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南投縣位于臺灣的地理中心,是全臺唯一不臨海的縣份,境內80%以上為山地,翻開南投的開發史,舉凡人文史跡,或自然資源,莫不與山林有關,真是名副其實的“高山縣”。縣內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造就玉山公園、溪頭、杉林溪、惠蓀林場和日月潭等天然游憩區,為南投贏得不少觀光好評;而廬山溫泉、東埔溫泉、雙龍瀑布、龍鳳瀑布等,亦皆有可觀;此外,充滿懷舊風味的集集支線鐵路,和鹿谷一帶的茶園風光,則提供游人另一種主題旅游。而山林的氣候和濁水溪含高養分的水質,讓南投的特產小吃豐富且多樣。如竹山的竹制品和紅薯、集集的山蕉、埔里的紹興酒、水里二坪山的古早枝仔冰,則為傳統保留了好滋味……秀美的山水風情,豐富的文物史跡,和樸實寬厚的人情風味,俱是南投迷人之處。
南投縣的集集鎮是一個很適合騎腳踏車出游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少出租腳踏車的小店。
大致費用:單車:50元/天;助力車:變速150元/天,沒變速100元/天;電動車:100元/小時,充電式,電力可持續兩小時;電動腳踏車:150元/小時,油門式。
推薦租車點:順大車行。位于集集火車站鈄對面。電話:049-2762222。
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地皆有臺汽客運開往南投;而彰化縣內的彰化、員林客運亦有公車可聯絡草屯、埔里、竹山、集集、水里等各大重要鄉鎮;或由臺中干城站搭聯營公車也可分抵南投各地。南投境內大眾運輸以彰化、員林、南投客運為主,草屯、南投市、埔里、竹山、水里為五大轉運站。草屯有多家客運可抵國姓、埔里,埔里則有南投客運發往廬山、霧社、清境農場一線,竹山是往鹿谷、溪頭、杉林溪的大本營,水里除有員林客運行駛新中橫沿線外,還有南投、豐榮客運北往日月潭、埔里,南向地利山區,形成緊密的聯絡網。
南投縣沒有飛機場,可乘飛機至桃園國際機場(或高雄國際機場),然后搭乘桃園客運前往南投;也可由中壢市、桃園市轉乘鐵路抵達。
西部縱貫線雖未經過南投縣,但自彰化二水到水里、車埕的集集支線鐵路,卻橫貫南投縣中部,并連接縣內各主要公路,是條便捷的交通線。
南投縣憑靠肥沃的土地加上良好的氣候條件,孕育出許多豐富的農特產,例如各種野菜、香菇、竹筍、高山魚、山產、茶葉、四季水果等等,不但是南投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成為創意美食與地方菜的最佳食材,十三個鄉鎮,每個鄉鎮都可以品嘗道地美食。南投縣的鄉土美食經過長時間演變與開發,也具有多元的特色,包括鹿谷鄉的竹筍、茶餐、竹山鎮的竹筍餐、仁愛鄉的原住民料理、信義鄉的梅餐饗宴、埔里鎮的地方菜、水里鄉的山產料理、集集鎮的家鄉菜、國姓鄉的客家菜、魚池鄉的潭魚料理等等,每一種可以呈現屬于地方的特色。
歷經數百年的移民融合,當地原住民雖和后來的平埔族、漢人,在平地共同生活,但各族群仍保有原來的聚落與風俗民情,形成了南投特有的濃厚人文景觀;而昔日震撼全臺的抗日英勇事跡--霧社事件,至今于古戰場舊址,仍立有紀念碑,供后人憑吊。明朝鄭成功將荷蘭人驅離臺灣后,便開始寓兵于農,開墾今日竹山一帶。在鄭氏治臺時期,南投縣隸屬于天興縣。甲午戰爭之后,日人將南投劃歸臺中縣,至臺灣光復后才將南投從臺中縣劃分出來獨立設縣,并成立南投縣政府,之后將縣治南投鎮改成南投市。現南投縣管轄南投、埔里、草屯、竹山、集集等5市鎮,及名間、鹿谷、中寮、魚池、水里、信義、仁愛等8鄉。
南投境內古跡特多,號稱“前山第一城”的竹山,為境內開發最早之地,有"崇本堂"、"敦本堂"及陳佛照公廳等精美大宅;而吳光亮開發中路時,更留下甚多軼聞、史跡,如八通關古道及道旁的“萬年亨衢”碣,集集鎮上的"開辟鴻荒"、"化及蠻貊"碣;其他如先人興學義舉的"明新書院"、"藍田書院"和"登瀛書院",供奉當地人信仰神明慚愧祖師的鳳凰山寺等,都成了珍貴的文化資產。
南投縣一年四季都是旅游佳季,猶以12月-4月為最佳。
南投縣年均溫度19.2℃,年平均最低溫為1月份14.1℃,年平均最高溫是7月份22.9℃。南投縣的日月潭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四季游人不絕,日月潭的景色春夏秋冬,晨昏晴雨,各有不同,因此南投縣不同于臺灣其他地方,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大批旅游者。
南投縣旅游禁忌
1、敬語和稱謂: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語,這種風氣日喀則人更為講究。整個西藏,每句話都有3種講法,一是普通話,一是敬語,一是最敬語。無論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是這樣。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語,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語,對地位懸殊的人用最敬語。不會敬語的人被認為缺少教養,而敬語用錯了,便會鬧出笑話。藏族人非常重視稱謂,稱謂不準確,往往被認為不懂禮貌。在對方名字后面加一個"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稱格桑為"格桑拉",扎西為"扎西拉";教師稱為"格拉",廚師稱為"瑪青拉"等等。
2、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摻滿,最后再喝干一滿杯。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3、饋贈:藏族十分重視饋贈,凡有喜慶必送致賀。一般是有送必有還,且還禮的數目往往要加一倍,否則即為小氣和失禮。
4、敬老: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歷年除夕晚上,全家吃面"古突"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婦要搶先背回第一罐水,調制成酥油茶敬獻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5、見面禮: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置于手上,彎腰45度;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時合掌與鞠躬并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