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宜蘭古稱"蛤仔雞",原為平埔族Kavalan人居住地,直到清朝才開墾成為城市。位于臺灣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朝海,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綿長的海岸線。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下,宜蘭盡攬雨水濕氣,故人稱"竹風蘭雨"。山林、沼澤、河塘遍布,山鳥與水鳥齊飛,為野生鳥類的新天堂樂園。宜蘭的特產種類多樣而具有特色--利用蘇澳冷泉做出來的“羊羹”,用木炭與甘蔗渣烘熏出來的“鴨賞”、經過熏制的“膽肝”及用金棗、李子腌制而成的“蜜餞”等,合稱宜蘭四寶。宜蘭以山水勝景取勝,北關、太平山、翠峰湖、棲蘭、明池、松蘿湖、神秘湖、福山植物園最為代表;人文風情則有頭城牽罟、二龍村賽舟、本地歌仔戲,還有致力田園鄉土體驗的頭城、北關、香格里拉等休閑農場,以及南澳純樸的泰雅風情;而規劃設計精良的冬山河游憩區、羅東北成運動公園,更是近年臺灣公共藝術、建設的里程碑。
宜蘭線是臺灣的傳統鐵路干線,從八堵到蘇澳,共設27站。
區間車、區間快車:以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瑞芳鎮、宜蘭市、羅東鎮、蘇澳鎮等城鎮為中心往復運轉。
東部干線對號列車:上行列車多以臺東、花蓮為始發車站,部份班次以蘇澳為始發車站,迄于樹林。下行列車多以樹林為始發車站,迄于花蓮、臺東及蘇澳。
另有部份列車為跨東、西干線行駛,可抵達基隆、臺北及臺中等西部干線大站。公路臺北與宜蘭間有臺汽客運聯絡,并延伸至蘇澳、南方澳。宜蘭、羅東為縣境的交通樞紐,境內交通以宜蘭客運為主,宜蘭市有宜興客運通往員山、永鎮,由羅東鎮可通往三星、大同鄉;另有臺汽客運自宜蘭、羅東通往太平山、梨山、南山等地。雪山隧道(HsuehshanTunnel):為北宜高速公路(國道五號、又稱蔣渭水高速公路)之間,隧道全長12.9公里,開通讓臺北到宜蘭臺2線、臺9線的路程,從2小時縮短為50分鐘即可到達。雪山隧道開通之后,民眾前往宜蘭、花蓮和臺東地區旅游更為方便。
宜蘭著名的特產、鄉野美食,也是老饕們的最愛,其中利用蘇澳冷泉做出來的羊羹、用木炭與甘蔗渣烘熏出來的鴨賞、經過熏制的膽肝、以金棗或李子腌制而成的蜜」等,合稱宜蘭四寶。
此外,牛舌餅,糕渣、肉卷、芋泥、棗餅等也都是宜蘭知名的傳統美食。除了傳統小吃之外,各鄉鎮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例如到礁溪,除了洗溫泉,還可以品嘗溫泉麻糬,以及當地居民利用泉水灌溉出來的溫泉蔬菜,如空心菜、絲瓜、茭白筍等,別有風味。頭城的芋頭城冰店、羅東的林場肉羹、冬山的紅龜粿、米粉羹、蘇澳的筒仔米糕、鮮魚湯、三星的卜肉等都令人回味無窮。
宜蘭更有近來才興起的著名美食,例如茶熏蛋和手工茶粿,許多人要到棲蘭山旅游,都會買幾個茶熏蛋和茶粿當點心;還有一種全省獨一無二的香花大餐,將具有保健效果的香花,例如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等入菜。
最佳旅游時間
春夏季是游覽宜蘭的最佳季節。冬季則風大多雨,最不適合。“六月看山頭”,這句諺語就是說六月是看山的季節,夏季的山頭植物最茂盛,水量也充沛,山水景觀均可游覽。宜蘭自古以多雨聞名,臺灣有俗諺云:“竹風蘭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風而宜蘭多雨的現象。特別是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的時候,冬雨綿延數月,為宜蘭的特殊氣候現象。此外在春季的梅雨季節也常連下數月的細雨,因此有所謂“竹風蘭雨”之稱。
宜蘭舊稱噶瑪蘭或蛤仔難,為平埔族噶瑪蘭族生活之地,由于位于蘭陽平原上因此也稱作蘭陽地區,從數千年前泰雅族在蘭陽平原建立聚落,漢人俗稱生番、野番或山番,后來由東南亞渡海漂流而來的噶瑪蘭人,俗稱熟番、化番或土番。到1796年來自唐山漳州的吳沙,帶領了漳州、泉州及客家子民移民臺灣,從淡水沿著草嶺古道駐墾蘭陽平原和頭城地區,繼而發展出二城、礁溪、四城、壯圍、宜蘭城等溪北屯墾區,開拓了宜蘭的發展。近年來雪山隧道的開通、直達客運的上路也讓宜蘭成為臺灣著名的旅游勝地,讓民眾玩遍宜蘭的好山好水。
宜蘭的布袋戲自公元1850年開始流行,基本上以約8寸高的木雕彩繪木偶,以布飾配成木偶的身體,以表演者的五指和手部的動作,在搭建的木“戲臺”來把布袋戲演活出來。宜蘭布袋戲可以分為以下三大主題:傳統布袋戲、金光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后兩者自1950年代起流行,傳統布袋戲曾經因為“金光”和“霹靂”的興起而一度式微,幸自1960年代由當地政府和民間努力下,現時三者可以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