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研學目標
1、感悟古人造橋智慧,培養創新能力
2、認識泉州非遺技藝
3、提高動手能力
研學主題
古代科技--橋梁建造技術
非遺技藝--觀非遺館,繡珠繡
研學內容
1、探尋洛陽橋造橋技術
2、走訪非遺館
3、動手制作珠繡
研學點介紹
洛陽橋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是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偉大創。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贊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梁的狀元”。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把傳統工藝,傳統美術,戲劇,民俗等全部納入這個館中,項目繁多,內容豐富。將非遺十大門類整合成四大部分,分別在二、三、四層展示,其中二層為序廳及第一部分“物華之美,民間瑰寶”,展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中的傳統美術部分;三層展示“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和“泉腔之韻,晉唐遺響”,通過泉州民俗風情和音樂、戲曲等傳達泉州人的精神魅力;四層的“天工之巧,匠心營造”,重點展示泉州傳統技藝。豐富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泉州作為“非遺”大市的面貌。
珠繡手工技藝起源于唐代,興盛于清末民初。作為閩南特有的民間文化之一,其獨特的工藝技法、絢麗多變的色彩、精美的手工呈現,深刻體現著閩南民間的文化內涵,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同時具備實用性。因此,泉州珠繡手工技藝這一特有的藝術語言,才有了其經久不衰的歷史,對于研究、開發、保護、傳承閩南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為中國工藝美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
09:00-09:30 組建研學小分隊,講解研學注意事項,布置研學任務
09:30-11:00 洛陽橋研學活動;搭人橋游戲;誦讀接力賽
11:30-12:30 享用午餐,補充能量
13:00-14:00 參觀非遺館,了解非遺技藝
14:20-16:00 學習并制作非遺技藝--珠繡
16:00 研學交流分享,返程
----以上為參考行程,如有景點前后順序調整,以當天導游安排為準,個別項目會有等待情況出現,敬請各位游客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