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又到裹粽飄香時。往年,在晉江市安海鎮,居民們的端午節多是在“嗦啰嗹”的旋律中度過的。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游街串巷……這項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活動,總能將當地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國級瑰寶嗦啰嗹 鄉土珍貴民俗風”——23日,記者拜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嗦啰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顏昌瑞,還沒進門,就被門上含有“嗦啰嗹”元素的春聯所吸引。2008年6月,安海“嗦啰嗹”民俗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依靠這位耄耋老人的堅持和努力,“嗦啰嗹”民俗才得以在安海古鎮傳承下來。
“采蓮”寓意驅邪避災
顏昌瑞把原來活躍在大街小巷的民俗表演搬上舞臺。受訪者 供圖
顏昌瑞生于1935年,是土生土長的安海人,60多年扎根基層。1956年,時任安海總工會職工俱樂部專職主任的他,第一次以工會的名義組織“嗦啰嗹”隊伍,開展“采蓮”活動,轟動了安海。
“我的想法很簡單,不能讓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消失。”顏昌瑞介紹,“嗦啰嗹”是一種“沿門逐疫”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據稱是古越族人的遺風。
含有“嗦啰嗹”元素的春聯。東南網記者 林婕攝
端午節前,人們迎出木刻的“龍王頭”,舉行請神儀式,使龍神附體在“龍王頭”上,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端午節當天,采蓮隊敲著大鑼大鼓,裝扮成鋪兵、家婆、旗手等角色,抬著“龍王”,沿途反復高唱《嗦啰嗹》曲,挨家挨戶為人們驅邪避災。
就像春節時的舞龍一樣,由于寓意美好,無論店家還是居民,端午節都會爭先恐后放鞭炮歡迎采蓮隊入內表演,爭采“頭蓮”“二蓮”“三蓮”。
顏昌瑞告訴記者,“嗦啰嗹”原本盛行于泉州各個鄉鎮,如今只剩安海鎮還在繼續著這項古老的民俗活動。“‘嗦啰嗹’之所以在安海扎根,得益于這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更有像龍山寺這樣的名寺,眾多信徒長年從東南亞、臺灣等地區前來朝拜,文化交流廣泛。”
創新不忘原汁原味
顏昌瑞與“嗦啰嗹”示范隊合影。受訪者 供圖
1976年,時任安海文化站站長的顏昌瑞召集老藝人,推出新組織的“嗦啰嗹”民俗表演隊,再次轟動安海。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嗦啰嗹”開始煥發蓬勃生機。
比如,面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商店和工廠,“采蓮”時所說的吉祥語也在不斷與時俱進——“龍王‘采蓮’采套房,主人生活日日紅”,這里的“套房”一詞,就是衍生的新詞匯。每到一地,“采蓮”隊伍說的吉祥話都不一樣,需要旗手和花婆提前做好準備。
“旗手、花婆、鋪兵這三個角色,是‘嗦啰嗹’的‘骨’和‘魂’。”顏昌瑞說,近年來,“采蓮”隊伍也在不斷擴大,旗手、花婆這些主要角色由原來的一人增加至四人或六人,其他角色也相應增多。
此外,“嗦啰嗹”表演的“陣頭”也得到了擴充,不僅增加了“十音陣”“五音陣”“南音隊”“大鼓吹陣”和“爪哇鐘陣”等民間音樂,還有“涼傘舞”“踩球舞”“拍胸舞”“花姑陣”和“妝人陣”等民間舞蹈。“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陣頭’,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使整個隊伍顯得千姿百態,表演豐富多彩。”顏昌瑞表示。
一邊突破創新,一邊也有堅持。“鋪兵”腰間裝酒的夜壺較重且易碎,有的隊員想換成塑料的壺,這一提議,顏昌瑞堅決反對。他說:“這樣味道會變,我們要保留原汁原味。”據了解,安海也曾出現過一些“變味”的“嗦啰嗹”表演隊,有的為了氣氛熱鬧,竟然加入北方音樂和東北民歌,甚至請來西洋樂隊演奏。在顏昌瑞看來,這都是不可取的。
心系安海民俗文化
86歲的顏昌瑞談起“嗦啰嗹”依舊充滿激情。東南網記者 林婕攝
栩栩如生的“龍王頭”木雕、規范的服飾道具、經過訓練的演員、專版制作的“嗦啰嗹”民謠音樂片……為了向大家展示“嗦啰嗹”民俗文化的本來面貌,顏昌瑞組織了一支鎮文化站直屬的“嗦啰嗹”示范隊,把零散分布的民俗表演搬上舞臺,用舞蹈、戲曲等表演形式展示。
多年來,他參與策劃了超過千場的基層群眾文體活動。他說,組織示范隊既可以向安海全鎮的六支“采蓮”隊傳授傳統的表演技藝,從而保留民俗表演風格,又可以滿足重大節慶日及上級調演等活動的表演需求。2002年,“嗦啰嗹”亮相首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節目將舞臺表演與民俗表演合二而一,分成“整裝待發”“亮相展招”“打趣逗笑”“‘采蓮’特技”和“載歌載舞”五個場次,驚艷了海內外的無數觀眾。去年,85歲的顏昌瑞還執導了“晉江市(安海)第八屆兩岸端午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晚會”及晉江市(安海)第四屆中秋文化節暨國慶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
在顏昌瑞和老藝人的努力下,安海鎮有許多小演員參與到“嗦啰嗹”民俗表演中去,畫面甚是逗趣。受訪者 供圖
作為非遺傳承人,顏昌瑞也深諳“從娃娃抓起”的道理。他時常到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和安海養正小學等學校授課,舉辦“嗦啰嗹”民俗活動進校園活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民俗文化創作活動,能更深入地鉆研和發揚‘嗦啰嗹’民俗文化。”他告訴記者,包括“嗦啰嗹”民俗文化在內,在安海鎮曾出現、演出過的民間文藝有76樣,目前只傳承了三分之二。正是因為心系安海的民俗文化,雖已86歲高齡,但顏昌瑞的創作力不減當年,新創作的《安海花兒香》等節目正盼著在中秋國慶兩岸文藝晚會上與觀眾見面。
受疫情影響,今年端午節,安海無法舉辦“嗦啰嗹”等民俗活動,顏昌瑞覺得很惋惜。他紅著眼眶對記者說:“對別人而言,一年可能沒什么,但對我來說,一年很重要,年紀大了就更力不從心了,能為安海民俗傳承做得就更少了。”
歲月,在這位耄耋老人的臉上刻下了重重痕跡,卻絲毫掩蓋不了他多年如一日對鄉土文化事業的滿腔熱情。歷盡千帆,顏昌瑞的一雙慈目,始終注視著傳承路上的希望。
(記者 林婕)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