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漳浦縣,閩南金三角南部縣份,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沿海縣,唐垂拱二年(686年)置縣,明以后素有“金漳浦”美譽。漳浦縣是著名僑鄉和臺胞祖籍地[1] ,全縣去臺人員1.2萬人,臺屬2.6萬人,在2300萬多臺灣人中漳浦籍占200多萬。
漳浦縣有南溪、鹿溪、佛潭溪、赤湖溪、杜潯溪、浯江溪等河流,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氣溫21.8℃。海岸線216千米,大小島礁178個,海灣6個,港灣5個。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廈深鐵路、漳州沿海大通道過境,水運有下寨和舊鎮碼頭。沈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設有3個互通口。
漳浦縣是一個千年古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人口大縣、農業大縣、海洋大縣 、資源大縣、新興臨港工業縣。境內打造臺灣古雷石化產業基地(千億產業群)是一個臺商投資密集地,改革開放后成為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級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2月,漳浦縣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風景名勝
編輯
雨查頂
雨查頂地處漳浦縣赤嶺畬族鄉山坪村,山平村雨查頂有一座神奇的廟,名曰:閩南雨霽頂三官大帝廟,又名三界公廟,始建于明宣德年間(1430年)重修于清康熙中期。至今保存有明清8塊石碑。占地總面積近60畝,總建筑面積約500多平方米。然而主廟建筑奇特,國內外罕見,為圓頂涼亭,面積不及40平方米,神然占位不及2平方米。據說雨霽三官大帝神位地處覆鼎金穴,廟址神點,堪稱靈異。不能構筑土木廟宇,一建起就會遭回祿焚燒,屢試不爽。神卜只允石砌神壇,蓋頂空墻。形成慣例,流傳至今,每年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不遠萬里來此廟參觀游玩(上香),如今已成為閩南重點旅游景區之一。[23]
古雷港
古雷港5000噸級碼頭
古雷港經濟開發區位于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與臺灣隔海相望。2006年4月,福建省政府批準設立福建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26日,經國家發改委公告確定為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開發區規劃總面積153.81平方千米,將重點發展新型電子材料、新型船舶修造、重化工等產業群。到2015年,古雷將建設北、中、南三大片區,分別作為行政居住區、重化工啟動區、臨港工業區,屆時現代化臨港經濟區將成形;到2030年,古雷將形成東、西、南三個大區域,還將規劃填海造地,發展高等院校和科研基地,完善港區內部建設。[24]
臺灣農民創業園
臺灣農民創業園
臺灣農民創業園由于與臺灣特有的地緣關系,福建是臺灣農業資金最集中的地方。早在2005年初,福建省的漳浦縣和福清市便開始規劃創辦“臺灣農民創業園”,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成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使之成為臺灣農民創業乃至兩岸農民感情交流的平臺。
剪紙
漳浦剪紙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濃郁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的美感,在中國民間藝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更以剪紙構圖豐滿勻稱、線條連貫簡練、細膩雅致的藝術特色,受到高度贊揚。[25]
中共靖和浦縣委
1931年冬,鄧子恢同志在車本、山城點燃了革命烽火,中共靖和浦縣委就在這里誕生。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在毛澤東同志關懷指導下宣告成立。在中共靖和浦縣委帶領下,漳浦老區人民與紅軍血肉相連,浴血奮戰,用鮮血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為共和國誕生作出了突出貢獻。[26]
東南花都
東南花都花博園
花博園位于漳浦縣馬口,國道324線漳州閩南百里花卉走廊的中心地段,是國家批準的第一批“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國家科技部授予的"現代農業園區”。
古雷海灣
古雷濱海風景旅游區位于漳浦縣古雷半島東面的菜嶼列島。以沙洲、紅嶼、井安、巴流島、菜嶼、橫嶼等二十三座大小不一的島嶼自西往東組成,海天蒼茫,巖崖嶙峋,遠遠望去,有如飄浮在青云之上的蓬菜仙山。島嶼形成于地理歷史上的強烈的地質構造運動,裸露的花崗巖體在海浪風沙的雕琢下,逐漸地割、分離成大大小小的花崗巖石蛋,形成了千奇百怪,形狀各異的花崗巖地形地貌。其中以紅嶼巨型風動石為代表的風動石群、世界罕見的浪動石、唯妙唯肖的鯊魚石生命之門、魚網石,以及幽深的洞穴、累累的卵石、徒峭的崖石、五個質地優良的沙灘。[23]
西湖公園
漳浦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位于縣城內,東臨麥市街、西通金鹿路、南臨龍湖路、北接青年路,占地面積230畝(包括已建的青少年宮和兒童樂園),其中陸地140畝,湖面90畝,周長1953米。公園是以水系為主要景觀的文化休憩綜合性公園,具有中國古代園林造園藝術,各景區配景亭、榭、曲廊、小橋等建筑小品。
漳浦西湖歷史悠久,始建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這里南臨鹿水,遠處是蜿蜒數十里的梁岳群峰,遠山近水相映,風景如畫,“湖澤儲英”是漳浦十景之一。1995年,為把歷史名勝建成現代名園,據此一隅湖面,依湖造園,聘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彭一剛教授親自設計,并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北師大啟功教授為西湖公園橫匾賜筆。
天福茶博物院
天福茶博物館
茶博物院于2000年元月8日奠基,2002年元月7號開院,整個博總占地80畝(5.3公頃),建筑總面積6000余平方米,是界最大之茶博物院。博物院4幢主建物:(1)主展館:主要展示茶的歷史、中國茶文化及茶葉產銷狀況、世界主要產茶國的茶情及天福集團的發展歷程等;(2)茶道教室:一樓高有專業茶藝表演廳和溢和軒、品茗閣等優雅的品茗場所,兼作茶道教學。二樓為設施先進的國際會議廳;(3)日本茶道館(?;垅郑喝毡臼酵ピ杭安枋?,設有精亭、儉亭、敬亭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時代風格的日本茶室;(4)書畫館(廳石齋)內設三個展廳。主展廳展示本館收藏字畫,活動展廳不定期個人工主題書畫展;二樓設聊誼廳不定期舉辦筆會及現場揮毫;廳石齋主要展售各種廳石、雕刻等工藝品。博物院內還有漢亭、唐山、宋橋、元塘、明湖、清池、蘭亭曲水、武人茶苑、茗風石刻、示苑茶園等造景設施。環境幽雅自然,是一個集學術研究、文化傳承、教育娛樂為一體的茶文化大觀園,參觀者能在娛樂中獲得茶學知識,認識茶葉,了解茶藝及傳承茶文化。[23]
威惠廟
漳浦威惠廟
威惠廟,位于漳浦縣縣城西郊西宸嶺南麓西廟村,漳浦綏安工業開發區南端,國道324線西北側。廟座北朝南,背靠金猴椅山,傍臨鹿溪,前方是一片平川沃野,遠處是梁山九十九峰如列戟,四周綠樹翠擁,山川秀麗,風景旖旎。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閩南重要的旅游勝跡之一。[23]
抽象畫廊
六鰲抽象畫廊
抽象畫廊游覽區位于漳浦縣六鰲半島東部的嶗岈山。其東面正臨臺灣海峽,西面越過二千米寬的半島即為舊鎮海灣,南、北面為連綿九千米長的黃金沙灘和茂密的防風林帶,四周環境空闊,盡得海天之勝。嶗岈山以奇特的地質地貌和優美的海濱風光,被中科院等考察國家風景區的有關專家譽為“抽象畫廊”,周邊的沙灘也被認為是“真正的黃金海岸”,是“旅游資源的精品”。景區臨近省道漳云線,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15 千米,海上距廈門島僅30千米。交通極為便捷。景區規劃面積 5000 畝,景區以嶗岈山為中心,在大面積的綠化帶和大海之間展開,形成以海蝕地貌游覽區、海濱浴游樂區和度假村三大項目。規劃了游艇碼頭、浴場、畫畫軒、望海亭、觀濤廊以及管理處、賓館、海味館等休閑旅游的服務項目,形成了以海蝕地貌、觀光旅游和濱海浴場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旅游區。
濱?;鹕降刭|公園
漳州濱?;鹕絿业刭|公園,是全國第一批區獲得國家級地質地貌的火山公園,也是我國濱?;鹕骄坝^規模最大、保持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濱海地質地貌公園。它位于福建閩南“漳州市所轄下的漳浦縣與龍海市交界處”為閩南金三角的南側。該景區西北面距漳州市區40多千米,福州220多千米、泉州120多千米;東北端距廈門50千米;西南端距廣東汕頭120多千米、廣州280千米。景區地處在我國東南沿海人口密集,經濟發地帶的中間地段,是海陸空立體交通最發達,最便捷的地區。[27]
林進嶼濱?;鹕骄皡^
漳州濱?;鹕絿业刭|公園[28]
北起龍海市交界處琦沙灣,經香山半島,江口灣,皇后乳,煙樓山,后蔡灣至整尾嶼半島,景區海岸線全長18千米,在景區的海域內有二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南碇島,經國內外專家確認為世界極為罕見、保持得較為完美的、珍貴的古火山地質地貌資源景觀。林進嶼景區濱海火山地貌,既有極高的科研、科教值,也具有較高的旅游觀賞價值。景區內的火山地貌屬于新生代中新世紀2861萬年前及1541萬年前、1320萬年前100余萬年前均為陸地間斷性多次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產物。有完全裸露巨大火山頸景觀、海蝕熔巖平臺景觀、玄武巖球狀海蝕畫廊景觀、玄武巖熔巖錐群景觀、柱狀玄武巖浪蝕崖景觀、海蝕埋藏型熔巖景觀、海蝕熔巖洞等大規模成片的自然景觀。除了這些神奇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以外,還有令人驚呀可與夏威夷相媲美的優質沙灘,專家鑒定這是國家特級沙灘。這里沙灘從沙質、水質、沙灘平緩度、空氣指數周邊環景均達到優良指標。這是一個保持著原始待開發的特大型的天然浴場,是中國南方的“北戴河”。進嶼景區屬于亞熱帶海洋氣候,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氣溫在21懾氏度。[28]
趙家堡
趙家堡
漳浦縣城東南35千米湖西鄉碩高山西北麓。南宋亡時,宋宗室起若和與黃侍等廣東崖山逃至漳浦,避難隱居。明萬歷年間,其第十世孫趙范在這里建堡,以后趙范之子趙義又加以擴建?!巴觇禈恰庇谌f歷二十八年(1601年)冬,城堡于萬歷三十二年 (1604年)夏,先后動工,歷20年方次第完成。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樣建造。整個建 筑群由兩部份組成,初建的舊樓,舊堡為主體部分。樓為三四合式四方樓,高20米,占 地484多平方米,每層16間,東48間,樓門鐫刻“完璧樓”三字,取“完璧歸趙”之意。 樓外環以石基土堡,三合土堡墻高6米,寬2米多,上有垛口。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門題刻“東方鉅障”,西門題“碩高居勝”,南門題“丹鼎鐘祥”,唯北門沒有題額。天井中筑一條地道通東門外。“完璧樓”及其環衛土堡俗稱“內城”。另一部分是趙義建的五座進府第,每座30間,共150間,俗稱“官廳”。每座第5進為2層樓,系內眷住?,F仍保存完好。官廳前面廣場有魚池水閣,池上筑有精致的“汴派橋”。此外還有 進士坊、修竹花園、輯卿小院、聚佛寶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讀書處”、 “云巢”等。這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周圍約一千米半,面積約半平方千米。中國著名古建筑、文物考古專家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等來此參觀考察時, 不勝贊美,并留言“遺址豐富,建筑尚存,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遺址,其布局立意,處處猶以汴京之舊,使人重溫宋史,更覺有勝文獻之記載。”[29]
烏石媽祖廟
漳浦縣旅游交通導覽圖
位于舊鎮鎮,里面供奉著一尊媽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用沉香木制作的之一。廟宇座山望海.風景秀麗.每年都有一大批臺胞過來祭拜、交流。
特產美食
編輯
赤嶺鄉“油甘簽”
赤嶺鄉盛產荔枝、龍眼、油甘(一個野生水果)、芭樂等等,每年春節期間,山平村開始每年一度的廟會,當地居民都會把油甘腌制起來做成和冰糖葫蘆一樣。
白石蘆筍
漳浦縣所產蘆筍,具有株梃、色白、肉嫩、味香等獨特優點,除制作罐頭外,是名貴的蔬菜,食之清爽可口,被譽為“龍須菜”。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等有輔助療效。1999年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蘆筍之鄉”。
丹山洋蔥
位于丹山(灶山)南麓的深土鎮,原叫“金泥”。土地大部分由海涂沖積沙泥形成,土層較深,加上眉力水庫、浯江橋閘等水源灌溉,盛產洋蔥。葉鞘基部肥厚呈鱗片狀,密集于短縮莖的周圍,形成鱗莖(蔥頭)。洋蔥粒大,含有糖分、礦物質、維生素和蒜素。鱗莖作蔬菜并供藥用。
霞美牡蠣
霞美鎮有灘涂面積2萬多畝,上游溪流注入,咸淡適宜,水生物豐富。 牡蠣肉質肥嫩,含蛋白質,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歷來是全縣海水貝類最大宗的產品。
黃埔楊梅
霞美鎮黃埔楊梅,屬晚熟品種,粒大籽小,色澤紫紅,肉嫩汁多,甘甜微 酸,風味獨特,俗稱“大烏楊梅”,維生素C含量極高,是夏令特佳品。鮮食有止渴生津、消暑解悶、化痰開胃等功效。還可制作果汁、果酒、果醬、果干和罐頭。
六鰲紫菜
六鰲鎮紫菜養殖面積發展到1萬畝。紫菜屬紅藻類,藻體呈膜狀,紫色或襟褐綠色,形狀隨種類而異,供食用。含蛋白質和碘、磷、鈣、膽堿等物質,有防治甲狀腺腫大、清熱利水、補腎養心和增進記憶等功能。
古雷鮑魚
古雷鎮鮑魚,高亦稱“大鮑”,體大殼薄,肉質細嫩,營養豐富,佐料燉食,味道鮮美,是海味珍品。除“海上田園”養鮑外,已建千畝“鮑魚城”,養跑面積5萬多平方米,產品暢銷國內和東南亞地區。貝殼,中藥名稱“石決明”,功能平肝、明目。
燈塔扇貝
古雷鎮以下安航標塔為標志的扇貝, 亦稱“干貝蛉”,殼略呈扇形,殼面褐色,有灰白至紫紅色紋彩。兩殼均有放謝肋右殼10條、左殼30余條。閉殼肌可制干貝,是名貴海珍品,味道鮮美,有降血壓之功效。前亭黃牛:原名“梅亭”的前亭鎮,多由玄武巖發育而成的棕褐色土壤,土質肥沃,牧草豐富,并秸桿氨化養牛,黃牛體強大,繁殖很快,肉役兼用。
杜潯酥糖
酥糖的主要原來為花生和麥芽糖,以香酥為優。其中比較著名的牌子有百年名店'協香酥糖'還有后來趕上的以品質,品種為競爭力的'綠興酥糖'等。
著名人物
編輯
漳浦縣是閩南古老的縣份,歷史上名人輩出,特別是明中期到清中期,七品以上的文官和五品以上的武官至少在五百人以上,著名的有高東溪、林士章、朱天球、盧維禎、黃道周、蔡世遠、蔡新、藍理(畬族)、藍廷珍(畬族)、藍鼎元(畬族)等。[30]
榮譽稱號
編輯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74[31] 。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