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葫蘆島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1989年建市,原名錦西市,是環渤海經濟圈最年輕的城市。葫蘆島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扼關內外之咽喉,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為山海關外第一市。
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給葫蘆島市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馳名海內外的水上長城──九門口長城、“第二北戴河”興城和可與北京故宮、長城的考古價值相媲美的秦皇漢武東巡東征時的碣石宮遺址等游覽區都在葫蘆島境內,以此為依托的沿海一線30余處景區、景點,形成了葫蘆島“悠久的名勝古跡、迷人的走廊風采”的特色。
汽車:葫蘆島公路交通發達,102國道、306國道、京沈高速公路架構了市區陸路運輸的框架。坐汽車到北京3半個小時,到沈陽2個小時。葫蘆島老客運站擁有126條營運線路,遍及省內市區以及外省的北京等大中城市。
葫蘆島境內興城機場只用于軍用。葫蘆島距離錦州機場和秦皇島山海關機場都很近,不過錦州機場的航班比較少,山海關機場稍微多些。航班比較多的沈陽機場,也是到葫蘆島的一個選擇。
出租車
起步價2公里內5元錢,超出2公里的,每公里1.7元,等時費5分鐘1元錢。注意事項:下車請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并索要發票。
京哈鐵路、秦沈高速鐵路貫通葫蘆島,連通了遼寧與河北,葫蘆島火車站有發往沈陽、德州、鞍山、大連、北京、杭州、天津、上海、濟南、杭州、寧波、溫州、福州等全國重要城市的旅客列車。葫蘆島北站(興城)D字頭列車的停靠,大大縮短葫蘆島市與北京的距離。
公交
一般首末時間06:00——19:00,一般價格1元(2路0.5元),買票方式:一般為投幣
堵車情況
由于葫蘆島市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城市道路改造建設工作,葫蘆島交通狀況還是不錯的。在葫蘆島除了早晚高峰期外,各個路段基本暢通。
葫蘆島瀕臨遼東灣,海產品十分豐富,對蝦、海蟹、筆桿蟶、海蟄皮不僅是美味的海鮮,也是出游葫蘆島能夠購買的當地特產。葫蘆島的風味小吃和美食有:興城全羊宴和古城宴、虹螺峴干豆腐、綏中毛驢拉小豆腐、建昌杏仁小米粥、遼西火鍋等。特產有高橋陳醋、綏中白梨、綏中獼猴桃、綏中草編、葫蘆島大紅杏、板石溝大棗、葫蘆島秋李子、建昌龜靈酒、建昌黃芩、葫蘆島錐螺掛簾等。葫蘆島有不少餐廳,這里的飯菜價格要比北京等大城市便宜一些,10元左右的葷菜不少,海鮮一般在20-30元(超過40元的不多),只要你費點口舌砍價,海鮮一般都能打八折。但應注意要對著實物砍,而不是對著菜譜砍,否則價格砍下來的同時,菜量也砍下來了。
葫蘆島四大名海鮮對蝦:成蝦體長大約15厘米,一般體重50克上下。蝦體透明,青中透碧,如水晶附體,玲瓏剔透。煮熟后通過橙紅,如珊瑚雕就。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葫蘆島人以鹽水清煮和對蝦燒韭菜為最佳食法。
海蟹:從古至今,無人不喜食鮮海蟹。葫蘆島近海海蟹品種很多,有豆型拳蟹、鬼頭蟹、梭子蟹、大紅爪等。蟹的吃法很多,可搗蟹醬,為菜中小品,單食或用其燒豆腐鮮香無比;可曬蟹干,是湯菜高級佐料;可炸醬,就著水飯吃,極增人食欲。當然,更多的時候是煮蟹子。在葫蘆島,蟹肉下酒乃為上品。
海蜇皮:每當七八月份,海蟄飄飄然群聚葫蘆島近海,它們成長很快,幾天功夫,大如傘蓋。
葫蘆島的漁民出海捕撈,用明礬處理,壓成蟄皮。用蟄皮拌涼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清脆爽口,食欲大增。
興城既是全國四大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又有美麗的海景風光,沒有大連和秦皇島的人多擁擠,物價相對便宜,是葫蘆島旅游的必到之地。九門口長城是東北唯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景區,水中的長城巍峨壯觀,且游人稀少適合散心。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到附近錦州地區的醫巫閭山和筆架山看看。
葫蘆島市的商業較為繁華,站前的中央大街匯集了宏運商廈、百貨大樓等商業中心網點,商品齊全,種類繁多;與中央大街交匯的連山大街也蔚為繁華,街道兩側均為此起彼臨的商鋪,商品小到手機墜飾大到名優家電,一應俱全。老城區的龍潭步行街也不能錯過,這里以新瑪特商廈為中心,形成了特點鮮明的商業區,是當地百姓購物的首選場所。可在菊花島游船碼頭附近買一些鮮活的海產品帶回家,這里要比興城海濱便宜二、三成,一般能砍價30%。此外,玻璃貝雕、貝雕畫、盆景、泥人、瑪瑙等旅游紀念品也頗受游客的青睞,各景區都有賣。
可在菊花島游船碼頭附近買一些鮮活的海產品帶回家,這里要比興城海濱便宜二、三成,一般能砍價30%。此外,玻璃貝雕、貝雕畫、盆景、泥人、瑪瑙等旅游紀念品也頗受游客的青睞,各景區都有賣。土特產品:秋白梨、錦豐梨、興城花生、金豆香干豆腐等;
土特產品:秋白梨、錦豐梨、興城花生、金豆香干豆腐等四大海鮮:對蝦、梭子蟹、毛桿蟶、海蜇;
四大海鮮:對蝦、梭子蟹、毛桿蟶、海蜇其它海鮮:雜色蛤皮皮蝦等。
其它海鮮:雜色蛤皮皮蝦等。特色商品:菊花啤酒、菊芳園系列蜂產品。
現在的葫蘆島所在地從遠古時候開始就有人類活動了。考古證據顯示商周時期,這一地區有著先進的青銅技術,而城市文明是從戰國時代開始發展的。明長城遼寧段經過葫蘆島,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城區開始發展,當時造的防衛城墻到今天依然屹立。
1906年,錦西縣成立,后來成為抵御日本侵略的重要中心。1945-1948年間,這里是解放戰爭的戰場,同時,超過一百萬日本戰俘在這個港口被遣返。
錦西縣于1982年建市,歸錦州管轄,后于1989年成為一個地級城市。1994年,城市更名為葫蘆島,取名自城市內的半島和港口。
葫蘆島市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特色各異。春季少雨干旱,風速較大,氣溫上升快;夏季炎熱,雨量集中,風小濕度大;秋季晴朗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季少雪寒冷,多北風。多年平均氣溫8℃~9℃,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750mm,平均年蒸發量1480mm~1970mm,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50~180天。
葫蘆島市作為遼寧省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遼寧省的西南部,總面積約為10302平方公里,其于1989年建市,原名為錦西市。葫蘆島是一個半島,并延伸至遼東灣內,由于此島頭小尾大,且中部稍狹,如葫蘆形狀,故而得名。跟據考古發掘所證實,如今的葫蘆島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葫蘆島一名最初是作為海島的名稱,始見于《全遼志》,在其中寧遠衛的條目下,共列有葫蘆島、覺華島以及桃花島。其中對葫蘆島的注明只有“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兩行小字。葫蘆島的渤海造船廠是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誕生之地,因此其也是重要的潛艇基地。在國共內戰時期,著名的遼沈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便是發生于此地。抗日戰爭結束以后,東北約有百萬的日本僑民也是從此地被遣返回國的。葫蘆島市所轄的縣級市綏中,是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的出生地。
【傳統建筑】
中國著名的九門口長城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的李家鄉新臺子村境內,其全長約為1704米。長城的最南端修建于絕壁危峰之間,與從山海關方向延伸而來的長城連接在一起,并且沿著山脊一直向北直到位于當地九江河的南岸。在這百米多寬的九江河上,筑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過河城橋,并且從這里繼續向北蔓延于群山之間。“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就是當地的人們對九門口長城最為形象的描述。九門口地區古稱為一片石,在明朝之前就作為京奉之間的交通要道。后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由大將徐達開始主持修建薊鎮長城。長城修筑以后,一片石關便被九門口關所代替,成為了京師通往關外交通要道的重要門戶,當地人用“十門少一門,門門斷人魂,要想出一門,十人九斷魂”來形容此地的險要。2002年11月中國唯一的水上長城遼寧九門口長城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正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興城古城】
興城古城坐落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所轄的興城市,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興城古城背倚遼西丘陵而建,南臨渤海,雄踞于遼西走廊中部的咽喉地帶,是遼東地區前往中原的必經之路。遼圣統和八年即公元990年命名為興城,后于明朝宣德三年即公元1428年,當時明政府在這里設衛建城,并賜名為“寧遠”,故在明朝時期興城古城被稱為寧遠衛城。在清朝時期又被稱為寧遠州城,最后于民國三年即1914年重新啟用興城之名,且一直延用至今。興城古城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明朝天啟六年以及七年,即公元1626年與1627年,當時的明朝守將袁崇煥以不足兩萬人的兵力先后擊敗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的兩次進攻,歷史上被稱為“寧遠大捷”。興城古城是中國唯一一座方形的衛城,整座城共開東南西北四門,并于城中心設鐘鼓樓,城門外還修筑半圓形的甕城,城墻四角均設炮臺,用來架設紅夷大炮。當年的明清寧遠之役,清太祖努爾哈赤便是被紅夷大炮所擊中,并身受重傷,以至于回盛京不久便亡故。
【人文景觀】
葫蘆山莊旅游景區坐落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城郊東北部海岸的天角山下,其是以葫蘆文化為基礎,至今已經被打造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具有葫蘆特色的人文旅游景區。葫蘆山莊帶頭發起,組織了中國葫蘆愛好者,并成立“中國葫蘆協會”以及“葫蘆與文化研究所”。2005年8月,葫蘆山莊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國際葫蘆文化節”,并吸引多達十幾個國家人員的參與,而且今后每兩年將會舉辦一次,力求使中國的葫蘆文化走出國門,并發展到世界各地。葫蘆山莊景區目前擁有景點五十余處,以及四十余項娛樂體驗項目,還建有“中國葫蘆文化博物館”和“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而且建設有葫蘆島市唯一的一座城市歷史館,所展出的展品多達4000余件。這里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具有濃郁東北民俗氣息的人文建筑,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游客,同時也吸引了著名的戲劇作家何慶魁和笑星高秀敏,于是“慶魁影視基地”便于2004年9月7日在葫蘆山莊正式誕生了。
葫蘆島旅游幫助信息1、前往興城最好避開旺季(暑期),以及周末,這段時間住宿和其他消費都比平時貴出許多,海邊的人也會有擁擠的現象。
2、挑選海鮮要注意是否新鮮,購買時要砍價,吃海鮮要適量,帶好服瀉藥以防萬一。
葫蘆島最佳旅游時間葫蘆島地區地處沿海,但渤海為內海,所以大陸性氣候明顯,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各平均氣溫在8.2-9.2攝氏度,年平均最高氣溫在14.3-15.1攝氏度之間,年平均最低氣溫為2.3-4.0攝氏度。建昌氣溫處于下限,綏中氣溫為上限。平均降水量在560-630毫米,建昌最少為560.4毫米,綏中為630.5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冬季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