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南浦溪沿岸鄉村口語“馃子”,指春節期間享用的系列零食,主要使用麥芽糖粘合,本地人都嘗過,我從少兒時代吃到現在。文字到底是什么字?天知道。查閱詞典,“方言把舊式點心統稱為‘馃子’”,姑且借來用用。
如果天氣回暖,麥芽糖會自行融化,“馃子”將散開。所以它只能在下霜的日子里制作、保存,因此分布區域偏向北部山區。
蒸熟糯米飯,在竹匾攤開,白天擺放在空曠坪子里,讓太陽曬、霜風吹,使飯粒干透,表面呈現斷裂紋,倒進熱鍋炒到高溫灼人的程度,把飯干加進去翻炒,“噼里啪啦”,瞬間開成潔白的爆米花,土話叫蜂子花,立即出鍋篩掉沙子。事先準備好自家熬制的麥芽糖,將蜂子花倒入麥芽糖鍋里攪拌均勻,鏟進竹匾,耙平,放在平整的木地板上,扣上配套竹匾,蓋好干凈的布單。左鄰右舍小孩子聞到糖香味跑來圍觀,主人會叫他們用熱水泡腳,穿新布鞋,踩上去,跳啊跳,歡呼雀躍,跳累了馬上換人,這叫“跳米蜂”。踩結實后趁“米蜂糕”尚溫熱柔軟,趕緊切成大小合適的長方形薄片,就是位居“馃子”之首的“米蜂”,邊角碎塊當場給出力者品嘗。它與年糕、煙熏膀蹄并列為鎮年食品,再窮的家庭都要想辦法置辦。
炒熟黑芝麻、花生仁代替蜂子花,就成為 “麻片”,香噴噴的,外觀卻丑陋。如果黑白芝麻混用,口感更佳。
鏊子置于沸水鍋中,倒進薄薄的一層米漿,蓋緊鍋蓋,靠蒸汽使它凝固、熟透,用筷子挑出來披在竹竿上,借助自然風吹干表層水分,然后切成小塊,曬得干干的,混在熱沙里炒至酥松起泡,趁熱沾滿麥芽糖漿,扔進蜂子花堆里翻滾,這是“破子”,文雅一點就叫“糕破”。
當然,有可能麥芽糖或者蜂子花用完了,那么,“破子”就光溜溜保持真面目,但是最終還是被我們吃掉;把甜脆生番薯切片曬干,也放進熱沙里爆炒,叫“番薯片”,又甜又酥;白粿切絲曬過,炒膨脹,也可以哄小孩。
花生仁炒熟,搓掉外衣,倒進麥芽糖漿熱鍋里,撈起來,滾裹炒好的白芝麻,是“麻沙豆”。把糯米磨粉、搓條、揪斷、曬干、沙炒,沾白砂糖糖漿,名叫“蘭花根”(俗名“老鼠尾巴”),冷卻后糖霜凝結,能夠耐受暖和氣溫,夏天也有。
那時我們家在通風干燥的閣樓上擺一排黑釉陶罐,過年時內裝各種“馃子”,用油紙包住罐子口,細麻繩綁兩圈,以隔開潮氣,保持酥脆,想起來就感到溫馨。
客居外地的建陽鄉親至少三五萬人,春節前夕,大家回去過年,年后離開,往往拎一個碩大塑料袋,鼓鼓囊囊,輕拿輕放,怕擠怕壓,里面是各式各樣的“馃子”,滿載鄉愁。(甘聯露)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