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漳州市積極踐行“生態+”新發展理念

來源:福建日報 061218 更新: 人氣:1196 關鍵詞:

“來南湖玩,最時髦的玩法就是‘發呆’。”6月9日上午,自拍下一組發呆照后,帶著家人和孩子到南湖游玩的市民林立宇馬上將照片發到了朋友圈。

  南湖是漳州市“五湖四海”中的一湖。漳州市積極踐行“生態+”新發展理念,致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持續增強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建設這些生態項目時,處處“以人為本”,創新設計理念,“冬有暖陽、夏有陰涼,愛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閑發呆,自由自在、暢享生態”的生態美景,正在一幅幅徐徐展開。

  刷爆朋友圈的“發呆處”

  百花齊放,姹紫嫣紅,夏日的漳州南山文化生態園里,各類花草不甘示弱,都在爭先恐后地秀出自己的美麗。6月3日,來自中鐵六局新建福廈鐵路第九標段(漳州段)的60名建設者代表,走進這里,感受漳州“生態+”建設成果。

  在湖畔“發呆處”,這些建設者代表一起坐在長長的石階上,開心地托著下巴,集體感受悠閑發呆的輕松愉悅。

  “南湖的發呆處已是南湖中的一個出名景點了。”漳州圓山新城建設有限公司總工辦主任陳湖濱笑著說,面對湖面,托起下巴,發呆一下,已成為每個到這里參觀的市民的時髦玩法,朋友圈都刷滿了。

  南山文化生態園是全市“五湖四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全市“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定位來組織建設的項目,項目規劃建設總面積3平方公里,包括南湖、蜈蚣湖和濕地,水域面積約350畝。

  “發呆處”的揚名,始于去年12月初在漳州舉行的第八屆海峽媒體峰會。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為群眾打造‘冬有暖陽、夏有陰涼,愛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閑發呆,自由自在、暢享生態’的優美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不斷延展‘生態+’效益,真正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向往。”在當天的峰會上,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熱情地邀請海峽兩岸媒體朋友多來漳州看看,多來漳州賞湖、品花、散步、發呆。

  在隨后兩天的采風里,峰會嘉賓真正感受漳州這座充滿現代感的“生態之城”。在南山文化生態園,嘉賓們走累了,便坐在層層疊疊的大石階上休息,快門定格了海峽兩岸媒體嘉賓的“發呆瞬間”。

  自此,許多嘉賓、游客、市民到南湖游玩時,總愛在這個“發呆處”秀出自己的“發呆照”。

  “發呆處”是怎么來的?

  沿著花團錦簇的棧道,漫步到發呆處,這里依湖而建,從東到西是由幾十級臺階向上堆砌,有趣的是,臺階各不相同,有寬有窄,有高有低。

  “以建筑的踏步臺地為基本模數,結合路堤邊坡,形成一種新的休閑地帶。”陳湖濱說,窄的臺階適合拾階而上,而寬的臺階適合坐下來休息、發呆,甚至平躺小憩。

  “快站過去,和萌萌可愛的發呆雕像合個影。”林立宇對著他的六歲兒子指揮著。

  而在另一邊的雕像邊,幾名女大學生也舉著自拍桿歡快地按著快門。

  這一組發呆雕像為這片區域增添了人文景致。

  “應該設幾個發呆雕像,提升整體景觀效果。”2017年12月,漳州市政府有關領導視察南山文化生態園時,提出了這個要求。經過幾輪的比選,這一組發呆雕像于幾個月前落戶發呆處,成為南湖的一個標志性景點。

  就在去年底,也就是“五湖四海”建設前期,國家衛計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議市民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呆時間;每天運動1小時、掌握1項運動技巧和加入1個運動社群;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攝入25種以上食物。

  “每天發呆五分鐘,勝吃人參一個冬。”在臺階的右中央,一座發呆雕像上的時鐘鐘盤上刻著的這兩句話時常引起市民的關注。

  “現代城市生活、工作緊張而繁忙,每天發呆放松幾分鐘,有一定的醫學科學道理。”漳州175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沈養生認為,人在發呆的時候,因為意識活動減弱,身體會處于一個清醒而放松的狀態,從而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至于發呆的姿勢,也不用太刻意,順其自然就好。

  暢享生態慢生活

  “工程進展很快啊,估計很快能完工了,又能到僑村泡茶了。”七旬老人陳日興散步到薌城區鐘法路邊的僑村改建工地,透過圍擋看了幾眼后不由嘀咕幾句。

  漳州僑村居于老城之中,風貌古樸、閑適悠然,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圍繞著有數百年歷史的“西姑池”,共錯落有致地建了46幢歸僑別墅群,建筑借鑒了東南亞、歐美等地建筑的特點,風格獨特而又氣派內斂。

  曾幾何時,漫步僑村,能感受到歲月的那一絲絲溫存。慢慢地,茶桌、椅子、遮陽傘、茶具被悄悄擺上,人們在此閑坐,或品茗或垂釣,暢享慢生活。雖是如此,但由于年久失修,難免有些破落感。

  兩個月前,漳州市正式啟動對僑村片區的改造提升,按照“海綿城市”規劃做好透水步道、路面改造和綠化景觀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科學添置休閑座椅,同時把生態加進去、把業態做起來,打造成“僑村會客廳”,吸引客人來此休閑觀光、喝茶聊天,讓群眾暢享愜意“慢生活”。

  “ 打造成‘僑村會客廳’。”這個全新的提法再次讓市民耳目一新,倍感新鮮。其實,這已是漳州市近期興建的第二個城市“會客廳”了。

  去年建成的開放的人民廣場四季花海,為城市增添了一片綠,讓市民在城市中心多了一片可以盡情游玩的好去處。花海深處長度不等的長椅,紅綠相間,尤其是長達115米的長椅號稱漳州公園中最長的休息凳。市民們三五成群,賞花走累了,可以歇歇腳、聊聊天。“這便是漳州傾力打造的城市生態會客廳。”

  漳州市建筑設計院原副院長陳南漳介紹說,不論是僑村還是花海,都成為漳州的一張名片,有外地朋友來漳州時,市民可以帶著他們到這里逛逛,坐下來休閑聊天,或在西姑池邊泡上一壺茶,這不就是“會客廳”嗎?

  在南湖邊上,參照人民廣場“月牙灣”畔的榕樹林景觀的“南山榕樹下”休閑驛站也即將開建。沿著這條路線,市民走到這里時,可以停下腳步,休息一下,然后吹著湖風、沿著花團錦簇的綠道再走10多分鐘后,又可以在“發呆處”休息一下,然后再沿著蜈蚣山綠道散步幾分鐘后,又是一處百米長的長椅,隨時可停下腳步休息發呆。“讓市民能更加舒心地觀景、休閑、發呆。”

  記者手記>>>

  發呆也是一種福利

  繁華都市,車水馬龍,節奏緊張,漸漸讓人審美疲勞,便總是幻想著,尋覓起一個富有詩意的地方,悠閑發呆,自由自在、暢享生態。

  從大處講,要達到這種“慢生活”標準,這個城市應該要具備以下特征:生活節奏不太快、文化生活豐富、有歷史、有許多值得一逛的景觀和小店、有美食,這些條件,漳州都具備了。

  從小處講,要有發呆處、有長椅、有會客廳,可以泡泡茶等,事實上就是要有這種慢生活的“活力因子”,這也折射了在新時代下,漳州城市建設、生態綠化的創新做法,從原先粗獷式建設到現在的精細式打磨,一切以人為本。

  漳州著力做好“生態+”文章,進一步延展“生態+”效益,而市民從“生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福利。

  “冬有暖陽、夏有蔭涼,愛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閑發呆,自由自在、暢享生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正切身感受著“生態+”帶來的喜人變化,愜意享受著豐富美好的生態福利。(全媒體記者 蕭鎮平)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