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打開QQ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
安世高,本名為清,字世高,是安息國的王太子,因?yàn)檫@一王族地位,西域來華者常稱他為“安侯”,他譯的一部《十二因緣經(jīng)》,因而也叫《安侯口解》。安世高的學(xué)識,可謂無所不通,正如康僧會所言,“博學(xué)多識,貫綜神模,七正盈縮,風(fēng)氣吉兇,山崩地動,針脈諸術(shù),睹色知病,鳥獸鳴啼,無音不照”(《安般守意經(jīng)序》,《出三藏記集》卷六)。可以說是個博學(xué)神異之人。
安世高在父王死后即位,但僅在位一年就把王位讓給了他的叔叔,出家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親去世而感到人生之無常和空幻外,還有政治上的因素。安世高在佛學(xué)方面的造詣,以禪學(xué)和阿毗曇學(xué)見長,學(xué)有所成之后,他曾在西域諸國弘法,后來又來到了中國。
安世高來華的時間,大致在漢桓帝(147-167在位)時期前后,“漢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傳》,《高僧傳》卷一)。漢桓帝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和(147-149),安世高當(dāng)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中土洛陽的。
來華后,安世高根據(jù)他自己的學(xué)問所長,譯出了一批早期的漢譯佛典,譯經(jīng)之?dāng)?shù),道安記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為安譯,道安還是有疑問的,后來的《大唐內(nèi)典錄》收安譯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所增加的部分,多不可靠,到《開元釋教錄》時,又減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現(xiàn)存安譯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安譯以禪數(shù)最為完備,禪數(shù)之學(xué)是印度小乘上座部佛教中說一切有部的學(xué)說,內(nèi)容所指,為戒定慧三學(xué)中的定慧兩學(xué),禪,是其中的修行之定學(xué),數(shù),是其中的理論之慧學(xué)。數(shù)學(xué),又稱毗曇學(xué),意譯為“對法”。稱之為數(shù)學(xué),是因?yàn)榕殷w系中的“增一分別法門”,毗曇體系中的概念,按其意義而加以分類,依次排列為一法、二法、三法之?dāng)?shù),稱增一分別。
安譯佛典中,重要的有《安般守意經(jīng)》和《陰持入經(jīng)》。
《安般守意經(jīng)》屬禪法類經(jīng),所重的禪修法門是數(shù)息觀。“安般”之意,是指意守出呼入吸之氣,“安名為出息,般名為入息。念息不離,是名為安般”(《安般守意經(jīng)》卷上)。“守意”實(shí)際上是對“安般”概念的意譯,指念呼吸出入,數(shù)息。因此可以稱其為數(shù)息觀,它主要對治多念之心。數(shù)息觀的具體修行方法分為十個階段,“謂數(shù)息、相隨、止、觀、還、凈、四諦”(同上)。這稱為“十黠”,即十種智慧。前面的六種,康僧會歸納為六事四禪,四禪是指六事中的前四事。六事也與三十七道品相配合,數(shù)息為四意止,相隨為四意斷,止為四神足念,觀為五根五力,還為七覺意,凈為八行。所言四諦,是指識苦、棄習(xí)、知盡、行道(后譯為苦、集、滅、道)。
《陰持入經(jīng)》是毗曇類經(jīng),以陰(后譯為“蘊(yùn)”)、持(后譯為“界”)、入三科組織,闡述了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苦諦四行相(非常、苦、空、非身)、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
中國佛教史上常以“文”、“質(zhì)”兩字來評論早期諸家譯述,安譯則偏于質(zhì),即重直譯,道安云,“世高所出,貴本不飾”(《大十二門經(jīng)序》,《出三藏記集》卷六)。史家慧皎云,安譯“義理明晰,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野”(《安世高傳》,《高僧傳》卷一)。安譯質(zhì)樸,雖然不乏晦澀之處,且也存在著譯、釋不分的情形,但表述大致準(zhǔn)確精當(dāng)。所譯尤以《安般守意經(jīng)》影響最大。
從安世高受業(yè)者,有南陽韓林、潁川皮業(yè)、會稽陳慧等人。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1938起4澳門大三巴、巴黎人埃菲爾鐵塔、官也街、龍環(huán)葡韻、銀河鉆石表演、永利吉祥樹表演雙動三日游22.11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jī)」泉州普陀山飛機(jī)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jīng)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xué)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xiāng)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