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在這兩位著名的譯僧之外,東漢時代還有一些人從事譯述,如竺佛朔、安玄、嚴佛調、支曜、康巨、康孟詳等人。
竺佛朔(一作竺朔佛),天竺國人,漢靈帝時攜《道行經》梵本來到洛陽,僧傳中說他轉梵為漢,譯出此經,譯文“雖有失旨,然棄文存質,深得經意”(《支讖傳》所附之《竺佛朔傳》)。實際上此經是支讖和竺佛朔兩人合作譯出的,由竺佛朔宣讀梵文,支讖轉譯為漢語,所以一般仍講是支讖譯出此經。慧皎又說竺佛朔于光和二年(179)在洛陽譯出《般舟三昧經》,此經也是支讖和竺佛朔兩人合作譯出的。
安玄,安息國人,漢靈帝時來到洛陽,他的正式職業是商人,本人是居士,在經商的同時,能“常以法事為己任”。這說明具有佛教信仰的商人自然會傳播其信仰。他來華后,漸通漢語,常與僧人討論佛教教義,也曾和嚴佛調合作譯出《法鏡經》二卷。
嚴佛調,漢地僧人,臨淮(即下邳,治今江蘇省宿遷市西北)人,從現存史料來看,他是漢地第一位出家的僧人。他也曾參予譯事,當時,安世高、安玄、嚴佛調三人的譯經水平,被認為是后人難繼的。嚴佛調曾從安世高受學,安世高稱贊他的譯經“省而不煩,全本巧妙”(《支讖傳》所附之《嚴佛調傳》)。嚴佛調還撰有《沙彌十慧章句》,這是漢僧的第一部佛教撰述。所謂“十慧”,即安譯《安般守意經》中的“十黠”,可見此作乃發揮安般守意思想的,其《序》文收于《出三藏記集》卷十。
支曜,從其姓氏來推測,也許是大月支國人,當時的僧人,多以其國為姓,自安息來者多姓安,自康居來者多姓康,等等。支曜和康巨、康孟祥三人同在漢靈帝、獻帝之際來華,支曜譯有《成具定意經》(即《成具光明經》)一卷,康巨譯有《問事地獄經》一卷(已佚),康孟祥和竺大力合譯有《中本起經》二卷和《修行本起經》二卷。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