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去了連城,并不覺得風(fēng)景區(qū)冠豸山有多少讓人掛念的地方。但對于連城的芋子餃,感覺就大不同了——這是讓我魂牽夢縈的一道小吃,雖然并不算是什么山野珍奇。 芋子餃,是連城城鄉(xiāng)群眾逢年過節(jié)必制的傳統(tǒng)名食,在連城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據(jù)傳,早期制作的芋子餃形如“米桃”(壽桃),俗稱“桃子”,又因芋子餃上席后須趁熱食用,放涼后則香味流散,故又有別名“趕燒”(趁熱之意)。有不少到連城來旅游的客人,都為這別具風(fēng)味的特色小吃所傾倒。 芋子餃與餃子的最大不同,便是外皮,芋子餃不是簡單地將面粉和好,搟成薄皮,而是將煮熟的芋頭去皮搗爛,再混著地瓜粉,反復(fù)搓揉,而后搟成圓形薄皮。這樣做成的餃皮,顏色帶著淡淡的紫色,十分養(yǎng)眼,吃起來更是爽口而筋道十足,又彈又香。彈,是因為有地瓜粉的緣故,而香,自然是芋頭的功勞了。 芋子餃的內(nèi)餡,大抵是豬瘦肉、香菇、大蔥、蝦米、筍干之類的,有的還會加入豆干。香菇、筍干、豆干,都是閩西的特產(chǎn),拿來做芋子餃的內(nèi)餡,也算是自產(chǎn)自銷。其實,芋子餃的餃皮才是真正的“自產(chǎn)自銷”。因為閩西客家地區(qū)盛產(chǎn)芋頭、地瓜,遂用芋泥、地瓜粉的混合物來代替面粉做餃子皮。 芋子餃的制作工藝說難不難,但也不見得簡單。做餃皮,自然就得蒸芋頭,搗芋頭,搓面團,搟面皮。而餡心,得先將豬瘦肉、香菇、蝦米、大蔥、筍干、豆干等配料剁碎炒至半熟,濾去湯汁,才能做成。再以芋子皮包裹餡料,捏成半月形狀,然后置蒸籠蒸熟。熟后裝盤,淋上麻油,撒上芝麻,便可趁熱食用。熱食芋子餃,最能品嘗到其皮嫩餡香、潤滑適口的特點。(楊莉莉) |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1938起4澳門大三巴、巴黎人埃菲爾鐵塔、官也街、龍環(huán)葡韻、銀河鉆石表演、永利吉祥樹表演雙動三日游22.11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jīng)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xué)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xiāng)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