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吉林省具有豐富、優勢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東部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矚目的神奇之地。1983年,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發出了“不登長白山,終身遺憾!”的贊嘆。有關長白山天池怪獸的傳說更是為其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冰清玉潔的吉林霧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詩情畫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1991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吉林時,吟詩盛贊:“寒江雪柳,玉樹瓊花。”中部的長春凈月潭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綠蔭如蓋,潭水清澈,森林浩瀚,被稱為日月潭的姐妹潭,其規模堪稱亞洲人工林之最。西部的通榆向海自然保護區,在中國七大濕地中面積最大、生物物種最豐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并載入世界著名濕地名錄。乾安泥林千姿百態,趣味橫生,人稱“狼牙壩”,又因恐怖多怪,被稱作“魔鬼之谷”。由于吉林省曾經是滿清入關前的主要活動地,也是歷史上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發祥地。現在還留有不少的古跡,如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農安遼塔,長春的偽皇宮、吉林的文廟,敦化的“渤海古國”、黃龍府等。
吉林地區日習3餐,雜糧和米麥兼備,一“粘”二“涼”的粘豆包和高粱米飯最具特色。主食還愛吃窩窩頭、蝦餡餃子、蜂糕、冷面、藥飯、豆粥和黑、白大面包;以餑餑和薩其瑪為代表的滿族茶點曾是“滿漢菩翅燒烤全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名重一時。蔬菜則以白菜、黃瓜、番茄、土豆、粉條、菌耳為主。肉品中愛吃白肉、魚蝦蟹蚌和野味,嗜肥濃,喜腥鮮,口味重油偏咸。制菜習用豆油與蔥蒜或是緊燒、慢熬,用火很足,使其酥爛入味;或是鹽漬、生拌,只調不烹,取其酸脆甘香。由于長白山上多山珍,故市場上的筵席大菜檔次偏高,名肴玉食琳瑯滿目。還因為氣侯嚴寒,居家飲膳重視火鍋,“白肉火鍋”、“野意火鍋”等頗有名氣,在清宮盛極一時。
喝花茶愛加冰糖,還有樺樹汁、人參茶和湯崗礦泉水;抽水煙或關東煙,“十八歲的姑娘叼根大煙袋”,曾是“關東三怪”之一。尤愛白酒與啤酒;飲啤酒常是論“扎”、論“瓶”、論“提”(一提為8瓶),酒量驚人。受“白俄”的食風影響,好友相聚,常以大紅腸、扒雞、花生米、茶葉蛋和面包佐餐,一次“小酌”往往幾小時。由于清代山東人“闖關東”的較多,魯菜在這里有較大的市場,不少名店均系山東人所開設或由魯菜的傳人掌作。再加上緊鄰俄羅斯,與南北朝鮮交往頻繁,亦受日本食風影響。“羅宋大菜”、“南韓燒烤”和“東洋料理”也傳播到一些城市,部分食饌也帶點“洋味”。
在民族菜中,朝鮮族和滿族的烹調水平較高。前者的“三生”(生拌、生漬、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魚菜和泡腌菜;后者的阿瑪尊肉、白肉血腸、白菜包、芥末墩和蘇葉餑餑,均有濃郁民族風情。清真菜在此亦有口碑,《全羊席》和國民面攤膾膾炙人口。
從飲食市場來看,東北地區更是珠璣山積,紅火興旺,可以開出很長一串清單。如:菜肴類:白肉火鍋、雞絲拉皮、猴頭飛龍、紅油犴鼻、冰糖雪蛤、冬梅玉掌、鏡泊鯉絲、游龍戲鳳、兩味大蝦、烤明太魚、人參烏雞、紅燒地羊、烹大馬哈、牛肉鍋貼、鹿節三珍湯、酒醉猴頭黃瓜香、神仙爐;
小吃類:薩其瑪、包、馬家燒麥、熏肉大餅、老邊餃子、參茸餛飩、稷子米餅、冷面、打糕、豆餡餃子、海城老山記餡餅、馨香灌腸肉、刨花魚片、松塔麻花、燜子、蘋果梨泡菜、辣醬南沙參;
筵席類:長白山珍宴、天池鞭掌席、撫松山蔬宴、松花湖魚宴等。
東北人人對飲食的要求是豐盛、大方,以多為敬,以名為好;喜歡迎賓宴客,豪爽、直樸、熱誠、瀟灑;性情如長白紅松般剛直,襟懷如松遼平原般坦蕩。
吉林省的地方節日性活動很多,以“長春電影節”、“長春汽車博覽會”、“吉林市霧淞冰雪節”、“通化人參節”等較有影響。這些活動均由政府出面組織。兩年一次的電影節在八月中下旬舉行,每次電影節都有海內外電影界名星及大腕參加,備受矚目。汽車博覽會和人參節則以招商活動為主。霧淞節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舉行,因為只有這時才是觀賞霧淞奇景的最佳時機。主要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活動首推吉林北山廟會,該廟會于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舉行,屆時有來自北方數省的十數萬群眾參加,盛況空前。
吉林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之一,在市內河南有多家商店、百貨購物中心,此外,還有專門旅游購物商店,在這些商店中游客可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正宗的人參、鹿茸等吉林特產,還可以買到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品。吉林還盛產野中藥材,多達70余種,有黨參、黃柏、貝母等。當地著名的土特產品還有:紅景天、林蛙、不老草、靈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而當地的手工藝品: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樹皮畫、滿族剪紙、吉林彩繪雕刻葫蘆、黃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絹花、吉林手工彩繪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選選,都是很不錯的饋贈親朋的小禮物,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
遠古時期,吉林省是許多民族的領地,尤其是靺鞨人和勿吉人。它也曾是鮮卑人的主要領土。不過,隨后高句麗王朝就占領了吉林。公元698年到926年渤海國在吉林建立。隨后這里又先后被契丹遼國,女真金國以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占領。清朝的時候,吉林大部分地區隸屬于吉林將軍的管轄,其勢力范圍延伸到日本海以及今天俄國的庫頁島省,并且杜絕漢族人遷入。
不過,自從1860年庫頁島省割讓給俄國后,清政府開始允許漢族人向吉林移民,大多數移民來自山東。二十世紀開始,這一地區的人主要都是漢族。1932年,這個地區并入了日本設立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并將現在吉林省省會長春(當時的盛京)定為偽滿洲國首府。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蘇聯將包括吉林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歸還給了中國共產黨。最終中國共產黨統一了整個中國(請看《中國內戰和戰后的權利爭斗(1945年到1947年)》)。
1949年時,吉林省的轄區范圍較小,只包括長春市郊和吉林市,省會定為吉林市,長春作為一個獨立的直轄市。上世紀五十年代吉林擴展到現在的范圍。文化大革命期間,吉林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包括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與蒙古國直接接壤,不過后來又變回了文革前的狀態。最近,吉林省和其它以重工業為基礎的東北地區一樣,面臨著私有化的經濟問題。這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推行了“振興東北”的計劃。
【世界遺產】
高句麗政權始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其建立于公元前37年,并覆滅于公元668年,曾在東北亞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過重要的作用。遼寧省桓仁與吉林省集安作為高句麗政權大部分時期的政治、文化與經濟中心所在,歷時達四百余年之久,是高句麗文化遺產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于2004年7月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等。高句麗文明的建筑技藝十分精湛,代表了同時期最高水平。這個時期更有著突出的藝術成就,尤其是墓葬中的壁畫,均體現出超絕的藝術水準。這里所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反映出高句麗文明的與眾不同,并體現出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近代建筑】
偽滿皇宮坐落于吉林省長春市市區的東北角,是中國清朝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充當為偽滿洲國皇帝時所居住的宮殿,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占中國東北并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現如今已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偽滿皇宮由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組成,現在被命名為偽滿皇宮陳列館和偽滿帝宮陳列館。博物院成立后于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游客,開始被命名為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在2001年2月18日正式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這里展示了溥儀曾經使用過的自行車、如意、銅筆等一大批十分珍貴歷史文物。這里本著對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以實現“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
【傳統建筑】
吉林北山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園林,其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的西北。北山又曾成為“九龍山”,只有相對高度僅百米左右的東西兩峰,然而這里卻因為在東峰上所散布著的關帝廟、藥王廟、坎離宮和玉皇閣等四座古寺廟,以及相沿成俗已達二百余年的廟會而遠近聞名。在北山古建筑中,關帝廟為最早修建的建筑,其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寺廟的正中高懸“靈著幽岐”這個乾隆御書的四字匾額。這里所立的康熙玉石碑上還刻有當時康熙帝所作的《松花江放船歌》,因詩中所云“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故而吉林市又被稱為“江城”。吉林北山廟會作為中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且影響最廣的廟會,其早在清朝年間就有:“千山寺廟甲東北,吉林廟會勝千山”的美譽。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北山廟會逐漸被當地人們辦成了一個具有集市貿易以及旅游特點的盛會。
【傳統藝術】
東北地區特有的民間戲曲藝術形式二人轉,俗稱為“蹦蹦”,以其地道的“關東情、關東味兒”而深受人們喜愛。二人轉形成于清朝末年,按照通常的說法是從東北大秧歌、民歌與河北蓮花落等藝術形式融合演變而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一人表演的單出頭、二人表演的二人轉以及多人表演的拉場戲三種。二人轉所表演的素材主要出自戲曲小說、評書鼓詞和民間傳說故事和社會新聞等,以關東百姓喜聞樂見的古代英雄好漢、男女愛情和忠孝節義類的故事為主,比較有名的如《西廂》、《藍橋》、《楊八姐游春》、《燕青賣線》、《潯陽樓》等。二人轉所演唱的都是人人聽得懂的大白話,再配以從生活中所提煉出來的藝術動作,使觀眾感覺特別的親切。
【傳統文學】
吉林省的滿族民間說部是一種由滿族的民間藝人所創作并傳講的,并體現出從古至今滿族人征戰生活以及情感世界的長篇散文體敘事文學。由于其體式與漢族民間的“說書”非常類似,且每部書均可獨立講述,因而被稱為“說部”。滿族民間說部最早起源于“講古”這種歷史更為久遠的民間講述形式,滿語叫“烏爾奔”,其主要講述本民族,尤其是本宗族在歷史上所發生的故事。滿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幾乎沒有通過文字來記錄本民族歷史的習慣,因此口傳歷史便成為當時人們記錄歷史的唯一方式。滿族民間說部通常是以歷史上本民族的某個英雄人物具有傳奇性的個人經歷作為講述的主線,這種民間文學形式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學價值、歷史價值以及學術價值,是一種研究滿族文學以及滿族歷史十分珍貴的資料。
吉林最佳旅游時間四季分明的吉林給旅行帶來了不同感受和樂趣。
如果喜歡冰雪的話冬天是最好的季節了。晶瑩的冰,潔白的雪,更有綻放在冬季的霧淞。溫度越低,這北方的魅力就愈發濃郁。
秋天的吉林遼闊茂密的森林、連綿起伏的山林,色彩紛呈,落葉繽紛,總能讓人找到驚喜。行走在鄉間,成熟的田地也一改往日的單調重復,在收獲的時候也展現出豐富的色彩和形態。
春季五六月份是這里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時的綠稚嫩而又鮮亮,森林里、草地上,充滿春天特有的顏色。建議此時去向海自然保護區等草原地區,草色嫩綠,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還有歸來的仙鶴大雁等鳥兒,鳥聲啾啾,撥出大自然最動聽的和弦。
七、八月份,綠意正開的熾烈,幾乎所有景點到了自己最繁榮的時候。
吉林旅行須知
1.冬季請帶足保暖防寒衣物,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羽絨服、圍巾、帽子、棉手套,一個也不能少,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戴上口罩。東北特有的雪地鞋也很實用,而且不貴,三五十塊錢就能買到一雙,既保溫又防滑。如果在雪地上長時間行走或滑雪的話,還要注意臉部的防曬。一般SPF15的防曬霜也就夠了。同時還要注意干燥的空氣,潤唇膏是必備的,臉部和手部的防凍也很重要。并備常用藥品。
2.景區嚴禁煙火,森林防火責任重大,嚴禁野外用火,愛護景區一草一木,注意景區環保冬季駕車要帶上防滑鏈條,冰雪路上車速勿快,牢記安全第一。
3.愛好攝影、登山的朋友,請帶好有關器材,注意戶外保暖。
吉林剪紙
吉林剪紙起源于滿族,富有關東特色。
松花江奇石
松花江奇石產于松花江,具有“自然美、色彩美、形態美、神韻美”的特征,具有較高的收藏與觀賞價值。
吉林手工彩繪木雕吉林手工彩繪木雕是采用木質細膩的樺木,經手工雕刻而成。
樹皮畫
分為樺樹皮畫和銀芝畫兩種。
樺樹皮畫以中國山水畫構圖,通過精雕細刻便產生了設色典雅,雕刻、精刻高浮雕效果的精美樹皮壁畫。
銀芝畫是以老牛干為主要制作原料,飛禽走獸等銀芝圓雕作品,活靈活現,形象逼真。
松花湖浪木根雕
松花湖浪木經過大自然的雕琢,千姿百態,天然成趣,形成巧妙,古樸自然,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吉林市還專門成立了松花湖浪木藝術研究會。
吉林彩繪雕刻葫蘆
吉林彩繪雕刻葫蘆是利用本地特產的葫蘆為雕刻原料,是吉林獨特的旅游紀念品。
一日游方案
游線1(A線)
松花湖→松花湖滑雪場→吉林隕石→北山公園
清晨先到松花江畔觀霧凇奇觀,在火車站前乘旅游專線車到松花湖景區(夏季可乘船游湖中“五虎島”,冬季可去松花湖滑雪場或北大湖滑雪場),下午返回市內參觀市博物館,游北山公園。
游線2(B線)阿拉底朝鮮村或烏拉街滿族鎮二日游方案
游線1 吉林隕石→天主教堂→朱雀山→市內購物
上午觀賞霧凇奇觀和吉林隕石,用完午餐后可到世紀廣場、松江中路游覽吉林的市容市貌,然后到朱雀山滑雪場乘纜車、滑雪、坐雪橇。
游線2
松花湖→北山公園→龍潭山公園(或同一日游方案B線)
飲食 吉林人對飲食的要求是豐盛、大方,以多為敬,以名為好,“一鍋出”可謂最體現吉林人性格的招牌菜,一個超大的盤子,里面有排骨、大油豆角、土豆、南瓜、玉米,配玉米餅做主食,內容多得怎么吃也吃不完,這“吃不完”,便是熱情的吉林人的待客之道。
北山廟會是東北最大的民俗旅游節會。
霧凇冰雪節
每年1月份在吉林市舉辦一次,以觀賞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為主,節慶活動時間約一個月。
期間舉辦盛大的東北大秧歌會,松花江上放河燈、彩燈,五彩繽紛的彩船游江會、焰火晚會,國際及全國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賽事。
吉林從1991年開始舉辦中國·吉林霧凇冰雪節,至今已整整14屆。
每屆的活動主題都不一樣,有冰帆、溜冰、滑雪等娛樂活動,還有冰上舞蹈表演、冰燈游園會。
最近幾年又新增了冬季龍舟賽、中國雪地旅游高爾夫球大賽、室外冰壺大賽等具有特色的活動。
北山廟會
每年進入夏歷四月,廟會接連而來:四月初八佛誕節、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五月十三的關帝廟會。
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最為熱鬧。
北山寺廟具有佛、道、儒三教圓融共處的特點。
吉林航空港
有飛往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的航班
還有飛往西安、成都、昆明、杭州、廈門和其他外國城市如漢城、仙臺等的航班。
民航售票處
重慶路2288號
0432-62454260
吉林話屬北方語系,與普通話接近,語言交流沒有障礙。
吉林飲食極有東北特色,多為大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