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仙公山景區
素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美譽的仙公山,氣勢雄偉,風光旖旎,擁有眾多的寺宇亭榭和文物古跡,以“靈、奇、秀、險”為特色,是集宗教朝圣、游覽觀光、修學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南北朝時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朝圣、游覽觀光、休閑娛樂、修學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原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明風景旅游區 ,泉州十八景,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龜峰巖
在羅溪,香火最為旺盛的莫過于龜峰巖,而龜峰巖三廟并峙,十分之壯觀雄偉。獨具三教多位神明兼容(道、儒、釋),為泉州乃至全國的宗教文化特點。
龜峰巖地理位置獨特。處于羅溪盆地中央,形似神龜,東溪兩支溪水在龜峰巖附近交融,從上空俯瞰貌似神龜汲水。
羅溪人流傳一句話:“龜頭出圣佛,龜尾出人物”。龜峰巖正處于龜頭,而龜尾處有羅溪黃姓祖墓,因為如此好風水,黃姓子孫在明清兩個朝代出過一文一武兩位進士(黃惟清:洪武十八年(1385年)丁顯榜進士;黃贊恩:光緒九年(1883年)中武進士)。
龜峰巖始建于宋代開寶年間(968年-976年),起初只有一廟,名“蓮花庵”,主祀觀音菩薩,香火日漸旺盛。之后,蓮花庵倒塌,觀音佛主移入盟心堂。
明代1426-1435工匠雕刻了三尊“軟身”的關圣帝君雕像,其中一尊在龜峰巖祀奉(一尊在南安,一尊在泉州通淮關岳廟,可惜此二尊均已損毀)。
慈恩禪寺
歷史上晉北有座慈恩寺(院),唐宋時期為泉州大開元解院(即分院)。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77·寺觀·泉州府晉江縣》載曰:“慈恩院,四十二、三、四都。”宋時晉江“四十二、三、四都”為仙溪里,即今洛江區河市鎮溪山村。如今,溪山村內仍有慈恩寺,為近年重建。
近年,釋振中為尋找該寺遺址,遍查史籍、咨訪文博專家,最終得以確認寺之舊址,并于2014年重興慈恩寺。如今,慈恩寺業已建好山門、大殿、圓通殿、甘露閣、凌云閣、如來閣、國興院、鐘鼓樓、云水竂等,同時修筑資圣塔、歷代祖師塔、護國塔。
07:00指定地點集合出發前往洛江
游覽【仙公山風景區】素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美譽的仙公山,氣勢雄偉,風光旖旎,擁有眾多的寺宇亭榭和文物古跡,以“靈、奇、秀、險”為特色,是集宗教朝圣、游覽觀光、修學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享用午餐
午餐后游覽【龜峰巖】龜峰巖始建于宋代開寶年間(968-976年)。初名“蓮花庵”,主祀觀音菩薩。到了宋咸淳庚午年(1270年),鄉人在蓮花庵前修建新廟,奉祀三寶如來。元泰定元年(1324年),吳世清由仙游入羅開拓,其時羅溪已有幾姓同時居住,時常為了水利、土地而糾紛械斗。元泰定丁卯年(1327年),吳世清邀集五大姓在廟中結盟,入盟者誓不相侵,盟內有糾紛者,則同入廟懺悔以解;盟外相侵則合力以抗。從此以后,爭斗平息,所以取廟名為“盟心堂”。堂廳聯曰:“盟后同心歸永好,心中無妄悟真空”。之后“蓮花庵”倒塌,庵中觀音佛祖移入盟心堂。
【慈恩禪寺】歷史上晉北有座慈恩寺(院),唐宋時期為泉州大開元解院(即分院)。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77·寺觀·泉州府晉江縣》載曰:“慈恩院,四十二、三、四都。”宋時晉江“四十二、三、四都”為仙溪里,即今洛江區河市鎮溪山村。如今,溪山村內仍有慈恩寺,為近年重建。
適時結束愉快行程。
以上為散拼參考行程,在不減少景點的情況下,我社有權對行程順序進行適當調整!
1.行程標注的車程與游覽時間為正常時間,如遇修路、堵車或旅游旺季等不以以上時間為準,以上游覽順序可根據實際情況前后調整,但不減少景點。
2.該行程為散客拼團,如有等人、等車現象,敬請諒解!
3.導游會于出團前一天傍晚20:00前同您核對集合時間地點,出團當天請務必準時抵達集中地點,過時不候,請您體諒。旅途中請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如有發生財物丟失旅行社不承擔責任。
4.請認真填寫游客意見單,如有投訴,我社將以游客意見單作為投訴處理的主要憑證!
5. 請妥善保管好旅行社交給的各項票據及自己的物品。
6.如遇不可抗拒因素,延誤團隊行程,超出費用由客人自理。防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