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長春市是吉林省的省會,是吉林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吉林省的中北部,是東北三省的中心,未來東西走向的第三條“歐亞大陸橋”的交匯點。長春市地處中溫帶,松遼平原中部,地勢平坦開闊,市區海拔在250米~350米之間。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特點是四季變化分明:冬季嚴寒漫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年平均氣溫4.8℃,1月份最低,平均氣溫為-16.4~-18.1℃,最低氣溫為-39.8℃。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2.7~23.2℃,最高溫度39.5℃。夏季氣候涼爽,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令人賞心悅目,素有“塞北春城”之稱。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冰天雪地,一派“北國風光”,令人流連忘返。長春市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成為工業基礎雄厚,農業資源廣闊,商業繁榮興旺,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知識經濟密集,在全國舉足輕重的副省級中心城市。長春市的文化底蘊深厚,是著名的科學文化城,長春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光電子技術的搖籃、生物技術的搖籃、應用化學的搖籃……在光學、精密儀器、激光技術、高分子材料、生物制品、超導、汽車等方面的研究均居國內領先水平。新中國第一輛國產紅旗牌轎車、第一輛載重汽車、第一輛鐵路客車、貨車和地鐵電動客車、第一鍋光學玻璃、第一臺紅寶石激光發生器、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第一臺激光器、第一塊合成橡膠等等,都誕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另外,在中國電影事業占有重要地位的長春電影制片廠,也豐富了該市的文化藝術內容。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集團)是新中國的電影搖籃,曾拍攝出多部優秀經典影片,培育了幾代著名電影藝術家,也為全國各地電影廠和影視機構輸送了大批的業務骨干,所以長春還有“電影城”的美譽。長春還是一座雕塑城,已經舉辦了七屆國際雕塑展和首屆長春國際雕塑大會,還傾力興建了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和雕塑藝術館。在幾百位中外藝術家的傾心打造下,雕塑藝術已經成為長春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長春,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風光秀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凈月潭森林旅游區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6.5平方公里,區內保持著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有完備的服務設施和眾多游覽娛樂項目,夏可消暑度假,冬可滑雪觀光。長春市也是一座“森林城”,全市園林綠地面積達5537公頃,公共綠地面積達160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6358公頃。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38.3%,位于全國大城市前列。偽滿皇宮是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故殿。農安縣城內的遼代古塔,造型藝術別具一格。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還使長春成為冰雪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集觀光、健身、娛樂于一身。長春市還推出長白山觀光游、冰雪霧松觀光游、殖民遺跡游、科技文化游、邊境游、風景名勝游、高句麗古跡游、向海觀鳥游、度假游、民俗風情游、草原風光游、鹿鄉觀光以及國際旅游線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來長春旅游觀光。
長春市的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開通了長春—四平、長春—吉林、長春—營城子高速公路。長春—四平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主干線,是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路還與遼寧高速公路連接,可直達沈陽、大連、北京。
長春有兩個比較大的汽車客運站:
黃河路客運站,靠近火車站,坐6、306、362、270路等可到。主要是發往省外的一些中遠途客運。
衛星路客運站,位于人民大街衛星路附近,可乘坐6、306、270、120路等。這里主要以發往吉林省內各市縣的汽車為主,且全部走高速公路。
2005年8月27日起正式投入運營的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地處長春市東北部的九臺市東湖鎮與龍嘉鎮交會處,位于長吉高速公路距長春東出口18公里處,距長春市公路距離為21公里,距吉林市公路距離為62公里。所有抵達長春和由長春離港的航班,都起降于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機場交通:直達機場的主要公路有5條,其中長吉高速公路是最方便快速的,其他4條為長吉南線、長吉北線、長石(石頭口門)公路和雙(雙陽區)龍(龍嘉鎮)公路。
機場巴士:在全安廣場(民航賓館附近)發車,6:00至17:00逢整點發車,40分鐘可到,票價為20元。機場-民航賓館-人民廣場的班次是隨航空動態發車。從市區打的到機場需要80元左右。也可以坐高鐵到機場。
出租車起步價為5元/2.5公里,超2.5公里后1.3元/公里+50%空駛費(即約為2元/公里)。
長春目前只有一條輕軌線,線路主要走城市邊緣地區,繞北、西、南三邊。主要經過長春火車站、孟家廣場、靖宇廣場、長春明珠、會展中心、東北師大、凈月潭、滑雪場、長影世紀城。
票價按照距離遠近分為2元、3元、4元。
長春站首車時間為6:00,末車發往長影的時間為18:26、發往衛星廣場的為21:00;長影的首末車時間為6:25—19:30;衛星廣場發往長春站的末車時間為21:00。
長春站位于市區北部、人民大街的最北端,是東北地區第三大客運站。京哈、長白、長圖鐵路呈大十字型在這里相交,通達國內數十個大中城市,有始發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列車。
長春到另外兩個東北省會城市沈陽如果坐動車組列車需要2個小時07分鐘,到哈爾濱需要1個小時46分鐘,而到首都北京則需要6個小時多一點。
如果要從火車站附近趕去坐機場大巴可以乘坐361路民航賓館(全安賓館)下,或打的7元錢左右就到了。
長春公共汽車、專線巴士密如織網,出行非常方便,大部分為無人售票車,上車不論遠近每次1元。
長春美食融南北大菜,東西風味,集川、魯、京等各大菜之精華,尤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而深受國內外旅游者的青睞。
長春的名菜多以長白山的人參、鹿茸、熊掌、飛龍、雪蛤、松茸蘑等珍稀產品為原料,經科學配膳,精工烹調而成,藥膳結合,頗負盛譽。其中長白山珍宴、雪衣豆沙、梅花鹿宴、翡翠人參茅臺雞、紅花熊掌等最負盛名。
滑雪長春的冬天就是滑雪愛好者的天下,凈月潭滑雪場總是人滿為患,蓮花山滑雪場情況稍好點,但是交通不太方便。如果不是太會玩滑雪這種運動,就應該敞開心盡情體驗它的刺激,不要太謹慎小心,太注意動作要領了,這樣反而會失去放松、摔交得來的樂趣。電影藝術長春做為全國有名的電影城,這一娛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不用跑到長春的電影院去欣賞一部大片,而是去長影世紀城和長春電影城這樣的主題公園近距離接觸電影藝術。這兩個地方不光可以看到高科技的3D、4D電影,還能了解電影制作的過程,甚至有機會自己出演電影中的角色。
古時候的長春
現在的長春城只有200年的歷史。但是歷史上他有許多其他名稱。這個古老的城市曾經多次更名:“喜都”、“何龍”、”天罡“(漢朝)、“書山”(唐朝)、“隆州”(遼代)、“寬城”(晉代)。最終,寬城被蒙古軍摧毀,除了在歷史史冊上提到之外,什么都沒留下。
1800年(清朝),嘉慶皇帝決定建造一個小鎮,作為從首都北京到長白山(清朝皇室圣山)的路途中的一站。嘉慶祝福這個重生的小鎮并取名:“長春”。在一些傳說中,這個新名稱來自乾隆皇帝(嘉慶的父親)的一副對聯。這副對聯是在乾隆黃帝前往長白山的路上所寫的,用以贊頌長春地區春天一般的夏季。
半殖民時期
第一次中日戰爭(1894-1895)之后,日本的擴張欲望加劇,包括計劃侵占奉天省(今遼寧省)東部地區。這種擴張欲望在俄羅斯、法國和德國的干涉下落空,最后清政府用白銀贖回了遼東半島(大概3000萬兩)。最后,俄羅斯擄奪了在這片土地上修建鐵路的權利。
1896年,俄羅斯在長春修建了一個火車站和一個定居點。
1906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羅斯,獲得了在中國東北南部修建鐵路的權利。長春成為日資南滿鐵路和俄羅斯所有的中國東部鐵路的交匯點。這里有鐵路維修點和始發自長春到韓國和內蒙古的鐵路支線。1910-1911年間,滿洲的很多地方都發生了肺炎疫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滿洲。這一地區的首領張學良帶領他的軍隊撤退,并且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國際聯盟調解上。
1932年3月1日,這個城市的名稱被改為新京,滿洲國首都,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指派為當地的監督員。新住戶給這個城市設計了一個擁有寬闊街道和現代化的公共設施的宏偉藍圖。這個城市在經濟和基礎建設方面迅速增長,還在戰時負責給日本提供物資。
內戰
1944年8月20日這個地區被再次轉手,蘇聯軍隊接手了長春。他們一直待到1946年4月4日,并且帶走了所有他們可以帶走的機器和物資。這個時候,中國軍隊接手了這個城市。兩個月后,內戰爆發,長春再次成為戰場。
1948年5月到10月之間,國民黨軍被共產黨解放軍包圍了。國民黨軍隊從市民那里掠奪食物,共產黨人禁止任何人離開這個城市。最后,國民黨軍投降,共產黨取得勝利。
今天的長春
內戰之后,1954年9月,長春成為吉林省省會。今天,它成為一個安靜的北方城市,正如戰前那樣享受著短暫多風的春天和涼爽的夏日。同時,它也是國內重要的光學研究中心以及汽車、火車制造基地。
今天,在列強爭奪鐵路修建權幾十年之后,新的火車軌道已經鋪好。2010年5月27日,中國最快的高鐵,速度達到380公里/小時的380A交付使用,這個城市繼續書寫著自己的歷史。
長春市四季分明。春季較短,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炎熱天氣不多;秋季氣爽,日夜溫差大;冬季漫長較寒冷。年平均氣溫4.8°C,最高溫度39.5°C,最低溫度-39.8°C,日照時間2,688小時。夏季,東南風盛行,也有渤海補充的濕氣過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秋季,可形成持續數日的晴朗而溫暖的天氣,溫差較大,風速也較春季小。
長春市是吉林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樣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和新中國電影工業搖籃,有著“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的美譽。長春為中國建成區面積與建成區人口的第九大城市。長春一名是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沖”,是作為當時肅慎祭天儀式所用的祈福之語,又因為那時的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以后逐漸用“茶啊沖”取代了喜都成為當地的地名,音譯過來就是長春。年輕又充滿活力的長春在其二百余年的近代城市的發展歷史中,以其年輕而美麗著稱于世,并躋身于國內特大城市之列。
【電影文化】
長春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其電影文化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通常簡稱為“長影”,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的籌備工作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開始了,并且其今后在中國的電影事業中一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992年,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這里創辦,其是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準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電影節為每兩年舉辦一次,與中國電影華表獎隔年舉辦,其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并稱為“中國四大電影節”。長春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并且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作為電影節的評委。
【汽車文化】
長春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更是享譽盛名的汽車城,其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而這里的汽車文化更是讓長春人引以為傲。中國的第一座汽車廠是誕生在一片荒原上,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12月訪蘇之時,與當時蘇聯政府商定由其全面援助中國建設一個年產3萬輛的中型卡車制造廠。1953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車制造廠的奠基典禮上,毛澤東主席為奠基題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1956年7月15日,工廠全面建成,中國第一輛自己生產的解放牌汽車就是從這里出來的。以后,第一汽車集團在長春這片熱土上書寫了一頁又一頁燦爛輝煌的成長篇章。長春這座年輕的城市不僅開創了中國“行走”工業的歷史,更是書寫了一幅中國汽車工業的民族史詩。
【當代建筑】
偽滿皇宮為中國清朝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充當為偽滿洲國皇帝時所居住的宮殿,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占中國東北并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現如今已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偽滿皇宮由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組成,現在被命名為偽滿皇宮陳列館和偽滿帝宮陳列館。博物院成立后于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游客,開始被命名為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在2001年2月18日正式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這里本著對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實現“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
【傳統藝術】
東北地區特有的民間戲曲藝術形式二人轉,俗稱為“蹦蹦”,以其地道的“關東情、關東味兒”而深受人們喜愛。二人轉形成于清朝末年,按照通常的說法是從東北大秧歌、民歌與河北蓮花落等藝術形式融合演變而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一人表演的單出頭、二人表演的二人轉以及多人表演的拉場戲三種。二人轉所表演的素材主要出自戲曲小說、評書鼓詞和民間傳說故事和社會新聞等,以關東百姓喜聞樂見的古代英雄好漢、男女愛情和忠孝節義類的故事為主,比較有名的如《西廂》、《藍橋》、《楊八姐游春》、《燕青賣線》、《潯陽樓》等。二人轉所演唱的都是人人聽得懂的大白話,再配以從生活中所提煉出來的藝術動作,使觀眾感覺特別的親切。
作為吉林省會,長春無疑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二人轉是在東北民間流行最廣的一種藝術形式, 長春和平大戲院的二人轉,說、唱、扮、舞、絕的新興搞笑演出風格,已形成濃郁的關東文化特色品牌藝術,成為長春娛樂行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現已有四個演出劇場,于小飛、翟波、魏三等都是從這個搖籃中走出的二人轉明星。
而在市區中心的新民廣場和友誼商店,每到傍晚常有市民自發表演東北傳統的“大秧歌”,舞蹈歡快而樸素,是民間藝術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