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海天佛國”石刻位于香云路旁的巨石上,是普陀山上標志性的摩崖之一。它就在法雨寺去往慧濟寺的山路旁,若是步行上山,一定不會錯過。“海天佛國”四字很好地概括了普陀山風景的特色,因此不少游人在此留影。
這處石刻是我國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所寫,每個字1米見方。這塊巨石上方還立著一塊小石頭,上面刻著“扶云石”,旁邊還題有“云海”、“別有天地”等摩崖,感興趣可仔細品讀。走到這里就快要到佛頂山山頂了,正好停下來拍張照,休息一會兒,再繼續向山頂的慧濟寺進發。
摩崖石刻絕大多數題刻文字均為楷體陰刻包括行楷。無論從鐫刻工藝還是視覺效果來說,山崖摩刻不宜草書,唯有楷書才會產生較佳的視覺效果。楷書是由隸書經過長期發展演變慢慢退化而成的。從總體看,楷書呈長方形,結體比隸書緊密,用筆也很豐富細膩。楷書風貌端莊、雄壯,能與佛教勝地、山海景色所營造的氣氛諧和,表露了書法上的“妙相莊嚴”。其代表作如:
“海天佛國”“磐陀石”“白華山”均系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所書。“海天佛國 ”題刻于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每字一米見方,書于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石因題得名,在石上有“云扶石”,石旁有“云海”“別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