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福建:非遺+購物,助力傳承推動融入

來源:福建日報 061520 更新: 人氣:554 關鍵詞:

13日,上杭縣臨江鎮居民在參加包粽子大賽。當天,該縣在瓦子街舉辦“記住鄉愁”粽子大賽,吸引眾多市民參加。當天,該縣還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開展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的宣傳展示活動。福建日報通訊員 林斯乾 攝

1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主會場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舉行,各設區市分會場同步進行。本次系列活動以“迎世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全省共舉行220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這些活動以線上為主,而“嗨購6·13福建非遺購物節”線上系列活動成為其中的重頭戲。

“讓非遺對接上直播帶貨這一新業態,讓非遺產品搭乘上電商行業快車,將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人民群眾在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業內人士表示。

非遺+直播,擁抱更多機會

同利肉燕制作技藝、烏龍茶制作技藝、紅茶制作技藝、福州壺山林氏中醫內科……13日上午,在福州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福建非遺購物節”開啟抖音直播間,我省具有特色的非遺產品、地方文創產品及其技藝精彩亮相。

“80后”陳錚,已是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傳承大師。而他的父親陳成忠,則在2018年5月成為福州茉莉花茶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在本次非遺購物節上,陳錚和他的團隊在現場進行了花茶傳統窨制環節展示。陳錚和大多數非遺傳承人一樣,期待著擁抱更多的機會。

在陳錚看來,線上直播打破傳統的局限,不僅能讓更多人看到產品,而且更加高效更加精準,“目前,我們的傳播主要以抖音為主,成功之后會再復制到其他平臺去”。

非遺與直播的結合,實現了優質內容與新媒體宣傳的結合,延展非遺文化的空間,延長非遺文化的生命力。

同利肉燕第五代傳承人陳燕君說:“我們希望通過非遺日的活動,通過平臺通過直播讓我們的產品走出福州,走向全國。”

非遺購物節上非遺大師、非遺技藝傳承人展示絕活,也是一種活態傳承。“非遺只有活態傳承,才有可能改變后繼乏人的現狀。”陳燕君認為,借助新媒體方式為非遺文化賦能,將傳統變時尚、讓無形變有形、從單一到多元,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弘揚非遺文化,必然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認識、喜愛非遺。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也將因此形成良性循環。

現場的游客林先生認為,通過展示表演,能讓非遺文化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而非遺大師、非遺技藝傳承人的帶貨也更能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13日,廈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在同安區舉行,同安區非遺保護成果展和同安歷史文化旅游展也從當日開始對外開放。圖為展會現場。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蘇華琦 攝

在傳承人和消費者 之間搭建橋梁

國家級非遺項目佛跳墻,沙縣小吃拌面扁肉、水晶燒賣、芋餃等,成為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網絡“爆款”。“有用戶還直接詢問線下最正宗的美食店鋪位置。”沙縣文體旅游局負責人說。

作為“嗨購6·13福建非遺購物節”的組成部分,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于13日開啟,通過線上平臺展示非遺美食風采,以“圖、文、視頻”的形式,讓眾多網友“近距離,零接觸”品鑒這場非遺美食盛會。活動分成10個專場(分別為沙縣專場與九設區市專場),共有40多項福建非遺美食亮相。

沙縣文體旅游局是本次活動的承辦方,該局負責人表示,非遺購物節從消費端發力,有利于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特別是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也有利于讓廣大傳承人通過市場銷售檢驗自己的作品和產品,及時全面地了解當下人民群眾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技藝,實現手藝價值,促進非遺傳承。

本次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線上活動啟動后,各設區市相關單位推送參加本次活動的非遺美食集體上線展示,預熱期所有線上展示平臺總瀏覽量已突破200萬,活動將持續到6月30日,預計將突破千萬的總瀏覽量。

閩東畬族烏飯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本次購物節上畬族烏飯系列產品引來觀眾注目。“我們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講究,網絡平臺可以很好地展示。”來自霞浦的蘭興良說,畬族烏飯的制作已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霞浦有100多戶精準扶貧戶從事這一產業,他將利用自己經營電子商務公司的優勢,以及抖音等平臺,線上銷售這一特色產品,解決非遺產品銷售問題,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和增收。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49家非遺商鋪或企業上線加入阿里、京東、快手等23個電商平臺參加本次非遺購物節,上線銷售非遺產品3803類,涉及非遺項目161個,涉及非遺項目保護單位135個,涉及非遺傳承人232位,覆蓋原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5個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示范點。

“本次非遺購物節,通過主播帶貨、縣長帶貨、直播銷售、網絡促銷等不同方式,既銷售了非遺產品,也提升了非遺品牌效應,更創新了非遺保護方式,激發非遺傳承人學習網絡銷售方法,創新宣傳傳播方式。”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認為,以傳統工藝類為主的非遺產品,根植于深厚的傳統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符合當下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的趨勢和潮流,本次非遺購物節系列活動利用各大電商平臺,在傳承人和消費者之間搭建橋梁,可助力非遺產品實現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肖榕)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