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四眾,是佛教中的名詞。關于“四眾”一詞,有著不同的解釋。《法華經》中云四眾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上又稱四部眾或四部弟子。
《法華文句》云:“發起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為四眾。《異部宗輪論》云:“龍象眾、邊鄙眾、多聞眾、大德眾”為四眾。
現在,我們一般說佛教徒有四眾,即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
比丘為梵語(印度古典語),意為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惡、凈命等意。比丘也俗稱為“僧人”,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
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規定。其出家者統稱為“沙門”(舊稱“桑門”),意為止息一切惡行的人。
由于古時侯,印度的其他教派還未傳入中國,于是沙門也就成為了佛教出家者的專用名詞。
大家也常稱比丘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語,若用梵文典語則意為“鄔波馱那”,是親老師的意思,與儒家所稱的師傳相類似。世俗又稱比丘中的知識分子為“法師”,意謂講說經法的師父。
其中比丘,沙門二詞多用于文字;僧人,和尚多用于口語。至于彼此的稱呼,對一般僧人則稱某某師,對上層人士稱某某法師,對寺院住持稱某某和尚。蒙藏地區稱僧人為喇嘛,相當于漢族地區所稱和尚,也是師父的意思。
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優婆塞是梵語,意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親近奉事三寶的意味。
優婆夷意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稱在家佛教徒為“居士”,居士是梵語“迦羅越”的意譯,原指多財富樂的人,后指對居積財貨之士轉為居家修道之士的稱呼。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