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麗田園景區占地總面積15萬多平米,是一家利用農業生產、天然景觀、農村自然空間及鄉村本土文化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覽、研學、DIY、布袋戲傳承文化體驗、品嘗、休閑、購物、婚紗攝影的一種新型文化旅游綜合體。景區共開發了鄉村游樂園、云山田間采摘園、快樂田園、九里花田、農業都市菜園、原一菌菇科普體驗采摘園等六大主題園區。
01植物認知
麗田園原始森林內花草樹木種類繁多,許多植物擁有著藥用價值,帶領同學們認知花草樹木的種類知識及其生活習性與藥用價值。
如水同木:是桑科榕屬的植物。分布于印度、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錫金、越南、孟加拉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香港、云南、廣東、廣西等地,生長于海拔250米至1,200米的地區,常生于山坡水邊、闊葉林中、河邊、溪邊、林緣、林中、溪邊林中石縫、山谷林下和溪邊石上;
藥用 : 隱頭果味酸,性寒,和豬肉煎煮后食用,可以治療小腸疝氣;隱頭果及葉搗爛,外敷可以醫治腋瘡。
性味 :根:甘 、平。
效用 :根:清熱利濕 ,活血止痛。治濕熱小便不利,腹瀉,跌打腫痛。
02攀爬網或兒童探險(2選1)
01攀爬網
02攀爬網
讓孩子獨立自主的去激發自己的潛力。
提高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與執行能力。
03穿越空中索橋
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
橫跨“小漓江”兩岸
在廣闊的視野上
盡情地領略小漓江兩岸的奇異風光
04印土磚
土磚,一般是一尺長、6寸寬、4寸高。印土磚的工序多:先用木板制成磚模,挖粘土填于模具內,用木棰夯實,拆下模具,將磚坯曬干即成,此磚可保持數十年不壞,且擋風雨;也是很苦很累的活兒。俗話說:“重不過挑磚泥。”這種活兒,從“80后”的人,根本是沒見過,現在更是難得一見做土磚的。“11后”的小朋友可能聽都沒聽說過,但是今天學習到了土磚的制作方法,也感悟到古人的智慧,用最簡單的材料,抵御了數十年的狂風暴雨。
05人力犁田
在城里小孩子的印象里,農村的農作就是播種、施肥、收成,從來沒想象過還有“犁田”一說,把牛鞍套在牛肩上,連接犁環,人在牛后面把住犁柄,趕著牛繞圈前行,這便是犁田,一牛一人,在田間來回繞行,這是農村常見的勞作場景,犁田是農耕關鍵的一環,農民精耕細作,企盼春風化雨,豐收在望。挽起褲腳赤腳在田里游走,由一開始興奮到之后的疲勞,能夠忍受時間和欲望的煎熬,管理和舒緩情緒,不抱怨現狀,不畏懼失敗,目標清晰,專注力強,竭盡所能,才能最終體驗到成功的成就感。
06插秧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當孩子好奇地發問:“爸爸,媽媽,我們吃的米是怎么來的?”你卻不知如何作答;與其讓孩子通過枯燥的書本和雜亂的網絡認識一個錯誤的世界,不如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身驗證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彎腰插秧,知道食源的珍貴,明白做人應該彎腰謙遜,去真切的體驗何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07顆粒歸倉
愿你飛向向往的生活
收成之后需要將糧食儲藏,在未來的日子里需要食用時再拿出來。為避免糧食在儲藏的歲月里會發生變質或腐壞,所以要將糧食放進專門的糧倉進行貯藏。同學們用扁擔將打包好的糧食挑到指定地點,下一位同學用獨輪車將糧食運送到糧倉進行接力。
08風箏DIY
兒時的我們,總有很多美好的童年回憶,我們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在空曠的田野放飛風箏,手拉著線繩,時松時緊,飄搖的風箏活潑似飛鳥,在天空承載著我們對自由的渴望對夢想的追逐。
與他們的電子游戲相比,我們的童年雖然物資匱乏,但是更為純真,在風箏上畫滿喜歡的圖案,寄予美好的希望,灑滿陽光的田野里,酣暢淋漓的歡笑、奔跑,讓風箏帶著他們的夢想起飛。
09拓展小游戲
增加學生們的互動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
(由景區講解員自行安排)
行程簡介
09: 30:抵達麗田園,集合、整隊,稍作休息
09:40:植物認知:麗田園原始森林內花草樹木種類繁多,許多植物擁有著藥用價值,帶領同學們認知花草樹木的種類知識及其生活習性與藥用價值。
如水同木:是桑科榕屬的植物。分布于印度、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錫金、越南、孟加拉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香港、云南、廣東、廣西等地,生長于海拔250米至1,200米的地區,常生于山坡水邊、闊葉林中、河邊、溪邊、林緣、林中、溪邊林中石縫、山谷林下和溪邊石上;
藥用 : 隱頭果味酸,性寒,和豬肉煎煮后食用,可以治療小腸疝氣;隱頭果及葉搗爛,外敷可以醫治腋瘡。
性味 :根:甘 、平。
效用 :根:清熱利濕 ,活血止痛。治濕熱小便不利,腹瀉,跌打腫痛。
10:00:攀爬網或兒童探險(2選1):讓孩子獨立自主的去激發自己的潛力。提高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與執行能力。
10:30:穿越空中索橋:橫跨“小漓江”兩岸,在廣闊的視野上,盡情地領略小漓江兩岸的奇異風光
11:30:午餐,包水餃或團隊餐(8菜2湯),(根據當天采購菜各別菜會略做調整,不含桌差、參考菜單附后)
13: 00:印土磚:土磚,一般是一尺長、6寸寬、4寸高。印土磚的工序多:先用木板制成磚模,挖粘土填于模具內,用木棰夯實,拆下模具,將磚坯曬干即成,此磚可保持數十年不壞,且擋風雨;也是很苦很累的活兒。俗話說:“重不過挑磚泥。”這種活兒,從“80后”的人,根本是沒見過,現在更是難得一見做土磚的。“11后”的小朋友可能聽都沒聽說過,但是今天學習到了土磚的制作方法,也感悟到古人的智慧,用最簡單的材料,抵御了數十年的狂風暴雨。
13: 30:人力犁田:在城里小孩子的印象里,農村的農作就是播種、施肥、收成,從來沒想象過還有“犁田”一說,把牛鞍套在牛肩上,連接犁環,人在牛后面把住犁柄,趕著牛繞圈前行,這便是犁田,一牛一人,在田間來回繞行,這是農村常見的勞作場景,犁田是農耕關鍵的一環,農民精耕細作,企盼春風化雨,豐收在望。挽起褲腳赤腳在田里游走,由一開始興奮到之后的疲勞,能夠忍受時間和欲望的煎熬,管理和舒緩情緒,不抱怨現狀,不畏懼失敗,目標清晰,專注力強,竭盡所能,才能最終體驗到成功的成就感。
14: 00:插秧: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當孩子好奇地發問:“爸爸,媽媽,我們吃的米是怎么來的?”你卻不知如何作答;與其讓孩子通過枯燥的書本和雜亂的網絡認識一個錯誤的世界,不如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身驗證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彎腰插秧,知道食源的珍貴,明白做人應該彎腰謙遜,去真切的體驗何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4: 30:顆粒歸倉:收成之后需要將糧食儲藏,在未來的日子里需要食用時再拿出來。為避免糧食在儲藏的歲月里會發生變質或腐壞,所以要將糧食放進專門的糧倉進行貯藏。同學們用扁擔將打包好的糧食挑到指定地點,下一位同學用獨輪車將糧食運送到糧倉進行接力。
15: 00:風箏DIY:兒時的我們,總有很多美好的童年回憶,我們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在空曠的田野放飛風箏,手拉著線繩,時松時緊,飄搖的風箏活潑似飛鳥,在天空承載著我們對自由的渴望對夢想的追逐。
與他們的電子游戲相比,我們的童年雖然物資匱乏,但是更為純真,在風箏上畫滿喜歡的圖案,寄予美好的希望,灑滿陽光的田野里,酣暢淋漓的歡笑、奔跑,讓風箏帶著他們的夢想起飛。
15: 30:拓展小游戲:增加學生們的互動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由景區講解員自行安排)
17: 00:結束愉快的麗田園之旅乘車返回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