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油渣,這是生活寬裕后許多尋常人家的丟棄之物。可它卻是閩北將樂這座客家古邑縣城里,鄉親們平日制作美味陽陽包的重要調料。少了它,陽陽包的味道大打折扣,黯然失色。
“金包銀包不如陽陽包。”從這鄉間俚語里,可以看出將樂人對陽陽包(如上圖)那份情有獨鐘的情愫。其實,陽陽包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舌尖美食,說直觀一點就是三角形狀的芋子餃。其制作不難,但工序不少,芋子和油渣是料中主角。在將樂金溪上游一帶的萬全鄉,許多人家就有挖地窖囤放芋子的習慣,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滿足一年四季制作陽陽包的需要。
將芋子洗凈,放入熱水鍋煮熟,剝去皮,搗成芋泥。每斤芋子加入3兩左右木薯粉或地瓜粉,撒上少許精鹽,用手揉成芋泥皮。內餡是油渣、香菇干、冬筍(沒冬筍的季節用筍干代替)、蔥白等料,將其剁碎,放入精鹽、味精下鍋爆炒至熟。然后,將炒好的餡放入芋泥皮,捏成寓意三陽開泰的“丫”字形狀。
接下來就是煮了,這是一道頗有講究的細活兒。需要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個包子放入溫水中,待水沸了,再加入小瓢冷水煮。水再沸,再加冷水。到第三次水沸騰了,包子就可以起鍋了。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包子被滾騰的沸水煮裂露餡。至此,還沒大功告成,還要進行最后一道工序,澆油料。用豬油將蒜、香菇絲和蝦米炒熟,放入麻油、醬油,烹成料湯,澆到煮熟的芋包子上。
一盤熱氣騰騰的陽陽包,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了。散發著撲鼻的菇香陽陽包,趁熱食之,皮爽餡美,韌滑可口。春季的芋子煮熟后少了黏度,也不易煮爛,制作陽陽包的皮,就可以選擇番薯或是馬鈴薯。做法一樣,只是口感略有不同。番薯皮帶有一些甜味,馬鈴薯皮相比芋子皮更柔糯了些。
在將樂鄉村,鄉親們逢年過節都會做陽陽包,有時一做就在桌上堆滿山。為了更好地存放,鄉親們把做好的陽陽包拿到油鍋里炸熟,然后放到竹匾里鋪開,自然風干,放置陰涼通風處。每有客人來,就裝一碗出來蒸熱,澆上油料。除了口感上少了新鮮包子的韌滑,炸過的陽陽包一樣香味撲鼻,一樣吊人胃口。(李宣華 文/圖)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