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國唯一海外交通史專題博物館
簡稱“海交館”,其舊館在開元寺內設有古船陳列館,展示著一艘1974年后渚港出土、國內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是中國自然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新館座落在泉州市區東湖公園東側,象一艘揚帆起航的大海船,內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館、中國古代船模館和泉州民俗文化陳列館四個展館,藏品一萬余件,有不少舉世聞名的文物瑰寶。其中毗濕奴石雕像為我國僅見的印度教文物,是十四世紀中印文化交流的見證,尤為珍貴;陳列有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是研究我國宗教歷史的珍貴實物史料;另有數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見證了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發展歷史、我國與亞非各國的海外貿易與友誼。
1959年,在中央文化部鄭振鐸部長和國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長的倡導下,成立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泉州海交館)。
它標志著我國的航海交通歷史開始進入博物館這個神圣的殿堂。它以光輝燦爛的中華海洋文明,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征服海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近50年來,泉州海交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今天中國海交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以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海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泉州海交館現有三個專題館:分泉州海外交通史館、古外銷陶瓷館、宗教石刻館。館內設立的“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中心”是全國性學術研究組織,出版刊物《海交史研究》。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425號
類型:博物館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595-22100561
開放時間:
8:00-17:00,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博物館現在閉館中,2017年8月15日重新開放)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介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國內一個以海外交通史為專題的博物館,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創建于1959年,原址位于佛教寺院泉州開元寺院內東側。1991年2月,新館主樓于東湖街落成。2003年,在主體樓東側又建成了“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這些都屬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一部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主題是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博物館內的基本陳列有“泉州古船館”、“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伊斯蘭文化陳列館”、“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古船陳列館是其位于開元寺內的舊館,共分2層,主要陳列1974年從泉州灣后渚港發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隨出土物,值得看的當屬館內的宋代海船模型。宋代海船于1974年在泉州灣后渚港出土,為當時國內發現年代早、體量大的宋代海外貿易海船,伴隨該船出土的還有大量文物,彌足珍貴。新館則十分長知識也能使人覺得富有樂趣,在這里你可以見到十種不同的十字架;可以知道為什么泉州寺廟多處能看到泰米爾文;可以看到絲綢之路當時出口的絲綢和陶器的樣子;也能知道當年抵抗倭寇用的是什么武器;更可以看到非常多不同的宗教墓碑。對于喜歡博物館、喜歡研究歷史或者喜歡船模型的人來說,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個值得一游的景點。這里充分的展現了古代泉州商貿、宗教以及航海等情況。而且館內人很少,十分的清凈。如果帶孩子出游的話,你也可以帶孩子來此長點知識。
開放時間
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開放;全年 周一 全天不開放
優待政策
老人:65周歲(含)以上老年人,免費
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免費
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
離休干部:憑有效證件,免費
兒童:6周歲(含)以下兒童(由成人陪同),免費
導游:持國家旅游局頒發的有效期內的導游證,免費
記者: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免費
未成年人:6周歲(不含)-18周歲(含)之間,優惠
學生: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含職高、中專、技校)在校學生,憑有效相關證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