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第一天:【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龍嶺地下革命斗爭隱蔽處傅示祖厝位于泉州市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愛國路。
1934年,黨在龍嶺村建立地下交通站,任命村民傅示(又名陳氏)為地下交通員。同年,國民黨軍第9師李延年率部進駐泉州,殘酷“清剿”紅色據點,許多革命同志被迫隱蔽起來,等待時機,傅示家即陳氏四房祖厝便成為黨的一個隱蔽處。
【府文廟】泉州府文廟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中山中路泮宮內。文廟始建于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于此,七年(982年)建為州學,后又遷他處,大觀三年(1109年)遷回,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重建。主體建筑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面闊7間,進深5間,為斗拱抬梁式木結構,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盤龍檐柱8根,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甚屬罕見。殿前砌露臺,臺明嵌有仰蓮、復蓮、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輝綠巖石浮雕。臺下通道、拜庭,兩旁古榕垂蔭,庭外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橋,梁式石構,中部拱起,兩邊有石構護欄。大成殿前東西兩側筑有東廡和西廡,全長112米,寬10米。兩廡前正中為大成門三開間,二進深,左為金聲,右為玉振,三門聯成一體,寬60米,深10米。門外為露埕寬66米,深60米,可容數千人,左右為禮門、義路。文廟內還設有“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
第二天:【崇武古城】崇武古城 [1] 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為抗擊倭患,在萬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衛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解放軍廟】解放軍廟位于福建惠安崇武鎮,里面供奉著27位解放軍烈士塑像,是專門為犧牲的軍人建造的廟宇,占地六千多平方米,建造于1949年,1996年完工。廟宇獨特,氣勢恢宏,地處濱海,風景秀麗,所以游客眾多,香火旺盛,正是這些革命烈士的犧牲,才有我們如今安穩和平的生活,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