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寧德:弘揚東吾洋海洋文化 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來源:寧德網 061918 更新: 人氣:1341 關鍵詞:

 面積達170平方公里的霞浦東吾洋,是霞浦海洋文化旅游最大的舞臺。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在這里交相輝映,光與影的交錯、海與天的交融每天都在上演。每年,30多萬的攝影愛好者涌入霞浦,在這些攝影家的鏡頭下,東吾洋的每一幕都無不讓人驚嘆——

  沙江、圍江等眾多漁村灘涂景色如畫;洋東北岸的葛洪山巍峨秀拔,氣勢雄偉;竹江的汐路橋,隨著潮起潮落,引人無數遐想……此外,以半月里為代表的畬族文化,以大京城堡為代表的海防(海疆)文化等,都讓人流連忘返。

  同時,環東吾洋區域是閩東海洋文明的發祥地,是“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重要區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市政協依此把“開發三都澳·推進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發展”作為2018年第一次協商民主季談會主題,組織專題調研組深入霞浦實地調研、座談,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并赴寧波、泉州等地考察學習海洋文化旅游發展的先進經驗與做法,旨在打響閩東海洋文化風情品牌,助推“環三”開發建設。

  深入調研 風景這邊獨好

  初夏時節,徜徉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中,只見層巒疊嶂,古樹掩映,梯田曲波,古村斂容;近聽雞啼東籬,狗吠西院,人聲細語,聲聲入耳……古村落的無限景致便緩緩舒展在前。

  過去,半月里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自然村?!敖煌ú槐?、觀念落后是這里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卑茁犊哟妩h支部書記鐘鹽棟一語中的。

  近年來,村委會充分利用傳統畬族村寨特有的文化民俗,先后投入300多萬元,完成了村落“五通”建設、入村古官道、村口廣場整修、文物保護館的修建和部分古建筑物的仿古修復,并對16座古民居危房進行搶修。半月里村一步步實現華麗轉身。

  美好何止在半月里村,沿著蜿蜒曲折的東吾洋海岸線前行,調研組成員們看到的是旖旎的海上風光、感受到的是深厚的海洋文化。

  “東吾洋由溪南、東沖兩個半島圍抱出靜如湖泊的內海灣,腹大口小,四面環山,面積達170平方公里,素有‘藍色寶庫’之稱?!苯涍^多日的調研,委員們對環東吾洋發展海洋文化旅游信心滿滿——

  這里傳統文化深厚。以黃瓜山貝丘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古縣“溫麻船屯”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文化,以葛洪山為代表的道教(養生)文化,以竹江島天后宮為代表的媽祖文化,以汐路橋為代表的古代路橋建筑文化,以半月里為代表的畬族文化,以大京城堡為代表的海防(海疆)文化等在此熠熠生輝。

  這里歷史古跡眾多。環東吾洋作為閩東文明的發祥地,1700多年的建縣歷史,積淀了豐厚的海洋文化遺產。從青銅器時代的貝丘遺址到三國時期的溫麻船屯,從晉代葛洪煉丹到宋代媽祖信仰,從明代抗倭城堡到清代海上汐路橋,無不留下鮮明的海洋文明印記。

  這里物產豐富。沿岸盛產蜜柚、花生、南瓜、榨菜等名優果蔬,再加上大黃魚、長毛對蝦、牡蠣、海帶、紫菜等海鮮特產美食,無不豐富著旅游六要素之一“食”的篇章。

  把脈問診 貢獻政協智慧

  美麗的風景固然令人向往,但其發展的桎梏也不容忽略。

  “環東吾洋的古村古跡保護現狀是最令人擔憂的?!痹谡{研中,委員們發現沙江鎮古縣村作為閩東歷史上的第一個縣治所在地,擁有1700年悠久歷史,溫麻船屯的燦爛光環,卻連省級傳統村落都沒評上,村中的古建筑、古民居年久失修,村落環境存在臟、亂、差現象;代表著古縣村溫麻船屯歷史文化的偌大“烏木”,挖掘出土3年來,一直放置在村小學的露天下風吹雨打。八堡古城堡可謂是目前霞浦縣乃至在全市全省都非常難得的一處傳統古村落、古城堡,現今卻沒有很好地保護開發,一片破敗凋敝景象。

  此外,文化資源基本沒有開發、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不夠、保護與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和統籌考慮等問題也都制約著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的發展。

  為此,調研組成員們建議,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建議市委市政府把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作為推動環三區域戰略“旅游灣”開發建設的突破口,組織專業團隊加強區域謀劃、產業規劃和項目策劃工作,使之成為帶動我市溪南片區、東沖半島區開發的新引擎,成為三都澳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增長極。建議霞浦縣把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主動融入環三開發戰略的重要抓手,組織強有力的班子和隊伍,統籌有序推進海洋文化旅游業發展。

  要注重規劃引領,突出統籌謀劃。把環東吾洋作為旅游開發的整體去謀劃,以優美的海洋風光、豐厚的海洋文化遺存、獨特的漁村風情為素材,以濱海灘涂攝影為線索,根據每一景點的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最大化地把景點的亮點、特色,以適當的方式加以打造。比如,在古縣村打造“溫麻船屯博物館”,再現先人造船場景;把葛洪山作為探尋中國道教文化朝圣之地。

  要堅持保護優先,推進有序開發。當前迫切的是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古縣、八堡等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加大霞浦歷史文化名鎮村與傳統村落的申報、保護工作,著實改變全縣在申報國家、省、市歷史文化名鎮村與傳統村落工作上的落后狀況。

  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市場運作。加大政府對旅游產業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出臺政策支持,扶持旅游產業項目發展。強化項目帶動,市場化運作,切實引進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具有戰略眼光的大型企業集團,投資文化旅游項目,確保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運營。

  要完善配套設施,加強人才培養。積極對接上級項目資金,加大投入,補齊硬件“短板”盡快完善餐飲、食宿、娛樂、購物、停車場、廁所等旅游服務設施,要重視建立相關的人才保障制度,保證人才培養能統一規劃,健康有序的進行。

  共謀發展 傳播政協聲音

  “當前,鄉村旅游已成為國內旅游的一大選擇,而傳統村落作為文化旅游資源中的重要資源,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態景觀,是鄉村旅游的主要看點。因此,如何開發傳統村落,喚醒鄉村記憶,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意義重大。”5月17日上午,在“開發三都澳 推進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發展”為主題的寧德市2018年第一次協商民主季談會上,市政協副主席劉國平在代表調研組匯報時指出。

  會上,在觀看完專題資料片和聽取了市政協調研組匯報的課題調研情況后,政協委員鐘亮首先就如何挖掘霞浦沙江人文景觀,開發特色旅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有效保護、充分開發利用霞浦海洋人文特色品牌資源,進而轉換為經濟優勢,既是霞浦縣縣情和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順應當今社會的必然選擇。建議從完善規劃、樹立品牌、加強保護、抓住機遇等方面入手,促進“開發三都澳,推動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發展”。

  市政協委員葉立景通過考察調研發現,環東吾洋文旅景點(沙江鎮的溫麻船屯,葛洪煉丹處的葛洪山,竹江天后宮、汐路橋,八堡古城堡)中葛洪山、汐路橋、八堡村最為突出,建議作為文旅主景點加以開發,即“一山一橋一村”文旅主景點開發,通過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推進環東吾洋文旅景區的整體開發,打造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三維文旅景區。

  “經過這一段的調研,走過了霞浦東吾洋周邊的主要集鎮及其主要的傳統村落,深有感受在該區域內散落著許多優秀的傳統古村落。”政協委員宋經說,他深深地感到保護和規劃、開發好這些古村對推進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古村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工作核心,就是:完骨架、豐血肉、亮肌膚。他建議激勵和感化更多的人加入到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中來,積極引導和支持文創基地建設,讓更多的人成為文化創意的參與者、創造者和受益者。

  季談會上,委員們建諍言、獻良策,市海洋與漁業局、市交通局、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

  市旅發委相關負責人建議要建立國際灘涂攝影黃金線,提升“霞浦灘涂攝影”的品牌價值,要完善灘涂攝影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對休閑漁村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要豐富旅游要素、延展產業鏈條,要建立霞浦國際灘涂攝影基地的交通系統。

  市文廣新局的負責人表示,作為文化部門,應該深挖霞浦人文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并舉,通過進一步挖掘、整理和提升文化旅游資源,完善規劃,建設海洋博物館等措施,為“開發三都澳、推動環東吾洋海洋文化旅游發展”做貢獻。

  市委副書記林文芳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后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一要增強規劃引領意識,明晰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和重點方向,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環東吾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二要挖掘海洋文化內涵,加強海洋文化研究和人文資源保護,講好海洋故事。三要提升項目開發水平,以點帶面、串點成線、聯動開發,科學有序抓好重點景區建設。四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把握好開發與保護的平衡點,持續開展海洋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五要強化保障形成合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落實政策資金,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海洋文化旅游知名度。

  鏈接 >>>

  環東吾洋歷史文化古跡

  環東吾洋區域包括三個鄉鎮,沙江鎮、溪南鎮、長春鎮,由溪南、東沖兩個半島圍抱出靜如湖泊的內海灣,腹大口小,四面環山,面積達170平方公里,素有“藍色寶庫”之稱。環東吾洋作為閩東文明的發祥地,1700多年的建縣歷史,積淀了豐厚的海洋文化遺產。

  1.黃瓜山貝丘遺址。位于沙江鎮小馬村,年代大約距今3000年至4000年,遺址面積約6000平方米,為一處青銅器時代遺址,是閩東地區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處貝丘遺址??脊磐诰虺鐾劣袏A砂泥陶、印紋硬陶、彩陶、紅黑陶、石鏃、石錛、紡輪、骨錐等,2005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黃瓜山遺址的發現、發掘,對填補閩東地區先秦古文化遺存的空白,研究閩東乃至全省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為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福建沿海地區貝丘遺址的分布、類型及其規律,提供了重要資料。

  2.溫麻船屯遺址。位于現今的沙江鎮古縣村,不僅是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在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也是閩東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縣治——溫麻縣所在地。黃筆峰古墓群、方厝城遺址,以及現存于霞浦縣博物館的巨型沉水樟獨木舟、放置于古縣村小學校園的15噸重“烏木”,都驗證了古縣“溫麻船屯”的歷史。

  3.葛洪山。位于古縣村之南,東吾洋北岸,因晉代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煉丹,保存有多處洞穴,留下許多美好傳說,修建有葛洪仙宮,是我國道教名山之一。山上松青竹翠,奇石嶙峋,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山頂上放眼四方,海闊天空,東吾洋潮起潮落盡收眼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具;山腰樹林間的生態茶園,獨特的土壤環境與海洋性氣候,造就了葛洪富鋅茶的特有品質,廣受喜愛。

  4.竹江天后宮、汐路橋。竹江天后宮始建于南宋慶元年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明清陸續重修,現存明、清古建筑風格,與古村落的古街、古厝、古井以及當地民俗文化構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其信俗活動“媽祖走水”,已延續數百年。2017年,這項活動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榮獲中國自駕游短線節慶類第一名。汐路橋位于霞浦縣沙江鎮竹江村、小馬村。又名達路橋,系連接陸地與竹江島的石橋。橋為東西走向,因路和橋建在灘涂上,漲潮沒于海水中,退潮時才能行走,故稱汐路橋。建于清嘉慶年間已經200多年,全長3651米,是目前國內罕見的海埕石路橋建筑,2009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明代古城堡群。環東吾洋的長春、沙江、溪南三個鄉鎮共尚存有22堡,尤以大京、傳臚海疆之城聞名,現存的沙江鎮八堡古城堡,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修于清同治四年(1865),距今有460多年的歷史,形制完好,基本保持原貌,201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00多米的城墻拱衛全堡,西城建有甕城,堡內有三條筆直的東西走向石質街巷,屋舍規整有序,多為明清民居。精雕細刻的建筑構件、連排的旗桿夾石,以及高低錯落的馬頭墻、曲折的墻面、跌落的懸山加披檐屋頂所形成的獨特格局,能夠讓人明顯感受到當時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厚重,令人嘆為觀止。(葉陳芬 整理)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