抓耳撓腮,臉上有了汗意。
搞不明白,就算了吧,心靜自然涼,大和尚笑對他說。侍者鍥而不舍,過了一會,不知道按對了哪個按鈕,空調轟的一聲終于啟動了。
搞明白啦?
搞明白了。
真搞明白了,也該走啦。
侍者一看手表,可不是嘛,己經到了下午一點了。
這如同作和尚一樣,時間到了,也該走了……大和尚站起身,邊說邊整理自己的僧衣。
侍者轉身,神情愕然問,您是說和尚用一生的時間,燒香拜佛持咒誦經,經歷種種法門,弄明白了,然后……
對!了就是好,好就是了。然后,就走了。
和尚對話丨船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普濟禪寺每到香會期都要召開僧眾職工動員大會,每次道慈大和尚在最后要作總結發言。
那一年,九月十九香會前,他在會上開示,形象地把福報比喻成船。
每個人的福報有大小之分。福報大的,就是大船;福報小的,就是小船。大船自然比小船裝得多,其承載量大嘛。
我們大家住在普濟寺,普濟寺是一條大船,一塊福地。大家要多發心,多培福,才能對得起這一世跟佛教的緣份。
我認為普濟寺就是大家的船,哪一天哪個地方漏了,哪一天哪個地方進水了,船就會沉下去的。所以,我勸大家在這條大船上嚴持戒律,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使這條船乘風破浪,渡大家共同到達人生的彼岸。
和尚對話丨菩薩留客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臺風過境,大霧彌漫,一批客人留住島上。他們心里急,有怨氣,坐立不安。朋友介紹到方丈和尚處喝茶。
道慈大和尚迎出來陪他們聊天。和尚開口說的第一句話,菩薩留客,這可是福報啊!
怎么講?
你們想,觀音菩薩留你們在山上多住兩天,這難道不是福報嗎?
這么說,和尚天天生活在山上,福報不得了?
是這個理。我們每天上殿拜佛菩薩,過堂吃飯,天天和菩薩生活在一起,這就是做和尚的福報!
聽此一說,客人們高興起來,先前的煩燥和焦慮不安情緒一掃而空。他們告辭后,滿懷大大的歡喜心,上大殿禮拜觀世音菩薩。
不多久,大霧散去,船開航了。
和尚對話丨用心做善事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春節前,普陀區領導來山慰問。
道慈會長與區領導互相拜年。普陀區領導贊揚普陀山佛教協會一年來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
大和尚說,捐款多少并不重要,關鍵要體現慈悲心。要用心做慈善,不用心做,體現不了佛門的修持。用心做善事,是佛協弘揚人間佛教的宗旨。
善心,就像種子撒落一地;時間久了,會長成一片樹林。
和尚對話丨相由心生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一天,道慈大和尚在方丈殿接待一批上海客人。賓主落坐,一番寒喧。客人盛贊普陀山實行三支清香敬觀音的做法。道慈大和尚說:寺院是清凈之地,高價香燭,煙薰火燎,與寺院的清規不符,也不利于環境保護,對消防安全有極大危害。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我們是堅決不做的。
一塊錢三支香,只是成本價吧?客人問。
本來,我們有免費贈香的打算。后來考慮到山上殘疾人就業等因素,才象征性收一點。
少燒香或不燒香,會不會太冷清啦?
心由香達是一種傳統表達敬意方式。只要懷著一顆恭敬心、清凈心,禮拜觀世音菩薩,不燒香菩薩也會與你感應,一瓣心香是最寶貴的。把請香的錢放在功德箱里,既作了功德,又利己利人。
什么叫“心香”?
心情好的人,心態平和的人,臉上會常帶笑容,整個人充滿喜感,身上會散發著香氣。佛教說相由心生,心清凈,面就和善;對人和善,作事就順利。這種人菩薩最歡喜。
相由心生。心善則相善,心惡則相惡。孟子說:“胸中不正,則其眸子眊(昏昧無光)焉”,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從前說書的人有句套話:“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那相一定很難看。
和尚對話丨會會好
原創 《和尚對話》 南海普陀山佛教
法會,是佛門共修集會。比如開光,拜山,大多在露天。用水灑凈后,形成清凈的壇場,陽光普照,莊嚴肅穆。但并不是所有法會都能遇到好天氣,也有風,也有雨。普陀山常舉辦法會,自從南海觀音銅像建立起來后,就沒遇到過壞天氣。你說怪不怪?對于這件事,有人問道慈大和尚。
他回答說:普陀山菩薩靈,護法神靈。
護法神是誰?
他回答說: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為啥護法?
因為普陀山有一批大修行人,修行聚集的人多了,龍天歡喜,就會得到護法神的保護。所以,普陀山法會會會好。
朝拜咨詢:0595-85661188、85691122、18960272625,
網址:www.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 請加微信:910049902,
地址:晉江市青陽街道泉安中路南苑酒店一樓大堂內寶中旅游(酒店后門有免費大型停車場)
¥1999起1「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2099起2「廈航早班」泉州到普陀山飛機3日游MF
¥2390起4香港到普陀山3天2晚跟團游
¥2390起5香港到普陀山4天3晚跟團游
¥2580起7「雪竇寺祈福」普陀山、溪口雪竇寺祈福動車四日游
¥1719起8普陀山飛機3天2晚(廈航晚班機/晉江往返)z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最全普陀山攻略 來自:牛牛愛旅行之普陀心語Ⅱ
假期來普陀山、朱家尖怎么玩?這一份4天3夜旅游攻略,請收好! 來自:普陀山文化旅游
普陀山最美“山海記”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