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將巴厘島作為印尼之行的最后一站,“新世紀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記者團來到這里,采訪這對伉儷對于深化海上絲綢之路、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看法和建議。他們在外事業有成,但仍然不忘家鄉,情系桑梓,慷慨捐資興醫助學、修路造橋。
廖彩珍,祖籍安溪縣官橋鎮,施柏松夫人,印尼女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曾被甄選為印尼華社十大杰出女性,榮獲印尼創意旅游部頒發的“印尼旅游業貢獻獎”。”廖彩珍說,特別是家鄉泉州,安溪官橋、龍門,永春的五里街、蓬壺;哪些地方陳姓聚居,哪些地方吳姓聚居……從小幫助當地的華僑寫家書,廖彩珍從紙面上傳達出的地理、宗族等概念,開始了中華文化的繼承。因為從小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她中文功底扎實,精通中華文化。
人物名片
開辦這座劇院的施柏松、廖彩珍伉儷,是泉州安溪籍華裔。
在繼承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施廖伉儷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
廖彩珍女士是集美大學校友廖榮華的后裔,是當地一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施柏松,祖籍安溪縣龍門鎮,1943年出生于印尼泗水,華人企業家,經營包括工業用紙、紙盒、制罐、PP塑膠帶、家庭用紙、酒店、休閑業、乙烷氣、食品加工等。
讓人感到浪漫的是,施柏松先生當年正是為廖彩珍女士的這種“中華味”所感動。
一筆一畫寫家書 認識泉州地理人文
施廖伉儷熱心社團工作,大力推動旅印華社和印尼華文教育發展,為密切中國和印尼兩國關系作出了貢獻。據施柏松回憶,施廖兩家是世家,當年只有十二三歲的他,看到執筆書寫家書的廖彩珍,頓時覺得心中的琴弦被撥動,這種感動最終成就了這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姻緣。因此即使在印尼排華最為嚴重的上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印尼所有的華文學校都關閉了,華文的字樣不允許出現在任何公共場所,他們也沒有放棄對子女的華文教育。該劇院因每周四次上演反映印尼各民族風情的舞蹈劇《天譚》而聞名遐邇。
“作為第一代華裔,我最早是通過家書認識中國,慢慢熟悉它的地理人文。四個孩子都會說中文,這在他們的同齡華裔中,是非常少見的。“中華文化在我們的家庭沒有斷層。
擁有18000多個島嶼和200多個民族的印尼,如何讓世人一目了然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上苑老農、耕讀傳家”的祖宅家訓,更是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深深烙刻在她心間。□本報特派記者孫燦芬 發自印尼巴厘島
在世界泉州寶中旅游勝地巴厘島登帕薩努沙都阿五星級酒店專區,有座由華裔開辦的努沙都阿劇院。廖彩珍所說的家書,我們現在稱之為“僑批”。”施廖伉儷驕傲地說,也因為這一點,在中國和印尼兩個國家延續海絲情緣、共譜發展新篇的進程中,他們擁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參與機會。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