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南少林寺遺址簡介:
據歷史記載,中國的少林寺,差不多有10處之多。最有名的當屬河南登封少林寺,建寺最早、影響最大。其次是福建省晉江市東門外的泉州東禪少林寺。在中國武術發展中的貢獻,也以這二者為最,傳奇故事頗多。
福建泉州東禪少林寺,相傳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智空入閩所建,址在清源山之東岳山麓,一向為我國南禪及南少林武術之中心,聲名遠播。自唐宋元明清以來,歷經三廢三興。據清代《西山雜志》記載,唐天佑元年(公元907年),“少林寺反王審知附梁,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詔修;南宋景炎元年,“清源少林寺千僧蒲壽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次被毀,明洪武十年,州官黃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毀,火燒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師避禍民間,繼續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復明。部分武僧逃入德化避難,其藏身地一直是個謎。
近來有人證實,泉州市德化縣福建省著名的戴云山脈是當年南少林武僧的落腳點。在乾隆年間,一代武林宗師洪熙官進了泉州少林寺,拜至善禪師為師,繼續發展南少林拳。后來他在廣東佛山習武、開館授徒,培養出了南少林拳王黃飛鴻,后又由黃飛鴻弟子傳至香港,并遠播東南亞及美國等地?,F位于東岳山腳下的泉州市少林寺,挖出了大量唐宋時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構件之后,位于南安石井鎮埭頭村的顏崗寺又發現了一處“南少林五祖”之一的墓塔,為 “南少林發源地在泉州”的說法再添一重要左證。正在施工的泉州南少林寺二期工程在復建天王殿工地上,已陸續出土一批唐宋時期古石礎、石柱、石塔剎、藥碾槽、宋瓷花瓶等珍貴文物。此間考古人士稱,這是南少林考古的又一新發現,進一步印證了泉州南少林遺址歷史。但所有這些的證據還是難以服眾,最重要的一點是無直接記載“少林寺”的字樣,但它對我國的宗教與佛教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介紹
武俠片、武打書中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而少林之中,又分南北少林。泉州少林寺,原名“鎮國東禪少林寺”,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寺。清末成書《少林拳術秘訣》稱:"斯時國內有兩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閩中"。唐豪考證認為:此"閩中"少林即泉州少林,從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
從唐代到清代,泉州少林寺歷經三興三廢,到了1992年10月,泉州南少林寺才又重建,所以其實現在看到的南少林寺文化底蘊不足,因為建筑物都是新建的。
它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脈東岳山下。山下有一塊提示牌,寫著“少林寺600米”,但實際步行的話遠不止600米,大約一公里左右才能到達山門。
這里絕不辜負你對武打片里面少林寺的期待,它的建筑氣勢磅薄。經過山門后,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然后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雄寶殿、觀音閣及藏經閣,左右有羅漢堂、達摩堂、執事館、祖堂等。山門口還有演武堂,是進行武術表演的地方。另外,還有個少林寺文化廣場。
寺院結構隨著山體層層遞進,兩邊的廊廡上雕刻著使用各種拳法棍法的武僧。觀音閣里面的觀音造型也是這里的一大看點,她是由兩塊非洲菠蘿格紅木雕刻而成的,高達12米。如果遇見武僧練習,那就更有意思了,武僧的練習,一般是早晨10:00在演武堂處,供參考。
過來拜個佛,看下南少林寺還是不錯的。如果愿意早起,還可以來看下傳說中的少林武術。但是要小心騙子。
開放時間
全年 9:00-17:00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