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撫順地處遼寧東部,占地1萬2千平方公里,擁有230萬人口的撫順,是一座因歷史而影響中國,以資源而聞名世界的現代工業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觀獨特、自然風光秀麗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啟運之旅、滿族風情之旅、自然生態之旅、紅色之旅已經叫響大江南北,紅河峽谷漂流和皇家極地海洋世界及佛教圣地中華寺等新建旅游項目也倍受世人關注。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撫順還是宗教旅游的勝地。新賓縣的皇寺、清原縣的青云寺、撫順縣的中華寺、高灣經濟區的善緣寺、東洲的三慧寺、高爾山觀音閣等均是人們宗教旅游的理想去處。
撫順有兩個汽車站,北站在撫順城西路,南站在新撫區東一路3號.問訊電話:7672775。
從撫順走沈撫高速公路到沈陽,僅需半個多小時,從5:00--19:00,5分鐘一班,票價7元。撫順南站到清朝開國之地——新賓,7:30--16:30,半小時一班,3.5小時車程,票價16元
6元(5元為車起步價加1元燃油附加費.3公里以內含3公里)以后每2公里1.6元
1.撫順北站(原撫順城站)
撫順城站已于2009年6月26日更名為“撫順北站”。新撫順北站在原來撫順城站站址上重建。
站址在遼寧省撫順市順城路。
電話:0413-2523243
附近公交:1215212234363841路
2.撫順站
撫順站原名千金寨站、永安橋站,站址在遼寧省撫順市西一路1-1號,離撫順北站4公里,現為二等站。
電話:0413-2523082
附近公交:20212241801路
撫順的一些特色美食很不錯,比如雞架、燒烤、麻辣拌等小吃,價格公道,味道鮮美。南站周邊是撫順的一大美食聚集地,商海大廈地下一層小吃攤位眾多,價格也便宜。“南站小資姐”的雞架在這里很受歡迎,不過若與葛布市場的夫妻炸雞架比較起來,還是有所欠缺的。將軍金路集中了市內不少燒烤店,價格合理,比較衛生;麻辣拌則要到十二中附近的天天、鑫鑫、啟運、四川等去品嘗了。當然,還有一處美食天地不能不提——望花區。這里的飲食雖然不是撫順獨有,但不失為一種品鮮嘗味:海城的大肥驢、鳳城街的肉松卷、二院東面的蒸餃館、油院附近的新疆大盤雞、韓府對面的呼餅等,絕對令人留戀再三。
夜晚的撫順燈火輝煌,娛樂場所、夜生活頗為豐富。
K歌、蹦迪、泡吧、品茶,現代娛樂生活在霓虹燈光的掩映下粉墨登場,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卸下一天的疲憊,在卡布奇諾的泡沫中尋找迷失的自我,享受著一杯咖啡的幸福,兩顆方糖的沉醉,寂靜地演繹這兒曼妙。
許是厭倦了喧囂,不如漫步渾河,聆聽撫順的寧靜,或者在勞動公園里散步,與影子聊聊境況……
用煤精的雕刻工藝品是撫順最著名的旅游紀念品。撫順是煤精雕刻的原產地。煤精是柞、樺、松等樹木在煤層中形成的特殊煤炭,成分純凈、質地細密,適于雕刻。此外,人參、鹿茸、黃花、蕨菜、黃煙等也都是當地有名的特產。
戰國時期,撫順地區屬燕國的遼東郡。漢代設玄菟郡,治所即在撫順。西晉時期的高句麗王國在撫順的高爾山上建新城。初唐時期曾為安東都護府下轄的都督府治所在地。遼、金時置貴德州統轄撫順地區。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修筑撫順城,撫順得名于此,其交為“撫綏邊疆,順導夷民”。撫順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是清王朝的發祥地,境內的赫圖阿拉遺址即為后金的都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撫順為直轄市。1954年遼東、遼西省合并為遼寧省,撫順改為省轄市。
撫順市屬于中溫帶東亞大陸季風氣候區。
主要氣候特點是夏熱多雨,冬寒漫長,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5~7℃,≥10℃積溫平均為2700~3200℃;無霜期為13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60~79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230~252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58%。
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撫順處處充滿了神異的色彩,被稱為“啟運之地”(鴻運開啟的地方)的撫順是瑞氣素生的龍興之地,清王朝在這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世界文化遺產、清朝關外三陵之首——永陵,依然佇立在興京城神奇的啟運山下。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后金第一都——赫圖阿拉城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覺爾察城、御路古榆、啟運神樹無不向人昭示著那段神奇的歷史,引起游人無盡的遐思。
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被譽為“中華滿族第一鄉”的新賓縣內,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全國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滿族老街、滿族農莊,滿族美食不僅讓您親身感受風情萬種的滿族民俗,深刻了解滿族文化和歷史,同時也讓您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弱小民族在這塊熱土上發展壯大,為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寫下精彩篇章的歷史而感慨萬分。
時間:每年9月
滿族風情國際旅游節每年在撫順市新賓縣赫圖阿拉城和清永陵景區舉辦,活動內容有滿族民俗表演、民俗文化展示、滿族聯誼活動、祭祖表演等。
撫順是多民族雜居地區。生活在撫順的各族人民經過千百年來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既具有共同地域特色,又具有民族風貌的斑斕多姿的民間習俗。撫順地區的民俗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風俗習慣更加趨同存異。以漢族習俗為主,但又體現出少數民族各自的特點。如漢族人傳統的農歷歲時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滿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十分重視。滿族人興起穿的旗袍、馬褂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喜歡穿。撫順地區的各族人民在生育、祝壽、婚嫁、喪嫁、飲食、居住、服飾、出行、生產、社交、節慶等方面的習俗已基本上相同或相近,但內容上也有區別。如在飲食上滿族人喜歡粘、甜食;朝鮮族喜吃粘辣食;回族人喜吃甜食,漢族人喜吃咸、酸、甜、粘、辣食品。
二是新習俗逐步取代舊習俗,新習俗占主流。婚娶形式趨簡去繁,喪葬以火葬為主。生育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少生優育。穿戴梳妝趨于個性化,時尚、時髦開始左右人們的審美情趣,飲食不僅要吃飽、吃好,更追求營養、健康,居住由三世同堂的大型家庭、主干家庭向小型的核心家庭轉化。人際交往重交情,講實際,謙恭禮讓,互相幫助,被人們所認同。婚姻家庭既重感情,又講權力、責任和義務,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各種封建迷信習俗在逐漸被淘汰。