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六區之一,別稱“銀城”(因老縣城似銀錠狀),于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復置。后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泉州府。1958年析同安縣劃歸廈門市,1970年06月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3年06月復析同安縣歸廈門市。實施縣治,因縣城呈束腰銀錠狀故稱“銀城”。歷史上曾管轄過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區、漳州臺商投資區東部小部分地區,解放后行政區域曾幾度變更,1973年劃歸廈門市管轄,曾是廈門經濟特區的唯一轄縣,地處廈、漳、泉金三角(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中心地帶,是我國沿海較早的開放縣之一。 1997年5月同安撤縣設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后,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1]
2019年同安區地區生產總值為551.23億元,增長8.3%;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67億元,增長11.6%[2]
同安區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現有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區,距離廈門島大約40分鐘車程。[1] 環東海域位于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政府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地理位置
同安區位于福建省東南部,今境域在北緯24°32′35″~24°54′46″,東經117°54′46″~118°24′32″之間,北靠安溪、南安,東連南安,西接長泰,西南與廈門郊區毗鄰,東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成梯級下降,構成向東南開口的大馬蹄形。最高點位于北部的云頂山,海拔1157.2米。[4]
同安區位居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中心地帶,北與安溪縣、南安交界,西接長泰縣,東連翔安區,南面隔同安灣與湖里區相望,西南與集美區毗鄰。同安是閩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樞紐,國道324線、省道205線、福廈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同集路、集美大橋、杏林公鐵大橋、城市快速道、海翔大道、沈海高速公路、廈安高速公路、福廈高速鐵路以及城市快速公交系統(BRT)等構筑了城市半個小時交通圈。
地質構造
同安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閩東火山斷拗帶。以陳頭—馬巷—妙高山為界,北西屬福鼎—云霄火山斷陷帶,東南屬閩東南沿海大陸邊緣陷拗變質帶。在距今1.95~1.37億年間,由于太平洋板塊向西漂移運動,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洋殼向陸殼下部俯沖,引起大陸邊緣地帶強烈的巖漿侵入和火山噴發活動,造成地殼的局部升降運動。受其影響,區境地層以中生界侏羅系、新生界第四系為主,西部地區局部出露中生界三疊系地層。[4]
地形地貌
同安區
區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以西溪溺谷為中心,中低山蜿蜒于邊境地帶,向內陸作階梯狀分布,構成明顯的向東南大開口的馬蹄狀地形。北部屬戴云山南翼延伸的山地丘陵,由晚侏羅世火山巖構成陡峻的山體,海拔高度為700~1000米,往東南過度為丘陵和濱海臺地,海拔高度遞降。境內山脈縱橫,丘陵起伏,河流切割斷裂,地形破碎復雜,最高點為北部云頂山,海拔1175.2米,最低點為東南部新店沿海一帶。主要山脈走向以北西為主。
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秀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溫泉資源、特色鮮明的閩南古民居、星羅棋布的峰嶺、縱橫交錯的溪渠……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同安,一個古韻悠悠,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城市休閑后花園,正撩開她迷人面紗,吸引著忙碌的都市人,千年古城正迎來旅游的春天。
同安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同安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前者有北山十二龍潭、汀溪溫泉、三島風景區、出米巖、白云巖、紫云洞和鱷魚嶼文昌魚等。后者如梵天寺、蘇頌史跡陳列館、蘇頌故居、梅山寺、面山巖寺、孔廟、汀溪窯址、婆羅門塔、鳳山石塔、凱歌高爾夫球場、雙溪公園及影視娛樂城等。 同安農業生態景觀很多,有果園、農場、林場、水庫等。旅游商品有對蝦、文昌魚、花生(占全國六分之一)、龍眼(為全國六大產地之一)、金針菇、海蠣、檳榔芋等。
一、溫泉休閑
同安區[12]
廈門發現的12處溫泉中,同安區就占了7處, 其中以汀溪鎮的地熱資源為佳,廈門溫泉大多為咸水溫泉,而汀溪溫泉為少有的淡水溫泉,在閩南地區是獨具特色,現已發現和開發利用的隘頭溫泉,溫度在60℃左右,日出水量2000噸,經省地熱專家鑒定為優質溫泉,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對皮膚病有獨特的療效,是開發溫泉和療養、旅游度假的首選之地。
汀溪溫泉歷史悠久,明清兩朝已開發利用,自古以水質佳、水溫高和泉景奇特聞名。汀溪溫泉游已成為同安旅游的一張品牌,因其高低端分設、多點選擇、消費合理、配套齊全而廣受游客的好評。
二、鄉村旅游
五峰村
同安區汀溪鎮的五峰村、荏畬村被確定為廈門市兩個首批鄉村旅游示范點。同安區正對照廈門市農家樂經營標準加強精品建設意識,落實精細服務理念,逐步實現同安區鄉村旅游規模化、品牌化。
在同安邊遠偏僻的鄉村,仍保留有古老的田耕勞作方式。如水車灌溉、驢馬拉磨、老牛碾谷、木機織布、手推小車、石臼舂米、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趕鴨群、牧牛羊等等,結合大自然的綠色環境,富有詩情畫意。
同安旅游已形成東部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中部田園風光溫泉度假、西部自然生態三條成熟的旅游線路。為推進該區旅游品牌建設,同安區成立了區級景區質量等級評定領導小組。梵天寺、同安影視城、野山谷生態樂園等景區正積極參加創建國家4A級景區,竹壩農場正在申報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汀溪鎮的五峰村申報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銀祥工業園申報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簡介
圖片
同安影視城:位于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的東溪河西岸,占地面積1000畝,是一處大型的仿古人造娛樂城。距廈門市35公里,位于北辰山、梵天寺旅游線上。是前遠華集團投資興建的仿古人造景觀娛樂城。 于1998年落成。
同安影視城
北辰山:位于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境內,為低山丘陵、花崗巖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十二龍潭兩側奇峰怪石,景色宜人。下游的竹壩水庫,水面寬闊,岸線曲折。坐落在山麓的古剎“廣利廟”是閩王王審知兄弟兵變起事的“竹林間”王公宮。歷代名人雅士在景區內留下許多詩詞墨寶,如宋代朱熹的“仙宛”等。
北辰山俗稱北山巖,景區內主要山峰牛嶺峰海拔779米,開閩王王審知入閩的典故就發生于此。景區內八仙、神農氏、七仙女的傳說以及同安歷代名人軼事,無不折射出北辰山璀璨的歷史光芒。景區以廈門二十名景之一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
北辰山
梵天寺: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輪山路大輪山南麓。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在廈門與南普陀寺同為廈門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禪寺創建于隋代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廈門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開元寺早100多年,乃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原名興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賜名“梵天禪寺”。“大輪梵天”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入“廈門二十名景”。
梵天寺
廈門金光湖原始森林: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內田村,距同安城區23公里,廈門市區60公里。林區山形如“湖”狀,四周六條山嶺和兩座小山交相環抱,構成“金”字形,旭日初生、葉露晶瑩、金光閃閃,故名“金光湖”。金光湖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林海茫茫,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林區總面積7768畝,最高海拔845米。林區古木參天,曲徑幽回,身處林海,不僅可以飽覽大自然秀麗風光,還可盡情享受“森林氧吧”的無窮樂趣。區內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及其它樹林,還有珍稀動物。
廈門金光湖原始森林
野山谷生態樂園:同安野山谷熱帶雨林:享有“閩南小九寨”美譽的野山谷生態樂園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蓮花鎮小坪村與水洋村的交界處(省道206線),同安往安溪方向過龍門遂道1公里處。由永成山、大安內、雙溪口、采金溪和采銀溪五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6227畝,是蓮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分三期投資開發建設成集旅游、娛樂、探險、生態農業、科普考察、學校培訓、團隊拓展訓練基地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旅游區。這里沒有大城市的濁氣風塵和喧囂、也沒有人們匆匆追趕的腳步。這里只有甘甜的山水、古樸詳和的山村氛圍以及清新無比的空氣,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流連忘返,盡享這強身健體的天然大氧吧,是人們親近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野山谷生態樂園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位于廈門市同安區洪塘鎮龍西一里,是一個以高科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古城廈門●同安,是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巨額興建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其最大特點是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將動漫卡通、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創造出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
廈門蓮花國家森林公園:前身是“福建廈門小坪森林公園”,蓮花山古稱金冠山,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后埔村境內,距廈門市區約45公里,距同安城區25公里。總面積2.5萬畝。方圓12平方公里,主峰738米。山體屬戴云山東延余脈。蓮花山自然與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石蛋地貌資源、森林資源、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公園劃分林業科教園區、觀光果園區、休閑游樂區、茶文化區、水上活動區、竹類觀賞園區、紀念林區等七個部分,是集森林觀光、休閑度假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省級森林公園。
廈門蓮花國家森林公園
蘆山堂(蘇頌故居):蘇頌(1020-1101年),福建泉州府同安人(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中國宋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偉大的科學家。一生在天文學、機械制造學和藥物學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蘆山堂(蘇頌故居)
竹壩旅游度假山莊:百味宮旅游度假山莊位于廈門同安竹壩華僑農場,距城區8公里,毗鄰北辰山風景名勝區。山莊有百味果酒莊、宴會廳、鄉村木屋別墅群等。
竹壩旅游度假山莊
同安博物館位于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辦事處,創建于五代末,由宋代遷至此址,曾歷經幾次翻修、擴建。現有兩個展廳及一個露天陳列場。
同安博物館
梅山寺位于同安城東里許的梅山麓,梅山寺始建于隋朝,依山傍水,小巧玲瓏,與嶺下黃佛寺、輪山梵天寺同為隋朝同安三大古寺。寺廟依山而筑,寺后南麓巖壁上有宋代朱熹以朱砂手書“同山”兩字的摩崖石刻,字跡蒼勁飄逸。寺內有全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和宋代鎮守西安橋的婆羅門佛塔。梅山寺與大輪山的梵天寺和新興建的同安影視城夾溪而峙。
梅山寺
西山巖:距同安城區十余里。山體郁然穹窿,遠而望之,蜿蜒如游龍,因名“天龍山”,俗稱西山,海拔324米。山上有“白云巖”廟,因清晨常有一股白云繚繞而得名。
西山巖
同安孔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廟,明代以后多做縣學,故也稱文廟。同安孔廟坐落在廈門市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于五代,后毀。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積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同安孔廟當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周圍學子求學的課堂。現為縣博物館,里面陳設著西漢以來同安當地鄉賢名宦的史跡和歷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